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与海:丝路古道的千年与新生
- 黄元琪 陈跃飞
- 876字
- 2025-03-28 12:23:12
推荐序
沙漠与海洋,从它们随着地壳变动形成的那刻开始,便自带冷酷的隔绝机制。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凭借超人的勇气、智慧和决心,抵挡住敌人的威逼利诱,穿越九死一生的地理阻隔,异态文明这才小心翼翼地相互认识。碧海、金沙、驼铃、船帆……熙来攘往了不止千年的道路上,具体的画面景观与抽象的精神内核碰撞,如同在宇宙中迅速移动的小行星撞击到另一颗星球,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想象成两者撞击后产生的巨大光斑,它渐渐覆盖了地球上诸多国家的天空,至今影响着当下世界的商贸与文化格局。
正如洋流的冷热交汇处有渔场,来自各方的民族在丝绸之路的一个个连接点聚集,迥异的行为习惯与价值信仰层层叠叠地嵌套着。商队将合流后的文化延续到下一个站点,一座座伟大的城市在蜿蜒不绝的道路上破土而出—敦煌提供异域文明落脚的场地、泉州调度繁忙的海上贸易、中东腾挪东方瓷器与西方金币、亚历山大港转达远道而来的消息……
作为连接东西的商贸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并非古老的梦境与宏伟的孤寂之所,在岁月沉淀中,人类文明通过它产生的交汇碰撞痕迹,多如大漠中的沙砾。它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依旧深藏在现代人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默默地影响着、塑造着沿途国家的人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本书的两位作者沿着前人脚步的印痕,从中国出发,穿越亚欧,重访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上的城镇。他们的目光落在细致、温暖的点滴之处,用笔墨与相机,让不同文明与现代文化背后纤毫毕现的联系落于纸上。细腻的文字与影像,让我不禁畅想着他们在路上遇到的一切,翻开书的那一刻,书与路不分你我、融为一体。
正如两位作者在自序中描述的那样,“最令我难忘的是生活在每座城市中的人”“诞生于多元文化碰撞中的生活之歌,穿越时光长河,在现代世界的舞台上依旧激荡着生命的热情”……从这个视角出发,去解读丝路古道上不同国家与民族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性、商贸的共通性、文化的包容性,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路”对人类的影响。
这是一本有趣、有识、有料的好书,愿它能陪伴你度过一段无比快乐的时光。
原文化部副部长 郑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