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幼健康知识科普丛书:0~5岁儿童健康指导手册
- 毛萌主编
- 13字
- 2025-03-14 23:38:53
第一章 父母需了解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孩子出生了
1.聊聊新生儿宝宝的特点
新生儿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以内的婴儿,包括足月儿和早产儿。足月儿头发分条清楚,但数量和发质会有所不同,耳廓的软骨发育好,成形并直挺,指甲超过手指脚趾,男孩子的睾丸已经降到阴囊内,阴囊皱褶比较多,女孩子的大阴唇能覆盖小阴唇。早产儿根据早产的时间不同,外型上差别很大,具有许多不成熟的特征,比如耳廓塌、皮肤有较多的毳毛、睾丸未降入阴囊中、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足底纹理比较少等。
新生儿看起来会有点特别。刚出生时身上会被一些白色的胎脂附着,还有母亲的血液和其他液体,医护人员会擦拭掉一大部分,在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才能将其清洗干净。健康的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有时在手、足和唇周围会略带蓝色,这是正常现象。80%~100%的亚洲新生儿会在骶臀部、肩部或头面部、四肢屈曲面出现边界不清的蓝灰色、蓝绿色或棕色的斑片,称为“蒙古斑”,通常在出生后第1~2年里消退,到6~10岁时绝大部分都会消失,但约有3%会持续到成年。背部和肩膀会有一些细小的毛发,几周后可能会自己消失。新生儿的头看起来比身体其他部位大,经阴道分娩的孩子经过产道的挤压,头还可能呈尖型,但不久后即恢复正常形状。在头顶前部及枕部会有两个柔软区域,称为“前囟”和“后囟”,后囟一般在2月龄后不能触及,前囟一般在10~24月龄闭合,早产儿闭合的时间会延后。囟门闭合的时间差异大,不论早晚都有可能是正常现象。腹部常圆圆的略有突出,结扎后的脐带留有一小段残端,通常在1~2周后自行脱落。孩子刚出生时外生殖器往往都有些肿胀,这是由母亲的激素所致,可自行消退。男孩的包皮通常比较紧,无需强行翻开。他们的身体屈曲,保持手臂和腿弯曲并靠向身体,像在子宫里的姿势,不要将腿拉直包裹捆绑。
出生后会存在一些原始反射,又叫发育反射,不需要学习,与生俱来,比如吸吮反射等,出现于发育的某个阶段,随着大脑皮层抑制功能逐渐成熟而消失。
拥抱反射:
容易被爸爸妈妈注意到的反射,以为孩子胆子小或过于惊吓害怕,故又叫“惊跳反射”。婴儿头部相对于躯干突然下降或突然听到比较大的声响即可引出拥抱反射:宝宝的手臂外展、伸展并双手打开,随后上肢屈曲。拥抱反射出生后即存在,到3~6月龄时消失。

踏步反射:
刚出生的婴儿竟然想“走路”哦,爸爸妈妈直立抱起来孩子脚接触床面的时候他们竟然开始了迈步。其实不是孩子真的想走路了,这是“踏步反射”。当婴儿保持垂直体位,脚与平坦表面接触时可以看到婴儿双下肢缓慢交替屈曲和伸展的踏步动作,到1~2月龄时消失。
非对称性颈强直反射:
儿童摄影师常常会利用这个反射让孩子摆出“拉弓射箭”的姿势,配上射箭的图案,煞有其事可爱至极。这个反射是由对迷路-脑干-脊髓通路(促进肢体伸展)的大脑皮质抑制降低所致,表现为头颈部转向的一侧上下肢伸展,而对侧的上肢屈曲,在3~4月龄时消失,提示大脑皮质的下行抑制投射成熟。

Galant反射(躯干弯曲):
将婴儿置于腹部悬吊位,从胸段向腰段轻划其脊柱旁区域,将引出婴儿的躯干和髋部向刺激侧的运动。
如果在正常月龄应该存在的原始反射缺失,表现为非对称性的,或存在的时间超过了正常应该消失的时间,应就医寻求小儿神经科医生的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