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化创新:创新管理研究的女性主义视野
- 吴欣桐 陈劲
- 1390字
- 2025-03-28 10:49:28
第1章
创新与女性:重要的创新理论发展进路
创新管理理论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理论支撑,其理论发展可以分成思路导向和问题导向两条进路(Denzin和Lincoln,1994)。思路导向即沿着理论发展的进路,不断在现有理论中放宽假设条件、补充理论概念、增加价值目标、拓展实践范畴,从而让理论得以发展;问题导向即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与理论对话,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科学和技术创新对全球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商业模式改进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创新成果搭载着巨大的个体能动性,因而具备了强烈的外部效应,会对社会产生更加广泛的溢出效果。从问题导向上看,随着创新活动的系统化和复杂化,创新成果经历了设计、研发、制造、商业化等过程,深入参与了社会系统,被嵌入在社会活动之中。其中诸多性别相关社会问题和新情境也会随着嵌入过程而产生,为理论发展带来危机和契机(张俊心,1993)。在经济领域,女性经济赋权的提升使得女性消费决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市场结构随之发生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管理领域,女性高管、女性创业者、家族企业的女性继承人、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服务领域的女性劳动者、女性情感劳动者都在行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职场中广泛存在的招聘歧视、职业隔离、“玻璃天花板”(晋升难度大)、职业迷宫、“玻璃悬崖”(工作稳定性低)、劳动权益侵害、职场性骚扰等也成为组织管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问题;在中宏观政策领域,“性别主流化”[2]逐渐被推广并成为共识,促进女性参政议政、在精准扶贫和慈善项目中嵌入性别意识、二孩政策与性别、教育政策与性别等问题均为政策制定者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可见,性别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诸多社会发展问题获得进一步突破、修正的切入点。
“视野”或“视角”对于理论研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的研究视角能够为理论研究提供另一套能够被接受和认同的假设、概念、价值目标、实践(Johnson和Onwuegbuzie,2004)。人本思潮的回归为组织管理理论研究中纳入平等、关爱、尊重等理念/观念提供了契机[3]。性别视角意味着两性平等、普惠价值观等人本观,而其在经济与管理领域中仍是较为偏门和边缘化的理论视角。从思路导向上看,“性别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女性主义运动和实践,后逐渐形成女性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并逐步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传统学术研究领域。在创新所引发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过程中,将性与性别因素引入创新管理,能够增加科学研究与创新过程中的研究视角、找到尚未被发现的理论间隙,有助于激发创新成果。而由性与性别因素所形成的创新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两性,使女性群体共享由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提升。
那么,如何理解“女性主义视野”这一研究视角的内涵?其内在建构逻辑是什么?更进一步,创新管理和女性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将性别视角嵌入原有的创新管理理论成果,以实现性别化的解构与重塑?作为国内创新管理研究领域在创新管理范式嵌入性别视角、进行性别化解构与重塑的一次尝试,本书按照理论发展演化的逻辑,回顾了女性主义科学史、性别与管理实践、性别与科学技术、性别与创新的研究成果;从组织管理角度出发,以“女性”作为创新管理被二次建构的视角,对创新管理进行性别化解构与重塑,试图直面科学研究与创新的严谨性和实践性之间复杂的张力、叩问创新管理领域中关于性与性别差异,探索创新管理中多元融合的可能性,从而为创新管理工作开辟新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