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得胜回朝

蒙恬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被坚定取代。他沉声道:“末将愚钝,还请公子明示。”

扶苏的目光越过蒙恬,望向远处被风雪笼罩的山峦,仿佛在凝视着更深远的东西。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匈奴人狡猾多端,他们以为我们会正面迎击,却不知我们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你带领的五万主力,绕道而行,正是为了从侧翼包抄,切断他们的退路。”

蒙恬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握紧了手中的长枪,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公子深谋远虑,末将佩服。只是……匈奴骑兵机动性强,若他们察觉我们的意图,恐怕会迅速撤退,甚至反扑。”

扶苏轻轻一笑,手指缓缓抚过剑鞘上的螭龙纹,仿佛在抚摸一条沉睡的巨龙。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所以,我们要让他们以为我们毫无防备,诱敌深入。你带领的主力,必须在他们最松懈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蒙恬点了点头,眼中战意渐浓:“末将明白。只是公子您独自在此,若匈奴人突袭大营,恐怕……”

扶苏抬起手,打断了蒙恬的话。他的目光依旧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无妨。我自有安排。你只需按计划行事,务必在三日后的子时,抵达预定地点。”

蒙恬不再多言,抱拳行礼:“末将遵命!”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风雪之中。

扶苏站在原地,任由寒风拂过他的面庞。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剑鞘,仿佛在计算着什么。片刻后,他低声自语:“匈奴人……这一次,我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营帐外,风雪愈发猛烈,仿佛天地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低吼。扶苏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远方的敌人。他知道,这场博弈的胜负,不仅关乎大秦的边疆安危,更关乎他自身的命运。

“螭龙低语,风云将起……”扶苏轻声呢喃,手中的青铜剑在昏暗的光线下,泛出冷冽的光泽。那条螭龙仿佛活了过来,眼中闪烁着寒光,与扶苏的目光交相辉映。

大战,一触即发。大胜的消息如疾风般传遍大秦的每一个角落。匈奴主力被彻底击溃,边境的威胁暂时解除。扶苏与蒙恬的配合天衣无缝,五万大军如雷霆般从侧翼包抄,将匈奴骑兵逼入绝境,最终一举歼灭。

朝堂之上,始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他的脸上虽无太多表情,但眼中却隐隐透出一丝赞许。大殿内,群臣肃立,气氛庄重而肃穆。

“扶苏。”始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回荡在大殿之中。

扶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儿臣在。”

始皇帝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扶苏身上,缓缓说道:“此次大胜,你与蒙恬功不可没。朕听闻你亲临前线,与将士同甘共苦,不仅保全了大秦的边疆,更扬我大秦国威。朕心甚慰。”

扶苏低头,语气谦逊:“父皇过誉了。此战全赖将士用命,蒙恬将军奋勇杀敌,儿臣不过略尽绵力。”

始皇帝轻轻摆手,打断了扶苏的谦辞:“功过是非,朕自有定论。你无需过谦。”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群臣,声音提高了几分:“众卿以为,该如何赏赐扶苏?”

大殿内一片寂静,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开口。片刻后,丞相李斯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公子扶苏此次立下大功,理应重赏。然公子身为皇子,封爵之事恐有不妥。臣以为,可赐公子黄金万两、珍宝无数,并加封其为‘监军’,协助蒙恬将军镇守北疆,以示陛下隆恩。”

始皇帝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思索。这时,太尉王翦也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公子扶苏不仅谋略过人,更兼仁德之心,深得将士爱戴。臣以为,加封‘监军’之外,还可赐予公子更多实权,以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始皇帝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最终落在扶苏身上。他缓缓说道:“扶苏,你以为如何?”

扶苏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父皇,儿臣不求封赏,只愿为大秦社稷尽忠职守。若父皇允准,儿臣愿继续镇守北疆,保我大秦边疆安宁。”

始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很快被深沉的思索取代。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你的忠心,朕心甚慰。但功不可没,赏不可废。朕决定,赐你黄金万两,珍宝无数,并加封你为‘监军’,协助蒙恬镇守北疆。望你继续为国效力,不负朕望。”

扶苏躬身行礼:“儿臣谢父皇隆恩。”

始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视群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大胜,不仅是扶苏之功,更是我大秦将士用命之果。传朕旨意,犒赏三军,凡有功者,皆按功行赏!”

群臣齐声应诺:“陛下圣明!”

朝会结束后,扶苏走出大殿,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辉。他的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多了一份沉重。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螭龙低语,风云未止……”扶苏轻声呢喃,手中的青铜剑在阳光下泛出冷冽的光泽。那条螭龙仿佛在注视着他,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大秦的天下,风云变幻,而他,注定要在这场博弈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