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与其他专科的气定神闲、游刃有余相比,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显得步步惊心。时间即生命,决策即疗效,诊疗方案一旦实施,也就失去了后悔的机会。病例是临床医生最好的一面明镜,对错得失、经验教训,尽显无遗;病例也是医学历程中最好的一部史书,无论是医生个人成长,还是与同行交流借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病例更是一本鲜活的教材,它不仅记载了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也记载了经治医生的临床思维与心路历程。

《争鸣与分享——同一个病例不同的专家视角》源自历届“南方急危重症论坛”征集的精彩病例。每一个病例我们都力求做到如下三点:一是“以图说话”,图表与文字描述的篇幅各占一半,搭配连贯的检验、影像学和/或病理资料,图文并茂。二是具有“争议性议题”,即同事间对阶段诊疗方案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三是蕴含“主题思想”,每个病例都能说明或展示某个观点或启发,读有所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争鸣、经验、教训是我们步入临床佳境的台阶。

我们坚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理念,不以病例治疗的结果论英雄,不对专家观点的对错做定论,请广大读者同行作为最权威的评判者。在病例呈现方式上,首先,根据临床诊治进程,分层递进,分阶段小结并凝练出有争议或存在困惑的议题;其次,在未知晓病例最终结果的前提下,每阶段针对同样的议题邀请多位全国著名同行专家进行同步、背靠背点评,各抒己见,贴近临床实战;最后,由病例提供者和编者共同整理专家们的观点,撰写成“学习心得”,即“点睛之笔”。

本书的病例精选于广州、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大型三甲医院,全国知名专家对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展示同一个病例不同的专家视角,完美体现临床诊疗思维火花碰撞的独特魅力,弥足珍贵。在此,感谢为本书提供精彩病例的同道的无私奉献;感谢全国116位点评专家的传经送宝;感谢李春盛主任委员对本书编写的关心与指教;感谢方明教授为《争鸣与分享》创刊所付出的心血;感谢所有编者及同事们的辛劳付出。

由于时间仓促,参写人员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对本书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

曾红科 张国强

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