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 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
- 张军
- 1920字
- 2025-03-25 14:48:30
首先祝贺张军教授的新作《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出版,为国内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成果,可喜可贺!
从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当代美国犹太文学有着独特的意义。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犹太民族接受欧洲主流社会的启蒙思想,走出社区并开启了自己的思想启蒙运动。他们开始学习“世俗文化”,从事原来犹太传统宗教文化所禁忌的艺术和社会活动。可以说,犹太人开启思想启蒙运动的过程也是他们融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过程。犹太人移居美国后,逐渐从身份焦虑中走了出来,转身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去,亦即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中去。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犹太文学。犹太移民在从传统的宗法社会走进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坎坷,也做出了多方探索,这一切在美国犹太作家的作品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反映。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有索尔·贝娄、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和鲍勃·迪伦三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许多作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美国犹太文学自然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学界研究主要话题或视角有:美国犹太作品中所反映或折射出来的身份问题、同化与异化问题、犹太性问题、犹太宗教文化危机问题、大屠杀及其幸存者问题、文化冲突问题、以及大流散等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自20世纪初,美国政府提出“百分之百美国化”、美国民族“一体化”等主张后,美国民族认同问题构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过,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多把美国民族认同与美国主流文学或非文学元素联系在一起,很少有考察它与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相关研究成果相对少一些。张军教授出版的这部《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考和方法。具体地说,他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在哪些方面完成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2)不同建构策略背后的文学内涵是什么?(3)“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对“中国少数族裔文学以及中国文学建构中国民族认同”具有哪些启示?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内涵及其外延都有很大的帮助。
张军教授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值得借鉴。他在著作中运用了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归纳、理论/观点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等方法。具体地说,他的研究进路大致如下:首先回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并概述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其次,他从一般意义上的认同、族裔文化认同等基本概念出发,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原因。他在论述过程中,以索尔·贝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菲利普·罗斯、伯纳德·马拉默德等几位重要的犹太作家为例,通过回溯这些作家的生平资料、传记、访谈及相关论述等文献,深入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最后,他从宏观上探讨不同建构策略的意义,尝试把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少数族裔文学纳入讨论之中,以期从“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策略”的探讨中,找到建构中国民族文学认同的契合点及途径。
张军教授扎实的学术功底也体现在对文献资料和理论观点的总体把握上。他的论述中涉及到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理论观点,如曼纽尔·卡斯特、斯图亚特·霍尔、尤尔根·哈贝马斯、周宪、董小川、暨爱民等关于认同/民族认同的理论或观点;迈蒙尼德关于犹太教教规的论述;阿瑟·库什曼·麦吉弗特、阿尔比恩.W.斯莫尔等关于美国基督教的论述;瓦尔特·本雅明关于历史救赎的观点,以及约翰.N.尼姆、大卫·西伦等关于美国历史的论述等等。可谓上至艰涩理论,下至具体文本,洋洋大观,详详细细,娓娓道来。
张军教授著作的论述重点主要是论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对美国历史、文化、认同、公民身份、社会制度、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认同、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文学意义,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对“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少数族裔文学及中国文学”的启示等。另外,该著作还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空间书写与美国民族认同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部著作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发掘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主流民族的认同建构这一点上,对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和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界做出了贡献。我期待张军教授能继续推出更多好作品。
乔国强
2022年4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