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2017—2022年)
- 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
- 733字
- 2025-03-18 22:44:34
序
2017年11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赋予了团体标准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团体标准成为我国标准体系的一部分。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团体标准。近年来,在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支持下,团体标准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全国已有近7 000家社会团体注册,团体标准平台公布团体标准超过40 000项。卫生健康领域近百家社会组织启动了团体标准化工作,发布团体标准1 000余项,在引领技术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显现成效。
卫生健康行业专业性极强,对各种技术标准的需求庞大,政府在标准方面的供给远不能满足专业需求,团体标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2年1月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鼓励卫生健康领域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满足实践和创新需要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发挥引领创新和行业自律作用。
中华口腔医学会几年来发布了48项团体标准,涉及口腔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等16个专业方向,是卫生健康领域团体标准数量较多的组织之一,显示出较高的标准化工作效率。尤其突出的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标准化工作规划的号召,探索并成功与其他学会联合发布团体标准,减少团体标准间交叉重复问题。
中华口腔医学会汇编团体标准出版成册,可供全国口腔医务工作者查阅、参考借鉴,对于推动口腔疾病诊治的同质化、规范化及标准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些公开的团体标准也接受社会监督。团体标准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无论中华口腔医学会还是标准起草专家都在摸索中前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希望专业人员和公众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团体标准成为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助力。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