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膀胱的位置与功能

1.走近膀胱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离不开最基本的四大生理功能——吃、喝、拉、撒。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这四大功能是我们人类能够生存下去最为重要的四个功能,缺一不可。这些基本技能不需要父母教,和呼吸一样,出生后自动掌握。通过长久的进化,这些基本生存功能已经完全融入人类的基因,通过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保证了我们人类能够繁衍不息。排尿,是我们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排尿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每天都必做的一件事情。而尿是从哪里排出来的呢?

读者朋友们可能都听说过,尿是从膀胱里排出来的。说起膀胱,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当你有“尿意”的时候,就是膀胱在刷“存在感”了。膀胱每天都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你:该上厕所了!这时候,建议大家放松一下,去厕所释放一下膀胱的“压力”。然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膀胱又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器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膀胱这个器官,看不见,摸不着。膀胱究竟在什么位置?长什么样子?体积有多大?没有受过专门医学教育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这就使膀胱显得很神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膀胱这个器官吧!

2.膀胱在哪里

泌尿系统经常被形象地比喻成人体的“下水道”。大家在装修房子的时候,都知道下水道一定要安装在最低的位置,污水才能够顺畅地排走。同样,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间房子的话,作为人体的下水道,膀胱也被安装在最低的位置——骨盆里。从医学术语上讲,膀胱位于人体的盆腔内,顶部有腹膜覆盖,前方毗邻耻骨。因为膀胱位置比较深在,所以,正常情况下,在身体表面是无法摸到膀胱的。只有在憋了很多尿的时候,膀胱充满了尿液,才有可能在耻骨上方摸到膀胱。

图1 泌尿系统

3.子宫、阴道就在膀胱的隔壁

说起来,女性和男性的膀胱,在位置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女性的膀胱。女性朋友们肩负着生儿育女的重任,在女性的盆腔里,有子宫、阴道等重要妇科器官。膀胱位于阴道和子宫的前方,而且关系非常密切。对于女性朋友而言,通过阴道前壁,其实是可以触摸到膀胱的。女性怀孕的时候子宫变大,有时候会向前方挤压膀胱。为什么有些孕妇会感觉总想上厕所?其实可能就是由这个原因引起。膀胱下方紧接尿道,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女性尿道很短,开口于外阴。

图2 女性膀胱

4.前列腺和膀胱——楼上楼下的邻居

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男性的膀胱。对于男性而言,膀胱的下方是前列腺和尿道,后方是精囊和直肠。膀胱、前列腺和尿道三者紧密组合在一起。膀胱的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尿道一端开口在膀胱颈口,另一端开口在阴茎龟头。前列腺是一个实性器官,包绕在尿道周围,尿道从前列腺内部穿过与膀胱的开口相连续。如果膀胱、前列腺和尿道三者任意一个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

图3 男性膀胱

5.膀胱长什么样子

在很多读者朋友的心里,膀胱是一个球形的“水囊”。其实不然。实际上,膀胱是一个更接近“三角形”或者“圆锥形”的器官。三角形的尖端向下,与尿道相连续,医学上称为“膀胱颈”。假如我们进入到膀胱内部,会发现膀胱的内部就像我们住的房子一样,由几面墙壁组成。膀胱颈就是我们这间房子的大门。没有尿液的时候,这间房子的空间很小,而当膀胱被充满的时候,空间就会变得很大,里面充满了尿液,不留一丝空隙。

6.膀胱的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

把膀胱比作房间的话,如果我们站在“膀胱颈”这个门口向里面看,这个房间的内容会一览无余。首先,让我们向头顶看,这时看到的房顶,是膀胱的前面,医学上称为“膀胱前壁”;踩在我们脚下的,相当于房间的地板,称为“膀胱后壁”;而左右两侧的墙壁,称为膀胱的“两侧壁”;而正对着我们的,也就是最远处的墙壁,称为“膀胱顶壁”。在距离膀胱颈口左右不远的地方,各能够看到一个很小的开口。这个开口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尿液是通过双侧输尿管排到膀胱内部的,双侧输尿管在膀胱内各有一个细小的开口,就是膀胱颈左右不远处这两个“很小的开口”,医学上称为“输尿管口”。由双侧输尿管口和膀胱颈口围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作“膀胱三角”。

有一些患者朋友来医院进行检查时,在膀胱镜或者B超报告上经常会看到诸如“膀胱前壁”“膀胱后壁”的描述,往往会感到很困惑。这是因为,膀胱内如果有病变,医生一般都要明确说明病变在膀胱的“哪个壁”,方便快速定位有病变的区域,同时对病变范围有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

图4 膀胱的形态(男性)

7.膀胱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的

膀胱是一个中空的器官。上文向大家介绍过,膀胱由“前壁”“后壁”“顶壁”“两侧壁”包围而成。实际上,膀胱的各个壁结构也是很复杂的。膀胱的各壁由非常坚固的肌性结构组成,从内到外分为好几层。最里面的一层,也就是每天直接接触尿液的部分,是膀胱的“黏膜层”,如果用家用的保温瓶来做比喻,膀胱的黏膜层相当于保温瓶的“内胆”。黏膜层之外,是由若干层肌肉纤维组成的结构,医学上通常称为“膀胱肌层”,这一层结构在我们正常人体排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膀胱肌层能够产生有效的自主收缩,才能够把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这层肌肉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膀胱逼尿肌。在膀胱肌层外面,还覆盖着一层腹膜,或者称作膀胱的浆膜层。但有一点需要各位读者朋友注意,膀胱只有顶部才有腹膜覆盖。

8.膀胱与输尿管的关系

上文我们提到过,人体的尿液是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输尿管是一条细长的管状结构,左右各一,承载着运送尿液的重要功能。输尿管从膀胱的后方进入膀胱,首先进入膀胱的肌层,最后,在膀胱的黏膜层,开有两个很细小的开口,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输尿管口。输尿管是膀胱和肾脏联系的重要纽带。膀胱内的病变,如果波及输尿管的开口,很有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引起肾和输尿管的扩张、积水。

9.为什么膀胱很重要

人的四大基本生活需求“吃、喝、拉、撒”,“撒尿”在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可见这个功能对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极端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到一天不吃饭,可以做到几天不拉屎,但如果坚持一天不撒尿呢?读者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天不撒尿会是什么感觉,应该不会是很愉悦的体验(当然,仅限想象,大家千万不要随便尝试)。我们每个人能够正常的排尿,膀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膀胱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正常排尿。

10.人在倒立的时候,尿会不会逆流到肾里

人体的尿液,是在肾脏产生的。肾脏有两个,一左一右,尿液在肾脏形成之后,通过双侧输尿管,进入膀胱。在这里,可能会有好奇的朋友问道:肾脏的位置比较高,膀胱的位置比较低,人在站立的时候,尿液是从高处向低处流下来的,那么,我躺下去的时候,尿液是不是就不流了呢?或者假如我每天倒立行走,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一样,尿液是不是就不能流到膀胱里了?

实际上各位读者朋友大可不必担心。人体是个设计得非常科学的系统。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输尿管会不停地向膀胱方向蠕动,这种蠕动的价值在于,为尿液的排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肾盂内的尿液,会一刻不停地排入膀胱。这种蠕动,不会受到身体姿势的影响。说得绝对一点,即便你真的每天倒立行走,尿液一样可以排到膀胱里面。那么,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问题,既然输尿管是个管路,那么,膀胱里的尿液为什么不会反过来回流到肾脏里呢?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膀胱这个器官,有一个非常棒的设计!实际上,输尿管口是一个设计非常完美的“单向阀门”,尿液的流动,只能沿单向进行。正常情况下,尿液只能够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当膀胱里存有尿液之后,输尿管口的“单向阀门”就会发生作用,膀胱内的尿液无法逆流到输尿管里。所以,读者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憋尿憋久了会把肾脏憋出毛病,因为膀胱内的尿液通常不会返回到肾脏里。当然,这是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在一些疾病状态下,膀胱内的尿液有可能会反流到肾脏里,如果发生这些情况,通常需要尽快到医院治疗。

图5 倒立的时候尿会逆流吗

11.膀胱能存多少尿

正常人的膀胱容量到底有多大呢?一般来讲,正常成人的膀胱容量在400~500ml,差不多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量。在这个容量范围之内,膀胱是非常安全的。在这里,又忍不住想赞美一下人体巧妙的“设计”。我们的膀胱壁,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特点,憋尿的时候,随着尿液量不断增多,膀胱的体积会逐步变大,但是,在正常容量范围内,膀胱内的压力并不会产生特别明显的变化。这种现象,在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称为“膀胱的顺应性”。而当膀胱里的尿液量超过正常容量的时候,往往就是开始考验我们的时候了。当膀胱里的尿液超过最大容量之后,膀胱内的压力会开始缓慢上升,其实这也是我们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随着膀胱内的压力升高,我们会产生很不舒服的“憋尿”感,这是膀胱在提醒我们:该赶紧去上厕所啦!

12.憋尿憋久了,膀胱会不会“爆炸”

膀胱会不会憋尿憋到“爆炸”?各位读者朋友看到这个问题,千万不要笑!笔者在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患者跑来问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也非常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上文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膀胱的正常容量和膀胱内的压力在什么情况下会升高。理论上,只要源源不断地往膀胱里灌注尿液,压力就会持续升高,最终突破极限,膀胱被“撑爆”。但注意,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人体控尿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憋不住尿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憋尿憋到尿裤子”,术语称为“充盈性尿失禁”。所以,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了,如果做一个膀胱“憋尿极限测试”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膀胱在被尿撑“爆炸”之前,早就因为憋不住尿尿裤子了。但是,通常我们绝对不建议各位拼命憋尿,有尿及时排掉才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13.什么时候会有想上厕所的感觉

人体的膀胱,有两大基本功能:储存尿液和排出尿液。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膀胱都在行使“储存尿液”的功能。只有在厕所解手的时间,膀胱才会发挥“排出尿液”的功能。

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膀胱其实也是有“感觉”的。当然,这里我所指的感觉,和咱们老百姓平时所说的痛觉、触觉不太一样。膀胱的“感觉”功能,能够感知膀胱内压力的变化。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膀胱在空虚的时候,腔内压力很小,这时候我们不会产生所谓的“尿意”。而当我们的膀胱内尿液越来越多,膀胱内的压力逐步缓慢升高,达到一定的压力数值时,膀胱就能够“感觉”到膀胱里尿液的存在,这时候,人体就能够感觉到有“尿意”。随着膀胱内的压力逐步升高,这种“尿意”会越来越强烈。“尿意”是一种令人很不愉快的体验。其实,这是膀胱在向主人发出“求救信号”,因为已经快达到膀胱容量的极限了,希望主人尽快把尿排出去,释放膀胱里的压力。当我们把膀胱里的尿液排出去之后,这种感觉才会消失。在一些疾病状态下,比如膀胱炎症的时候,膀胱的这种“感觉”会变得比平时更加敏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总想上厕所的感觉。

14.成年人为什么不会尿裤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人体负责管控排尿的核心是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人家里都有自来水管。平时,当我们需要用水的时候,拧开水龙头,就会有水流出来,当我们不需要用水了,再把水龙头拧紧,自来水就停止排出了。那么,对于人体排尿而言,是哪部分结构在发挥“水龙头”的作用呢?

在人体,这个控制排尿的“水龙头”,称为尿道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是一个接近环形的结构,它就像一个夹子“夹住”尿道。需要排尿的时候,大脑发出指令,这个“水龙头”松开,尿液就能够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而当我们不需要排尿的时候,这个“水龙头”是持续关闭的状态,因此,我们的成年人在进行各种日常活动的时候,不会发生总尿裤子的现象。如果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受到了影响,不能够有效地闭合,就会发生我们所谓的“尿失禁”。

15.小便的时候,尿是怎么出来的

尿到底是怎么排出来的?这也是很多读者朋友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去厕所解过小便,但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排尿过程涉及了很深奥的学问。基本上,我们上厕所撒尿,有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膀胱里尿液积聚到了一定的量。

第二步,膀胱“感觉”到了尿液的存在,向大脑发出信号,人会产生“尿意”,这时候我们会开始有想上厕所的感觉,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

第三步,当我们终于放下了手边的工作,决定去厕所“放松”一下的时候(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是实在憋不住了),我们排尿的过程正式开始。

第四步,来到厕所,对准马桶,做好准备工作。这时候,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两个关键步骤在同步进行:一个是尿道外括约肌开始放松,把膀胱排尿的出口打开;另一个是膀胱逼尿肌开始收缩,为尿液排出提供动力。在这两个动作的协调作用下,尿液开始排出。当然,有些患者,比如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会有一些吃力,这时候他们会通过肚子使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施加腹压)来增加排尿的力量,使尿液排出。

(郝瀚 李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