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寻瓷土征途坎坷,传承路信念如磐

林宇和苏瑶辞别满面愁容的矿场老板刘大叔,领着几位经验老到的工匠,决然踏上奔赴汴京以西山谷探寻替代黏土的艰难路途。启程那日,天空阴霾密布,厚重的乌云仿若一块巨型铅板,沉甸甸地悬于头顶,仿佛冥冥之中预示着此趟旅程将布满荆棘。

出了汴京,道路愈发崎岖难行。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道路两旁林木茂密,枝叶相互交错、遮天蔽日,使得本就阴沉的天色愈发昏暗。偶有几声不知名的鸟鸣传来,在静谧的山林间显得格外突兀,徒增几分神秘氛围。

队伍中,年轻工匠小张忍不住嘟囔:“这路可真难走,也不知道那山谷究竟还有多远。”身旁的老工匠孙伯瞪了他一眼,说道:“咋?这点苦头就吃不了啦?想当年我学艺的时候,可比这艰难多了。为寻合适的陶土,在深山里一待就是好些日子。”

林宇转过身,鼓舞众人道:“大家再坚持坚持,这山谷既是系统提示之处,必定能寻到咱们所需的黏土。等找到了,咱们的宋瓷烧制技艺便能延续传承,一切艰辛皆有价值。”苏瑶在一旁点头附和:“林公子所言极是,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战胜困难。”

深入山林后,天气愈发恶劣。一阵狂风呼啸而过,树枝被吹得东倒西歪,树叶沙沙作响。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瞬间将众人淋成了落汤鸡。苏瑶不禁打了个寒颤,林宇见状,赶忙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苏瑶身上,关切道:“苏姑娘,当心着凉。”苏瑶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林公子,你也别冻着了。”

众人在风雨中艰难跋涉,脚下的泥土变得泥泞不堪,每迈出一步都需耗费极大的力气,鞋子上沾满了厚厚的泥巴。忽然,前方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工匠小李不慎踩进一个泥坑,整个人差点摔倒。孙伯赶忙上前,将小李拉了出来,叮嘱道:“走路小心些,这深山老林里,处处潜藏着危险。”

雨势愈发猛烈,林宇环顾四周,瞧见不远处有一个山洞,便喊道:“大家先去那山洞避避雨,等雨停了再走。”众人匆忙跑到山洞里,挤作一团取暖。山洞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叶的刺鼻气味。苏瑶皱了皱眉头,捂住鼻子说道:“这地方可真让人难受。”林宇安慰她:“苏姑娘,暂且忍耐一下,等雨停了就好了。”

在山洞里,大家简单吃了些干粮,补充体力。小张望着洞外的雨幕,忧心忡忡地说:“这雨何时才能停歇啊,再这么下去,咱们的干粮可支撑不了多久了。”孙伯则若有所思地说:“这山林里的天气变幻无常,说不定转瞬就会放晴。只是这山谷,我先前也听闻过,地势错综复杂,有不少猛兽出没,咱们可得多加小心。”

林宇心中一紧,他深知此行困难重重,但为了宋瓷技艺的传承,绝不能退缩。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说道:“不管遭遇何种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能放弃。这宋瓷烧制技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不知过了多久,雨终于渐渐停歇。众人走出山洞,继续前行。此时,天空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山林间,形成一道道绚丽的光柱。雨后的山林空气格外清新,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但大家无暇欣赏这美景,一心只想尽快寻到那座山谷。

越往里走,他们发觉周遭的地形愈发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时不时出现一些陡峭的山坡和深不见底的峡谷。有一回,他们行至一处狭窄的山路上,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另一侧是高耸的石壁,令人胆战心惊。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大气都不敢出。苏瑶紧紧抓住林宇的胳膊,声音微微颤抖:“林公子,我有些害怕。”林宇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别怕,有我在。大家都小心点儿,慢慢走。”

在艰难前行的途中,他们碰到了一位当地的猎户。猎户瞧见他们一行人狼狈的模样,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这深山里可危险得很。”林宇赶忙上前,向猎户说明了来意。猎户听后,惊讶地说:“你们要去那山谷找黏土?那地方可不好找,而且听说里面有一些神秘的部落,他们不欢迎外人进去。”

苏瑶焦急地问道:“那可如何是好?我们真的急需那种黏土。”猎户思索片刻,说道:“这样吧,我可以给你们指条路,能避开那些部落。不过,你们自己可得小心,那山谷里地形复杂,极易迷路。”众人连忙向猎户道谢。

在猎户的指引下,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他们见识到了一些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在一个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的房屋皆是用木头和石头搭建而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村民们热情好客,看到他们路过,纷纷热情打招呼。有个村民还拿出自家酿的米酒,邀请他们品尝。林宇婉言谢绝了村民的好意,向他们打听山谷的情况。村民们纷纷摇头,称那山谷十分危险,极少有人进去。

离开村庄后,他们又走了许久,终于远远地望见了那座山谷。山谷被一层薄雾笼罩着,显得神秘而幽静。林宇兴奋地指着山谷说道:“大家看,那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众人欢呼起来,疲惫之感顿时减轻了许多。

然而,当他们踏入山谷,才发现这里的状况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山谷里怪石嶙峋,四处皆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宛如巨人,有的好似怪兽,在雾气的笼罩下,显得格外阴森恐怖。地上长满了各种不知名的野草,有些野草的叶子锋利如刀,稍不留意就会划破皮肤。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在山谷中寻觅着白色黏土的踪迹。小张眼尖,突然喊道:“大家快来看,这里的土好像有点发白。”众人赶忙围拢过去,只见地上的泥土确实呈现出淡淡的白色。林宇蹲下身子,用手摸了摸泥土,又闻了闻,兴奋地说:“没错,就是这种土,我们找到了!”

在寻找材料的途中,林宇的思绪时常飘向现代社会。此刻,在繁华都市的一间会议室里,正围绕着他们的寻瓷土征程展开激烈讨论。

“这次寻瓷土的故事,成功点燃了公众对传统陶瓷文化的兴趣,影响深远。”文化学者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

历史学家张博士接过话茬:“没错,从学术角度看,这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工艺传承意义重大。瓷土资源对陶瓷产业发展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一旁的陶瓷工艺研究者王工点头赞同:“先辈们坚守传承的精神,更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财富。我们要通过这次机会,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陶瓷工艺。”

负责文化传播的小陈兴奋地说:“线上线下的传播效果都很棒!最近的文化展览上,很多民众都主动来了解这段故事,还纷纷表示想为文化传承出份力。”

李教授欣慰地笑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新时代续写陶瓷文化的辉煌篇章。”

”小心有东西靠近,有人喊到,“林宇听到动静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众人正沉浸在找到新黏土矿喜悦之中时,一阵低沉的吼声打破了平静。孙伯脸色骤变,惊呼道:“不好,听声音像是猛兽!”众人顿时紧张起来,迅速环顾四周。只见一只体型庞大的黑熊从树林中钻了出来,张着血盆大口,气势汹汹地向他们逼近。林宇反应迅速,立刻抄起一根木棍,挡在众人身前,沉稳说道:“大家别慌,慢慢往后退。”苏瑶吓得脸色惨白,下意识地紧紧依偎在林宇身旁。”

正说着,队伍前方传来一阵低沉的吼声,一只身形庞大的黑熊从雪堆后缓缓站起。黑熊的出现瞬间打破了山谷的宁静,众人的心猛地悬了起来,气氛紧张得近乎凝固。林宇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工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低声道:“大家别慌,慢慢往后退。”

孙伯却没有退缩,他弯腰迅速捡起一块冻得硬邦邦的石头,用尽全身力气朝黑熊扔去。黑熊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激怒,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转身就向孙伯扑来。孙伯侧身一闪,动作敏捷得让人难以想象他的年纪,黑熊扑了个空,庞大的身躯在雪地上滑出一段距离才稳住。

“快跑!”林宇大喊一声,众人如梦初醒,纷纷转身朝着山谷外狂奔。雪地上留下一串慌乱的脚印,黑熊在后面紧追不舍,每一声吼叫都在山谷间回荡,让人胆战心惊。

不知跑了多久,众人回头发现黑熊已经不见了踪影。他们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雪花落在滚烫的脸颊上,瞬间融化。孙伯双手撑着膝盖,喘着气说道:“好险呐,差点就交代在这儿了。”

林宇走到孙伯身边,眼中满是感激:“孙伯,今天多亏有您,要不是您,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孙伯直起身子,拍了拍林宇的肩膀,笑着说:“说啥呢,咱们都是为了传承宋瓷技艺,这点危险算得了什么。今天这冬至,过得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众人相视一笑,在这冰天雪地中,一股温暖的力量在心底蔓延开来。稍作休息后,他们又踏上了征程,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却无法阻挡他们坚定的步伐。虽说遭遇了危险,但大家并未放弃。他们决定先在山谷外寻一个安全的地方扎营,等天亮后再进去采集黏土。夜晚,山林里格外静谧,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和猫头鹰的叫声。林宇和苏瑶坐在篝火旁,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苏瑶轻声说道:“林公子,今日虽说惊险万分,但我们终究找到了黏土,一切都值得。”林宇握住苏瑶的手:“是啊,苏姑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定能让宋瓷烧制技艺发扬光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林宇和苏瑶坚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怀揣着对宋瓷技艺传承的坚定信念,就必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让这古老的技艺在宋朝的土地上绽放出更为绚烂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