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就是这个感觉
- 血色战场:从打鬼子开始发育
- 汉唐风月1
- 2355字
- 2025-04-10 12:52:58
很快,这些手枪连军官们就知道什么叫‘爽’了。
不光是对面的日军“爽”的不行,他们这些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更爽到爆。
亲眼看着机动营士兵们和彻底被杀服的日军俘虏一起,调整着火炮炮口以及射角,正对着罗文峪主战场,虽然知道这些自己人不会对着自己的阵地开炮,但依旧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股战栗。
他们手枪连是没有在日军炮击的时候抵达第一线,但身在第二线的他们却是亲眼目睹过集火炮击那种毁天灭地的景象。
正是这种重不过千斤,口径不过75毫米的小炮,威力却是可怕到让人绝望。
14日白天,当日军用这种火炮集火炮击的时候,哪怕躲在距离一线阵地数百米外的战壕里,他们都能感觉到一阵地动山摇,眼睛、鼻子、嘴巴里全是炮弹冲击波激荡起的灰尘,耳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嗡嗡作响,相互间说话都只能靠吼才能勉强听清。
可以想见,在炮火中的一线阵地上的官兵们是处于怎样的地狱中。
哪怕有深达2米的战壕和无数单兵防炮洞的保护,一个白天,依旧有数百人伤亡于日军疯狂的炮火中。
好不容易等到黄昏,日军终于停止炮击,暂2师官兵们在炮火中没有哭,收敛战友同袍遗骸时却都涕泪长流。
很多人,被彻底撕碎了,有的人,甚至只找到几块焦黑的肉皮!
而现在,曾经让暂2师切齿痛恨的“小炮”群又再度对准了那个方向,不知有多少手枪连军官们内心中涌起冲动,炸了这个狗操的铁疙瘩,哪怕它现在已经在自己人的掌握中。
被曹烬带回机动营的10名炮手早在出发前的那天上午,就已经抵达一线,将日军步兵阵地的坐标标注好,在他们的命令和监督下,日军炮兵们也能足够顺从的按照他们的要求,将射高和射距调整到规定的位置。
任何敢于弄虚作假或者消极怠工的,都会就地格杀。
枪声响起,又有4名日军炮手被击杀在火炮边上。
中国士兵极度的冷酷,也让日军残余炮手们彻底认清事实,只要他们想多活一会儿,就得老老实实不能犯错,否则呼吸在下一刻就会终止。
“所有炮位,是否准备完毕!”曹烬嘶哑却高亢的声音在一门火炮不远处响起。
距离他最近炮位边的10名机动营官兵集体嘶吼:“报告长官,6号准备完毕!”
炮位之间虽然相隔数十米,但这齐声嘶吼就像是烽火传书一样,一个炮位一个炮位的士兵齐声怒吼着:“报告长官,准备完毕!”
士兵们的嘶吼声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绝。
还未开炮,却已经给了人一种强烈至极的震撼。
分布于炮位周边负责替同袍警卫的手枪连士兵们开始还没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这会儿,他们就算脑瓜子再怎么不灵光,也知道这些来自37师的同袍们要搞啥子了。
他们现在竟然要用鬼子的炮,对罗文峪方向的鬼子开炮了。
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现在可是晚上......
如果曹烬知道手枪连官兵们还有这疑惑,一定会鄙视他们的无知。
你们以为这是打枪呢?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是炮好嘛?炮弹用啥子来杀人?用的是爆炸产生的气浪和炮弹皮被撕裂的金属碎片,那靠的是概率。
只要炮口角度大致正确,炮距调好,管他白天黑夜,打过去就得了。敌人能活还是不能活,看得就是运气,双方都在撞大运。
至于说撞大运会浪费炮弹这事儿,反正是日本人的炮弹,又带不走那么多,浪费了又怕个鸡毛。
所以,曹烬接下来的命令是:“所有炮位,可以开火,每炮配弹无限制,直到军令下达为止。”
命令刚刚下达,炮兵阵地前方的山中传来一阵被山风送来的枪声,曹烬厉声怒吼:“开炮!”
紧紧拽着拉绳的一名中方炮手下意识的猛的一拉,“轰!”的一声巨响,炮口吐出一团橘色火焰。
炮弹划破长空时尖利的啸叫声也就此响彻天空。
炮位周边的机动营步兵们,集体匍匐。
做为步兵,本能的对炮声有警惕,并做出躲避动作。
中日炮手们看着躲避中的步兵,集体在内心深处闪出‘土包子’三个字。
这是来自技术兵种的鄙视,和国家民族毫无关系。
别说他们,就是段青山这种老兵,也下意识的在自己战位上埋下了头。
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胆小,而是人类对于某些未知产生恐惧的本能反应。
那些吹牛逼说自己不怕的人,去亲身体验开一次炮就知道了,那种恐惧带来的羞耻感,绝对不会比你人生很快很快很快的某个第一次要少多少。
没当场吓尿,那都是胆很肥的了。
这边,一帮“土包子”步兵们在经历自己人生很特别的第一次,而远在4500米外的日军本阵那边,也在经历自己的人生第一次。
中国步兵们是第一次在如此近距离上体验火炮开炮的威势,而日军步兵们则是第一次被自己的炮炸。
黑夜中,山林中一个个腾起的橘色火球,特别显眼。
遥遥看着远方的黑夜中腾起的一个个火球,手枪连的官兵们对‘爽’这个字眼,终于是彻底的理解了。
没错,就是这个感觉!
陆军中将亦是彻夜未眠。
12点之前,陆军中将亲自去往野战医院和两个步兵团的第一线视察,等回到临时指挥部时,已是无比疲惫,但他依旧没有休息。
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他都是坐在指挥部里凝视着地图。
或许,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知道他此刻内心的极度焦虑。
因为,就这两个小时,他的脚下就丢了不下20个烟头,这对于极为自律的陆军中将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他在等遥远的5公里外战场的结果。
曹烬的战术规划再如何完美,那也是沙盘推演,最终还得看执行力,一个不小心,两营一连1100人就会被黑夜吞噬。
做为方圆50里内中方最高指挥官,陆军中将如何能不焦虑?
“轰!轰!轰!”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传入陆军中将耳蜗。
陆军中将猛然站起身,不可置信地将目光投向远方深沉的夜幕。
一团团橘红色火球就在距离他不到800米的山林里腾空而起。
“长官,鬼子的阵地被炮击了。”一直在门口战壕里焦躁踱步的少将参谋长冲进屋内,眼中满是惊喜。
“是啊!是啊!我看到了。曹烬这小子,果不负你我之望。”陆军中将大踏步走向门口,盯着远方不断腾起炮火的区域,喃喃自语。
脸色一如往常的冷峻,但眼眶却是猛然间湿润了。
由曹烬设计,他全力支持的那个犹如踩钢丝一般地战术计划,成功了!
“罗文峪关前日军阵地上腾起的烟火,就是我部给您和暂2师弟兄们传来的胜利消息!”
这是曹烬向两位将官告别时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没有悲壮,更多的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