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临床验案

李女士,27岁,未婚。因“自经期开始外阴瘙痒、疼痛8天”来就诊。本次月经期换了新品牌卫生巾。妇科检查发现,外阴表面见明显抓痕,局部充血;阴道及子宫颈无异常。阴道分泌物检查显示:白细胞(+),滴虫(-),念珠菌(-)。刻下自觉外阴皮肤瘙痒、灼热,带下色黄,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西医:

根据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后,诊断为非特异性外阴炎。治疗:0.1%聚维酮碘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中医辨证:

根据患者症状、舌苔、脉象,属于肝经湿热证,宜清利肝经湿热、止痒,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生地黄12g,白芍15g,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苦参9g,车前子9g,柴胡6g,生甘草6g,当归9g,败酱草15g,薏苡仁30g。7剂,水煎服。本药煎3次,第1、2煎早、晚分次口服,第3煎外阴熏洗。另外,用紫草油外涂止痒。

临证分析:

李女士外阴瘙痒、疼痛开始于本次月经期,平时没有这种症状。本次月经期新换了卫生巾,考虑这种外阴瘙痒可能是卫生巾过敏造成的。根据外阴的表现和阴道分泌物培养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首先考虑非特异性外阴炎。本案需要内外兼治,一方面,根据辨证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另一方面,使用本方煎水熏洗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