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蓝皮书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
- 2067字
- 2025-03-12 18:35:04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2024年6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嘉宾指出,未来产业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活跃力量,以人工智能(AI)、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赛道、新业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这些都为中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指明了方向。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伴随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计算、低空经济等新方向。未来产业的孕育发展,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进,发达国家纷纷把握先机,对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这些未来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业界普遍认为,布局未来产业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和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现有产业跃升和前沿技术产业落地的重要途径。
为跟踪把握未来产业的发展动向,研判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和前沿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编撰了本书。本书在总结全球及中国未来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政策环境、行业发展、重点区域、特色园区、企业运营、高校动态、前沿机构等多个维度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进行总结和剖析,并对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全书分为综合篇、政策篇、热点篇、通用人工智能篇、量子计算篇、6G 篇、人形机器人篇、生物制造篇、商业航天篇、低空经济篇、区域篇、园区篇和展望篇13个部分。
综合篇,全面分析了未来产业的内涵、特征及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为理解未来产业提供宏观视角。
政策篇,深入剖析了中国未来产业的政策环境,重点解析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展现了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热点篇,聚焦未来产业的九大热点事件,通过事件回顾和评析,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和技术创新的前沿方向。
通用人工智能篇,深入探讨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篇,概述了量子计算领域的进展,包括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的动态。
6G篇,分析了6G技术的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展望了6G技术对未来通信产业的深远影响。
人形机器人篇,详细介绍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展示了该领域的创新成就。
生物制造篇,阐述了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强调了生物制造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商业航天篇,探讨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分析了商业航天对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低空经济篇,概述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企业、学院和机构,展示了低空经济在促进产业创新和区域发展中的潜力。
区域篇,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各区域未来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特点及重点城市的产业布局。
园区篇,选取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代表性园区,分析了园区概况和重点产业布局,体现了园区在推动产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展望篇,在对主要研究机构的预测性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中国未来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及部分重点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聚焦信息领域未来产业的相关研究,从未来产业创新与竞争态势、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情况梳理和总结切入,着重研究国内外未来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持续强化对政府机构的智力支撑,着力提升对区域、园区、企业和研发机构等未来产业发展核心要素的服务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明晰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研判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脉络,以期对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部门起到决策支撑作用,为未来产业发展和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