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第3版)
- 王兰兰 石运莹主编
- 1138字
- 2025-03-14 16:15:48
第二节 PT延长APTT正常
PT延长,APTT正常常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包括服用抗凝药物、维生素K缺乏、肝病、遗传性或获得性Ⅶ缺陷等。
一、实验室分析路径
实验室分析路径见图4-2。

图4-2 PT延长APTT正常的实验室检查路径图
二、相关实验
实验室检查APTT正常而PT延长时,考虑遗传性或获得性外源性凝血因子(FⅦ)缺陷。遗传性FⅦ缺乏较少见,获得性FⅦ缺乏的原因包括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FⅦ抑制物和狼疮抗凝物存在,其鉴别诊断涉及以下实验。
1.PT和APTT测定
2.PT纠正试验(PT mixing study) 该试验可鉴别延长的PT是否为抗凝物质所致,属定性试验。低滴度的抗凝物质可因1:1混合血浆的稀释而使延长的PT被纠正,因此应进一步做正常血浆与受检血浆1:4的混合纠正试验,若低滴度的抗凝物质存在,则1:4的混合血浆不能纠正。
3.FⅦ活性检测 该试验用一期法检测凝血因子的促凝活性。除Ⅶ因子外,其他所有因子都稳定且过量存在于所用试剂中,使用PT试剂测定凝固时间,凝固时间与待测凝血因子活性成反比。其结果以正常的百分率表示,FⅦ正常参考范围通常在(103±17.3)%。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因子活性增高,可能影响结果的判断。待检标本要及时检测,若不能及时检测,可放在-20℃保存一个月,注意不可将血浆放在2~8℃保存,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FⅦ会被激肽系统激活。
三、结果判断与分析
(一)首选实验
PT及APTT:排除分析前影响因素(如采血量、采血部位、Hct > 55%等),引起PT延长的最常见原因是早期肝脏疾病、口服抗凝药物和早期维生素K缺乏。其他原因有DIC、FⅦ缺乏、FⅦ抑制物和狼疮抗凝物存在。通过询问病史可明确是否口服抗凝药物;若无相关服药史,应考虑维生素K缺乏或肝病早期。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肝病早期或轻型肝病可以只有PT延长,APTT对肝脏疾病的敏感性不及PT。随着肝病的进展,可导致PT、APTT均延长。
(二)次选实验
1.维生素K诊断性治疗试验
部分凝血因子(FⅡ、FⅦ、FⅨ、FⅩ)合成时需维生素K的参与。维生素K缺乏时,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受到影响,其中FⅦ的半衰期较短,因此PT延长较APTT延长更早发生。维生素K缺乏进一步加重时,PT、APTT均延长。维生素K治疗可鉴别肝脏疾病与维生素K缺乏,值得注意的是肝脏疾病时也可能发生维生素K缺乏,此时给予维生素K治疗,延长的PT可部分纠正。
2.PT纠正试验
受检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1:1)混合后测定该混合血浆PT。因子缺乏时,延长的PT可以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而抗凝物质(如狼疮抗凝物或FⅦ抑制物)存在时,延长的PT不能被纠正。狼疮抗凝物比FⅦ抑制物常见,多数狼疮抗凝物引起APTT延长,PT延长或正常,少数狼疮抗凝物只引起PT延长,而APTT正常。
3.FⅦ活性检测
遗传性Ⅶ因子缺乏症可表现为出血、无症状或血栓。检测FⅦ活性,可确定FⅦ减低的程度,为替代治疗及监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