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陛下太过镇定
- 刘协:待朕看看尔等的下场!
- 秋郢
- 2017字
- 2025-04-17 18:00:12
皇后?他董卓会稀罕让孙女当这皇后么?
这两年以来,无论是哪一天,只要他有心,这皇后之位随时都是董白的!
哪怕是位高权重的外戚大将军,董卓自己也不稀罕。
他现在是太师,地位甚至高于汉初的相国。汉室四百年来,哪个外戚大将军的权势比得过他?
董卓阴沉的望了过去,心中已终结了这位朝臣的前途。
这还得感谢池阳君,是池阳君让董卓不要随意杀人,他才没有把这朝臣下狱处死。
至于那些已经预定处死的侍从、侍女,显然都不算是人的。
奉车都尉王斌却有些担忧:“都这个时候了,陛下怎么还没醒来?”
有朝臣接话道:“想是昨晚累着了的缘故。”
这句话一出,更是惹得众人遐思。
董卓不悦的冷哼一声,吩咐宦者道:“先送陛下回房!回他自己的房!”
……,……
刘协这一觉睡得很好,除了一个游泳时被海浪当头拍打、又被沙滩上人群吵到的梦,其他都非常的安宁。
等到醒来时,也觉得非常自然,周围一切都毫无异样,是他已经快要住惯了的房间。
然而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我不该是在渭阳君董白的房间么?
“易生何在?”他叫着耳房外的侍从道。
进来的却是法正:“陛下有何吩咐?”
“这会什么时候了?”
“回禀陛下,已经是午时初二刻,”法正躬身道,“陛下可要进早膳么?”
“可。”刘协点了点头,他这会确实有点饥饿。
法正立刻出门吩咐,末了回到房间,低声向刘协说道:“陛下,事情已成矣!太师和诸多朝臣,都亲眼看见宦者自渭阳君房中请出陛下。有朝臣议建长秋宫,太师亦有默许之态。”
汇报完这件事情,法正忍不住又恭维道:“适才在渭阳君门口,陛下处事镇定,毫无纰漏,臣佩服之至!”
他能不佩服么?身着中衣被宦者抱出女子房间,面对着太师的阴沉脸色,还被十几位朝臣强力围观,陛下的神情居然毫无异样,连呼吸节奏都没有任何紊乱!
甚至于,自家脸上还留着被渭阳君打出的红印。
刘协琢磨了下,明白自己是被人从渭阳君房中抱出,而后送了回来,顿时尴尬的一笑。
这情形,想来就丢脸之极……
而他之所以没有露出任何纰漏,这哪是镇定呢?分明就是睡得正沉。
他这个年龄,睡眠本来就长,昨晚又熬到很晚才睡,还被审视能力消耗了大量精神,睡得不沉才叫怪事。
这番情状,倒不用解释给法正听。被误会为镇定又不是坏事,就尽管误会罢!
刘协从榻上坐起,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渭阳君那边如何?”
“尚在北室池阳君的房中。后来太师也去了,一直都未曾出来,”法正回答道,“臣先前倒是看着她进去的,虽然厉声呵斥臣让路,却显然有几分慌张之神情。”
董白生性胆大,敢于和天子对视,在董卓面前也毫无拘束。这次居然能慌张起来,可见是真的被惊吓到了。
刘协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微微斥责法正道:
“既然看见,何不宽慰一二?女子名节受损,计较起来可不是件小事情。”
“彼时太师尚未到达,还不是揭晓的最好时机,”法正笑道,“陛下若是在意,今后大可多怜惜一些。”
他的心情很不错。初次建策,就收到了如此理想的结果,其间没有半点周折,几乎是水到渠成。
当然,这其中除了他的建策之功外,更关键的是陛下的执行之力。
尤其是脸上被渭阳君打出的红印,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一切都成了铁案,哪怕她渭阳君想抵赖都不成。
法正颇为好奇,陛下是如何受了这巴掌,还能不被渭阳君请出,继续躺在其榻上安然大睡的?
但这涉及天子与未来皇后之间的隐私,肯定不好过问。
哪怕因着此事成就,陛下和他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许多,他依然要有所分寸才行。
“此事尚未完全了结,”刘协自榻上起身,再次向外间耳房唤道,“易生!为朕更衣!”
“陛下,耳房当值诸近侍,皆已被太师押走。”法正低声提醒他。
刘协声音顿时滞住。
毫无疑问,他们被押走的后果,必然是即时处决。
以他们的身份,甚至都没资格被关进郿狱。
他回头望了望法正。昨日在设下此策时,法正是否已经料到这结果?
大概是可以料到的罢!董卓的残暴性情,他又不是不清楚。之前他还告诉过自己,说有很多犯了司隶校尉禁令的人,以及对太师本人不敬的朝臣家属,几乎都死在了郿坞劳役之中。
甚至连自己,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预料……
刘协叹了口气,嘱咐法正道:“这三名近侍死于王事,当敕黄门令察其名姓籍贯,有所抚恤方可。回长安之后,记得提醒朕这件事。”
法正躬身领命。
“如此,且唤侍中王盖、奉车王校尉过来,随朕一同前往拜访太师,”刘协自行穿好衮服、鞋袜,戴好通天冠,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吩咐法正道,“再叫上执金吾董承。”
五人一同前往北室正间拜会,果然见董卓、董白皆在堂屋中。董卓与池阳君相对而坐,似乎在汇报着什么。
见五人来见,他也大致猜到了原因,却还是瞪了一眼刘协和董承。
董承顿时有些惊慌。
他是由太师董卓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无论是之前擢升校尉,还是如今身任执金吾,都完全依赖于太师的恩德。
虽然太师最近的确对他不甚在意,都没带他前来郿坞;他率执金吾为天子法驾先导,也符合朝廷制度,可真的直接面对太师了,董承还是不免心虚的。
刘协破例先向董卓施了一礼,郑重致歉道:
“昨晚因酒意上来,不辨方位,误入西厢渭阳君卧房。此事不合为众所知,令朕现拙于群臣、近侍之前,于渭阳君名节亦有妨碍。此皆朕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