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东方:从古希腊到1800年的西方中国报告(上卷)
- 武斌
- 1657字
- 2025-03-28 19:27:10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的东方猜想
一 古希腊艺术所见中国丝绸的影子
在古希腊时代,地中海边上的希腊城邦与东方的中国,相距十分遥远,很难通达信息。所以,在那个时代,希腊人很少有可能获知远方中国的情况。但很可能经过斯基泰人为媒介,中国的丝绸已经运抵希腊城邦。在雅典西北陶工区的墓葬中,有一座雅典政治家阿尔希比亚德斯(Alcibiades)家族的墓葬,在发掘中找到了6件丝织物和一束可以分成三股的丝线。经鉴定,这些丝织品是由中国的家蚕丝所织,时间在公元前430—前400年之间,相当于中国战国的初期,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后。[14]
我们在古希腊女神的雕像中,在陶器、绘画和其他雕塑艺术作品中,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中国丝绸飘忽的影子。许多考古资料已经证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已经越过阿尔泰山,来到了中亚地区,那么,也有可能沿着那时已经开辟的草原丝路,由希腊人所称为斯基泰人的商队将中国的丝绸运抵希腊,成为希腊人所喜爱的一种珍贵的衣料。
古希腊雕刻和陶器彩绘人像有的所穿衣服细薄,因而有人推测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经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古希腊的服饰不经剪裁缝制,披挂包裹在身体上,简洁、清纯,以衣褶来表现飘逸的动感美。雅可波利斯的科莱(Kore)女神大理石像,胸部披有薄绢,是公元前530—前510年的作品。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的命运女神浮雕是公元前438—前431年的作品,埃里契西翁的加里亚狄(Karyatid)雕像是公元前5世纪的雕刻杰作,他们都身穿长袍,衣褶雅丽,质料柔软,都体现了丝织衣料的特点,希腊人常用的亚麻织物很难有这种感觉。
希腊绘画中也有类似的丝质衣料。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批生产的红花陶壶上已有非常细薄的衣料,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陶壶狄奥希索斯和彭贝(Diohysos&Pompe)更是表现得比较明显。特别是克里米亚库尔·奥巴(Kul Oba)出土公元前3世纪希腊制作的象牙版上的绘画《波利斯的裁判》,将希腊女神身上穿着的纤细衣料表现得十分完美,丝质罗纱将女神乳房、脐眼显露出来。这种衣料在当时只有中国才能制造,绝非野蚕丝织成。[15]

古希腊雅典陶壶人物丝服
据考在西方人的著作中,最早有关丝绸的记载,是古希腊诗人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前446—前385)的《吕西斯特拉忒》(前411),其中提到一种用“Amorgis”的绢做成的长上衣,叫“Amorgiam”。此为古希腊著作中最早提到的有关丝的记述。[16]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历史》的“论动物”一节中提到过丝绸,不过他所指的丝绸究竟是来自中国的蚕丝,还是希腊本土生产的一种轻薄织物,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
在《圣经》中也有关于丝绸的只言片语。《旧约·以西结书》中有两段话提到中国丝绸:
一般认为以西结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在那个时候,西方人对于中国丝绸已略有所知。
英国学者曼弗雷德·拉施克(Manfred G.Rashke)认为,丝绸被带到西方,可能比中国资料所证明的时间要早得多,甚至可能在公元前6世纪便到达了多瑙河河岸。[18]
而比较可以想象的是,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前323)东征的时候,他一定会在沿途接触过精美的中国丝绸,比如在他所征服的居鲁士宫廷的宝物中,就完全有可能有巨量的丝绸衣料收藏和用于宫中的豪华装饰。阿里安(Flavus Arrianus)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载,亚历山大在苏萨和波斯帕里斯的皇宫里,见到了华丽异常由绫锦制作的挂幡,这些丝织品无疑是由中国运去的。在马其顿首都佩拉附近,亚历山大为其父王菲利普(Philip of Macedon,前382—前336)修建了一座陵墓。人们发现,老马其顿国王的遗骸被包裹在一种绣金的丝绸中。这是在希腊发现的这种原料最古的织物。人们倾向于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中国丝绸。这些丝织品很可能是亚历山大令人从东方送回国内,然后又放在老国王的墓葬中的。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到大夏和粟特地区,并在药杀水建立了殖民地“极远的亚历山大城”。粟特人是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从事丝绸贸易的民族,那么,亚历山大及其远征军是不是也可以从粟特人那里得知有关丝绸的信息呢?他们应该从那里最早打听到,大山的那边就是出产丝锦的赛里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