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牙看牙宝典:让一口好牙陪你到老
- 徐勇刚主编
- 3080字
- 2025-03-15 06:31:06
科普
1.为什么许多国外的老年人牙齿都又白又整齐?这是真牙,还是假牙
近些年,人们到国外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国外治疗牙齿的人也逐渐增多,但是普通的医疗保险不包含牙科高值项目,除非购买单独的高额商保。所以人们看牙不仅治疗费用高,还会有医生对你说:“这样的牙已经不能治疗了。”经过反复治疗也无法复原,意味着与高额治疗费相对应的,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
那么,“美国人的牙齿很好吗?”大体范围上确实如此。例如,在我们这儿很普遍的大金牙或全口烤瓷牙桥,在美国很难看到。美国人的牙齿治疗痕迹较少,就算是老头儿、老太太,一张嘴,非常天然的牙齿整齐地排列着,确实让人十分惊奇。
关于牙齿,美国人会定期洗牙洁治,几乎整个社会有对牙齿早期预防优于晚期预防的意识,每年有定期的口腔检查,已经成为日常。无论牙齿有没有不舒服,定期看牙医是他们的生活计划中的一部分。
由于美国的保险制度是民营的,绝大部分企业会要求员工每年检查2次牙齿,避免拖延牙病导致后期昂贵的治疗费用,以此节省企业支出。
2.据说国外看牙是天价,是真的吗
看牙烦、看牙贵,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不论是补牙、镶牙、正畸、种植牙,总是要反反复复地跑牙科,并且还要按照医生的预约时间来,再加上一长串看不懂的明细单和动不动就上千元的费用,着实让人头疼。看牙成本高,但纳入医保的部分却很有限,比例低、报销困难,并且价格偏高的口腔修复如正畸、种植等,并不属于医保范围,患者的自付比例很高。
国内的各种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网友对“看牙贵”的埋怨。看牙真的很贵,但你知道吗?比起很多发达国家,在我们国内看牙并不算特别贵!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牙科诊所洗一次牙的费用大约是160美元,拔一颗智齿的费用大约是600美元,根管治疗的费用为1 500~2 000美元,这还是在买了商业保险,保险公司有报销的情况下!
有人说不能跟他们比绝对值,要考虑国民收入与物价,这样比对的话我们这儿的牙科更贵。其实,并非如此,我们这儿有很多地方做根管治疗收费连1 000元人民币都不到,与收入相比,是比美国便宜的。之所以很多人感觉我们的牙科更贵,是因为大家的意识里觉得看牙不应该贵,觉得钻牙、补牙、拔牙都是很简单的手工活儿,不认为这是一种精细的牙科手术。同时也没有真正去了解国外的信息,在网上看到一些不实的报道,就人云亦云了。
国外的朋友和我吐槽,自己有颗牙坏了,在附近的牙科诊所只做个牙冠就要1 500美元。
那么,在美国看牙为什么这么贵呢?首先,培养一个合格的牙医比培养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或外科医生都要困难,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看牙自然就特别贵。
美国的大学本科没有口腔医学专业,如果想成为牙医,学生要在本科学习生物、化学等相关理科专业,大学毕业后通过严格的考试,经选拔以后进入牙学院再学4年,从牙学院毕业的学生还要参加牙全科考试,考核通过后还只是牙全科医生。
如果你想成为专科牙医,比如专攻牙周专科、儿童牙科,或者正畸专科的医生,还得再参加1~6年的高阶培训与考核,才能成为咱们常说的“专家”,专科牙医比全科牙医的诊金要高得多。
但要通过考试,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如正畸专科年申请1万多人,只录取300多人。算下来,想要成为一名独立坐诊的牙医,从本科算起至少要经历10年的时间才行。
并且,因为学费实在太贵,几乎每个牙学院毕业的学生会背15万~30万美金的债务(家里特别富有的除外)。不过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毕竟这种学费贷款几乎就和白借钱给你一样,毕业以后顺利的话几年的工资也就赚回来了。
当然,我们国家的口腔医生门槛儿也很高。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招生,口腔医学专业比其他专业分数线都要高出一截,科班出身的口腔医生起点本身就高,五年本科以后还得接受三年规培,也就是说,即使不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也得经过八年的历练后才能到临床成为医生。牙科学,在全世界都会走上精英教育之路。
其次,在美国,治牙费用是不包括在社会保险范围内的,所以如果你需要牙齿保险,是要自己购买的。
为什么需要牙齿保险呢?有蛀牙或者拔智齿等需要看牙医了,没有保险的话,一趟牙科诊所之旅就能花掉你轻则几百美元、重则一两千美元。但如果有保险,便可以为你省40%~70%的钱。
不过,有人算过账,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不买保险更划算。如果你因牙列不齐想正畸,或者因牙缺失想做种植牙,想通过买保险降低自费比例,保险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灯,各种评估与测算后,可能保费高得惊人,而且即便买了保险,保险公司也只承担部分费用。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不买保险,直接自费治疗甚至更划算。
除了牙齿需要治疗的情况,洗牙和牙齿检查也包含在保险内,而且这两项是保险全包含的。一般情况下,美国人每半年到一年会常规进行一次牙齿检查与洗牙,洗牙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去除牙结石,检查包括拍X线片、蛀牙检查、牙周检查等。这样做好口腔预防工作以后,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牙齿的极度恶化。
3.美国人都用电动牙刷、冲牙器且每年洗牙吗?他们为什么这么把牙齿当回事
美国人平均每年花在牙齿保健上的费用相当可观,可达到1 000~1 500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口好牙就是用钱堆出来的。半年洗一次牙更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很多美国小孩从乳牙就开始呵护,定期看牙医检查牙齿,使得牙科拥有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也奠定了美国牙医的高收入和看牙的高开销。
在美国,牙齿甚至代表着社会阶层,可以说你一开口露出牙齿,就能暴露你的身份。牙列整齐、口气清新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牙齿不好,相当于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中下等阶层的标志。在美国,个人魅力和领导力是极有可能被一口黄牙、歪牙、坏牙毁掉的。
然而,如上所说的“美国人”并非全部群体,经济收入好的美国人,对牙齿的爱护有一种偏执,把看牙科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以确保牙齿整齐没毛病。而中下阶层的人民,没钱买保险,牙齿有了问题若囊中羞涩也只能强忍。
说回我们,目前虽然经济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很多人不论经济状况好坏,普遍欠缺主动检查牙齿的意识。不少人可能一年到头,甚至几年,都不会去看一次牙齿——除非在牙齿痛的情况下;许多人可能从未使用过牙线、从未洗过牙。
其实,无论哪颗牙齿,只要一坏掉,就是“伤筋动骨”的,而这些往往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所以要想省钱,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观念,做好牙齿保健。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电动牙刷、冲牙器的普及率高达40%~50%,几乎成了家庭口腔护理的标配。
4.不刷牙,也不会蛀牙?你知道,在中国有多少人坚持天天刷牙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记录了2015—2017年间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的一系列调查结果,对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我国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的3~5岁、12~15岁、35~44岁、55~64岁和65~74岁抽样人群,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看完那份报告,大家可能会倒吸一口凉气……为什么我说很多人躲不过看牙医、花大钱的“宿命”?这份调查报告里展现的事实,足以证明一切!
就拿刷牙来说,在大家看来,一天刷两次牙,是最基本的护牙方式,对不对?
然而,在我国,35~44岁年龄组,每天刷牙次数≥2次的人,居然只占整体的47.8%!
是不是很惊讶?而且35~44岁这个年龄段的刷牙率,已经是所有年龄分组里最高的了,即使这样,竟然还不到总体的一半!更何况,这47.8%的人里,又有多少人懂得正确的刷牙方法?看看高达89%的患龋率,你就懂了。
阅读这本书的各位,应该都是想要了解口腔健康知识,想让自己牙齿不生病、让牙齿完好地陪自己到老的人。不得不说,你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你们有这个意识,就已经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所以,请每一位读者,看完本书后成为家庭的口腔健康宣传员、牙齿健康保护员,把主动预防的意识传递给家人、传递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