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古忍不住露出笑容,却又很快恢复成一片淡然,
“小千绘,松夏阳这小子虽然有时候不着调,但办起事来还不错,还是位侦探,你平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他。”他看向站在夏阳身后的千绘说道。
作为好友的孙女,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他依旧是希望对方能有安稳的生活,
在日本这种地方,一个没有直系亲属的女孩想要开心的活下去,很难。
夏阳竖起大拇指露出一口大白牙,“没错,以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至于报酬,”
他指着千绘手中照片说,“在你帮我们举起相机的那一天就已经付过了,虽然我知道你不认为那是用来交易的行为,我也一样。”
侦探先生……
千绘此刻的心理与身体都显得无比局促,原本想说出的许多关于感谢的话语最终只能在不断挤压中吐出一个“嗯”字。
“对了丸古老哥,我有一个不错的想法。”
“你小子能不能统一下称呼?”
夏阳没理会丸古的抱怨,“谷口小姐从她家到学校可以经过,我们不如聘用她节假日来打扫杂物,我刚刚看了下,她把神社外面打理得非常不错。”
“认识你那么多天,你总算说了句有道理的话,”丸古点点头,“正好我们缺一个能真正干活的人……小千绘,你怎么看,小千绘?”
千绘愣愣看着夏阳的背影,在丸古连声呼喊下终于反应过来,“我、我都可以的……”
奶奶去世后,只有千绘一人的谷口家生活更拮据了,不想被婶婶抚养的她,本来就打算靠着节假日打工加上救济金去过生活,
夏阳和丸古的做法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我绝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千绘心里的纠结和扭捏终于在友人的关怀下拧成了一股足以横跨在两座山头间,能够让人划过的铁绳。
无所事事的打杂人→(升阶)→灵异事件处理人员。
“只有分红,没有工资,”丸古喝了口千绘捧过来的热茶,对眼前这位即将升职的员工说,
“虽然我们不相信有灵异事件,但安抚人心本身就是神社的职责所在,如果你可以用你的侦探能力做到这点,那么以后神社收入有你一部分,
当然,这要依靠你的业务量来决定。”
灵异事件处理人员→(转职)→米花神社股东。
成为可以压榨员工劳动成果的老板这件事,没有让夏阳产生多少邪恶念头,毕竟他是捉妖人,不是吸血鬼。
不过要是这种吸血鬼也算妖怪,那夏阳感觉自己那薄薄的一本友人帐可以变成一箱子的捉妖名单也说不定。
千绘隐隐感到不妙,这家奶奶口中有很多好人的神社……怎么好像很会骗人的样子?
不过已经成为其中一员的她,很明智的没有把话说出来。
“来了。”丸古隐晦的往后瞟了眼,立刻恢复成了一副超然于凡尘俗世的高人模样。
千绘有些不知所措,“松先生,丸古爷爷怎么了……”
“巫女小姐,”夏阳接过千绘手中的另一杯热茶轻抿一口,负单手而立看着大厅中央的神像缓缓开口,
“带着困惑的客人再次到来,我想,他现在很需要一杯能够解乏的热茶。”
(‧_‧?)
啊?茶不是被你喝了么?
还有,你俩为什么那么熟练?我又是什么时候成了巫女小姐?这个世界上有穿JK制服的巫女吗?
千绘满肚子疑惑,不过还是乖乖去一旁拿起茶壶倒茶,虽然还没有签署合同,但已经成为神社一员的她,从今天开始决定一块同流合污。
或许,这就是大人的世界吧……
——————
早就听说过米花神社高深莫测,今日再来果真如此,经常拜访各种神社想解决母亲麻烦的中年男人金谷裕之这么想。
首先是身为宫司的丸古先生,前天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纠结,按照对方的方法,母亲的纠结的确减轻不少。
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人家不仅没有趁机夸大自己,甚至还直接挑明有人比他更适合处理这件事,
这是何等的胸襟!
再看看这年轻人,明明是背对着他,他却依然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金谷有预感,对方一定是丸古先生口中那位能够解决自己困惑的人。
“丸口先生,”金谷恭恭敬敬在门外鞠了一躬,在千绘前来引路后才跟着走进房间,“按照约定,我于今日前来打扰神社。”
他离丸古和夏阳两人还有三两步时停下。
丸古转过身微微颔首,“我说过如此不必客气,金谷先生,我们都是普通人,充其量是更懂人心。”
“能够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人钦佩。”金谷毫不掩饰自己的推崇,
只要能解决母亲愈发古怪的行为,无论对方拥有的是什么能力,都值得他去认真对待。
丸古点点头没有反驳什么,“那开门见山吧,对于解决你的问题,松夏阳先生会比我更适合,不介意的话,你现在就可以带他过去。”
“松夏阳。”
“金谷裕之。”
两人互相握手介绍了下自己。
金谷裕之是一名小有资产的商人,规模不是很大,相对的也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身体健康没毛病,人到中年已婚,两边父母健在,膝下一儿一女正在上名牌大学,
可以说他的人生是让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男士都羡慕和追求的模样。
能不能来个人把这家伙赶出去?
夏阳面无表情的听着,他现在有理由怀疑金谷只是来找个人炫耀而不是求助,不然哪有人说了半天连求助内容都没有的?
猫咪老师?猫咪老师你在哪?快过来给这家伙一拳!
“咳,事情的具体经过是这样。”金谷终于把事情扯到了正题上。
“我母亲从年轻时开始就有一个习惯,她会在我们乡下参拜那座几乎无人问津的祠里的神龛,
哪怕结婚生子后也依旧如此,几十年来从未改变,直到半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