肿瘤的康复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甚至包括部分医务人员认为肿瘤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只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忽略了肿瘤康复这一环节。肿瘤康复不是在患者治疗后出现某些问题才开始进行干预,而是要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尽早介入,如为配合某些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或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目的是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肿瘤康复的概念最早在1971年就被学者提出。直到2006年美国医学学会发布了《从癌症患者到癌症幸存者——转型中的迷失》报告,肿瘤康复的概念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报告提出了肿瘤康复的四个重点:①预防肿瘤复发、新发肿瘤,以及其他后遗效应。②监测肿瘤复发、转移或新发肿瘤,评估医学和心理方面的后遗效应。③干预肿瘤及其治疗导致的后果,如白血病、性功能障碍等医学问题;包括疼痛和乏力在内的症状;肿瘤幸存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困扰问题;对于工作、医疗保险和残疾的担忧。④在肿瘤专业人员与基础保健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以保证肿瘤幸存者的所有需求得以满足。
肿瘤康复通常以物理治疗为主要手段,参与人员以物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为主,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因肿瘤及肿瘤治疗所造成的功能损伤,如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吞咽、语言功能恢复,肺癌术后呼吸功能锻炼,乳腺癌治疗后的上肢水肿等。肿瘤幸存问题以及康复服务特指在肿瘤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提供复查监测、长期随访、心理社会支持、物理康复以及整合医学支持,参与人员包括相关专业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放射治疗师、营养治疗师、音乐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
传统康复是在患者出现一些相应症状后开始的,而现代康复应该贯穿治疗全流程,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康复手段。不同肿瘤、不同部位放疗需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一些研究已经证实,放疗前、放疗中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相应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