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不说暗话,顾绮霞目光锐利,直视着柳嫣,直接挑明道:“一旦我应允下来,往后不论发生何事,这样我就需要在保护你,为你撑腰。”
柳嫣以退为进,目光坦然,毫无惧意地直视顾绮霞的双眼,坦诚至极地说道:“没错,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顾绮霞神态闲适,笑着感叹道:“如此看来,讼事的输赢倒在其次,确保你能在正和堂站稳脚跟,让我成为你的靠山,才是最为关键的。”
柳嫣喟叹一声,唇边的笑意越发苦涩,“婚姻三载,爱人背叛,被迫变卖家产,曾经拥有的一切,如梦幻泡影般消散殆尽。到如今,我两手空空,所能抓住的,唯有保住正和堂的这一席之地,为自己讨回公道!”
柳嫣心中暗忖,既然自己已经这般打算,便早就有了随时被扫地出门的心理准备。平心而论,她心里也没底,不确定是否真能打动顾绮霞。
毕竟,就她对正和堂的了解,这些年正和堂在权贵之间周旋,甚至涉足皇族事务,却始终能做到巧妙脱身,不被丝毫沾染。
虽说称其事事都能独善其身有些夸张,但确保不留麻烦,这一点正和堂确实做到了极致。
可她现在是个麻烦,但若不拼上一拼,她实在是心有不甘。
顾绮霞秀眉微挑,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摆弄起自己那保养得如同羊脂玉般鲜嫩的手指。她垂眸沉思,思索良久,露出一抹欣赏的浅笑,缓缓开口:“我可以接你的案子,但是我有个要求。”
柳嫣暗淡的眼睛瞬间明亮,她抑制不住满心的惊喜,忙不迭地与身旁的秦瑶对视一眼,赶忙应道:“您说。”
顾绮霞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院内盛开的繁花,说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不允许给正和堂带来任何纷扰。”
顾绮霞不紧不慢地起身,莲步轻移,踱步至窗前。她静静地望着院内那竞相盛开的繁花,思绪似乎也飘向了远方,片刻后,语气平静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无论发生什么事,不允许给正和堂带来任何纷扰。”
如此一来,柳嫣聘请顾绮霞一事尘埃落定。
事已谈妥,柳嫣趁热打铁,满脸真诚地向顾绮霞推荐道:“顾堂主,此番讼事,我想着若能有秦瑶一同参与,必定事半功倍。”
柳嫣倒不是以德报怨,她只是知人善用。秦瑶无论从阅历及能力都担得起顾绮霞的副手,况且秦瑶在陈靖远手下过得憋屈,也想趁机帮她一把逃离陈靖远的控制。
秦瑶心头一动,没能想到柳嫣会如此平静的讲述她身上的发生的一切,又突然有些心疼的摸了摸她的手。同为女子怎能不感慨她的遭遇。
而更让她始料未及的是,柳嫣竟然在此时向顾堂主举荐了自己。千言万语梗在心头,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怔怔地望着柳嫣,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顾绮霞上下打量了一下不知所措的秦瑶,想起这个一直在正和堂兢兢业业的门徒,随即点点头,表示同意。
柳秦二人,面露激动,脸颊泛红,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可又不得不极力克制,面上绷得紧,双手却在私底下一握再握。
雷厉风行的顾绮霞不想耽搁太久,一刻也不想耽搁。
她神色干练,朝着柳嫣微微扬手,急切说道:“柳嫣,事不宜迟,你赶紧把手中掌握的所有欠款,以及往来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详细讲给我听。最好能留下实质性的证据,我才好判断侧重哪个方向,打赢这场案子。”
说罢,她迅速从腰间解下自己的腰牌,递给秦瑶,言辞笃定地吩咐:“秦瑶,你拿上我的腰牌,即刻前往大理寺先行立案。到了那儿,着重查询萧逸与林婉这两人的文牒通关在册的记录,动作要快。后续咱们再依据具体情况,依次递交手中的证据。”
这看似条理清晰的安排,实际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大理寺事务繁杂,立案流程严谨,秦瑶虽有顾绮霞的腰牌作为依仗,可面对堆积如山的公务,要想迅速调出所需记录,谈何容易。
再者,查询过程中,若是碰上有心刁难之人,或是记录本身存在缺失、错漏,又得耗费大量精力去周旋、核实。
而柳嫣这边,梳理证据、讲述过往,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便可能影响整个案件走向。如此一来一往,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琐碎,不知要耗费多长时间。
顾绮霞让柳嫣不要太乐观,这种事她见多了,往往跑路那方改头换面,更名改姓,大隐于市即便大理寺积极查找也未必能有好的结果。
柳嫣若有所思,最后只道:“哪怕有一丝机会,我都不想放弃。”
情到深处只剩恨,顾绮霞与秦瑶对视一眼后暗自叹息,这世上又多了一对怨偶。
京都亦称为光都,取自“光明之都”之意。传说上古时期,此地被祥瑞之光笼罩,驱散黑暗,福泽万民,故而得名。
在岁月长河中,京都作为一国中枢,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宛如闪耀在世间的明珠,散发着无尽光芒。
城中巍峨宫殿,飞檐斗拱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繁华街巷,店铺林立,灯火辉煌,昼夜不息。
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佳作,其思想智慧之光,照亮了文化发展之路;能工巧匠汇聚,精湛技艺闪耀,令京都的器物、建筑皆成艺术瑰宝。
这般种种,恰似光的化身,让京都配得上“光都”之名。
出了正和堂的柳嫣赶着去‘春仁坊’赴约,她估算了一下,给出一百贯的讼师费还有剩余,那笔钱用作体己绰绰有余,另外正和堂每月还有几贯的生计所得,省着点花,养活她与秋月、百灵两个绝对没有问题。
转念一想,自己接连几日在外奔波,将秋月和百灵留在家中操劳实属过意不去。
便趁着机会带他俩出来见见世面,也算犒劳她们近日跟着自己颠沛流离。
两个丫头一听,可以去春仁坊,像两只欢快的小兔子,兴奋的蹦蹦跳跳。
尤其是向来最会讨人欢心的百灵,像只得了食的喜鹊,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将近日她道听途说来的趣事,又添油加醋,连比划带表演的说给柳嫣听。
秋月恰恰相反,规规矩矩地跟在柳嫣身后不言不语,听到逗趣之处只会掩面而笑。
“娘子,婢子听说那春仁坊的花魁,舞得一曲天仙下凡尤为惊艳,好多人都是冲着这舞去的呢!”
柳嫣之前是为了附庸风雅,陪萧逸去过几次。不过那花魁的确身姿曼妙,舞得一首好趣,连她个女子都不由惊叹,为之倾倒。
便不扫兴的凑趣道:“那花魁不是日日都舞,不知道咱们今日是否有这个运气,一睹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