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幼健康知识科普丛书:0~5岁儿童健康指导手册
- 毛萌主编
- 11字
- 2025-03-14 23:38:54
第二节 护理、营养与生长
1.母乳喂养——越早开始越好
母乳是被全世界公认的婴儿最好的食物,无论对母亲还是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孩子在出生后应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除非存在医学上不允许的情况),并且让孩子的嘴唇与妈妈的乳头接触,这样可以促进母乳喂养的启动,虽然这个时候不一定能吸出母乳,但婴儿的吮吸能刺激妈妈的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增加泌乳素的分泌。母乳喂养在生后应尽快开始,最好是在1小时之内,并且在之后的时间母婴同室,让孩子全天候地待在母亲身边,继续促进之后的母乳喂养。
第一次当妈妈的女性,应该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指导婴儿的正确姿势、衔接及乳汁排出等母乳喂养的技巧。不同的孩子喂养的频率存在差异,有的可以高达每小时1次,在产后1~2周平均为每日8~12次。吮吸是刺激妈妈分泌乳汁的最有效措施。
母乳喂养的时候妈妈要保持舒服的姿势。同时孩子应面向母亲身体,嘴巴正对乳头,颈部、头部、肩部和臀部在一条直线上。让孩子的嘴巴紧紧裹住妈妈的乳头及尽可能多的周围乳晕,母亲在孩子每次吸吮时应感觉到轻柔有起伏的无痛性运动。充分衔乳的表现包括:婴儿上下唇的角度约为120°,下唇向外朝乳房方向外翻(上唇外翻程度较轻),下巴和鼻子贴近乳房,面颊饱满,舌伸出越过下牙嵴,下拉下唇可见舌与乳房接触。衔乳不良的征象包括:上下唇在嘴角处接触,面颊凹陷,与吸吮中断同步的咔哒声,下拉下唇时在乳头下方观察不到舌,吸吮后乳头皱起。健康足月的孩子应按需喂养,母亲观察到其饥饿和饱足的表现并做出及时的回应,恰当地调整喂养频率和持续时间,能够保证得到充分的泌乳刺激和增加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