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宋瓷传承:遵循宋律的开拓之路

工坊重新开张后,周遭呈现出一番全新气象。工坊外,曾经冷冷清清的小路再度熙熙攘攘,工匠们穿梭往来,手中紧握着制作瓷器的器具与原料。

路边野花于暖阳轻抚下,重焕绚丽光彩,微风拂过,花枝轻颤,逸散出缕缕淡雅芬芳。远处山峦褪去阴霾,在湛蓝如洗的天空衬托下,绿意葱茏,仿若在为宋瓷技艺的再度崛起而喝彩。

工坊内,林宇、孙伯、小张与苏瑶围坐一处,热烈商讨着往后的计划。

“咱们工坊重新开张,此乃吉兆。但不可就此懈怠,还需思索如何将宋瓷技艺传播得更为广泛。”林宇目光坚毅,环顾众人说道。

孙伯轻抚胡须,点头称是:“林公子所言极是。如今有官府支持,更当全力以赴。只是,这传播之路,从何处开启呢?”

小张挠挠头,满脸困惑:“要不咱多办几次展览?好让更多人见识见识咱们的新宋瓷。”

苏瑶微微蹙眉,思索片刻后道:“展览固然重要,可我觉着咱们还得培育更多工匠。唯有让更多人掌握这门技艺,宋瓷方能真正传承下去。”

林宇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苏姑娘所言甚是。咱们可开办一个工匠培训班,招募一些有天赋、满怀热忱的年轻人,毫无保留地传授宋瓷技艺。”

众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时,一位家丁匆匆走进来。

“林公子,外头有位自称是瓷器商人的人,说有要事与您相商。”家丁恭敬禀报道。

林宇微微一怔,旋即说道:“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步入工坊。他目光锐利,扫视着工坊内的瓷器,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

“想必这位便是林公子吧。久仰大名,在下是京城的瓷器商人王福。听闻林公子烧制出了新宋瓷,特来拜访。”王福笑着说道。

林宇拱手行礼:“原来是王老板,不知王老板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王福微微摇头:“见教谈不上。我在京城经营瓷器生意多年,深知这瓷器市场的门道。林公子的新宋瓷若想在京城打开局面,恐怕还需一番精心谋划。”

孙伯上前问道:“王老板,依您之见,我们该如何谋划呢?”

王福从袖中取出一份图纸,摊开在众人面前:“这是京城最大的瓷器集市的布局图。我建议林公子在集市中心租下一个店铺,将新宋瓷陈列其中。

同时,举办一些瓷器品鉴活动,邀请京城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前来参加。如此一来,定能让新宋瓷声名远扬。”

林宇看着图纸,沉思片刻:“王老板的建议确实不错。只是,这店铺租金想必不菲,我们……”

王福笑着打断林宇:“林公子放心,我与集市的管理者有些交情,可以帮公子争取到一个较为优惠的价格。而且,我也愿意出资入股,与公子一同经营这个店铺。”

小张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有王老板帮忙,我们定能在京城站稳脚跟。”

林宇心中虽有些犹疑,但想到这确实是推广新宋瓷的绝佳契机,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王老板了。只是,我们还需商讨一下具体的合作细节。”

王福点头:“那是自然。林公子可先斟酌一番,明日我再来与公子详谈。”

王福离去后,众人再度围坐。

“林公子,你觉得这王老板的提议可靠吗?”孙伯有些担忧地问道。

林宇微微皱眉:“这王老板看似是个行家,他的提议对我们推广新宋瓷大有助益。只是,我总觉他这般热心,似另有目的。”

苏瑶轻声说道:“不管他有何目的,只要对我们传承宋瓷技艺有利,不妨一试。当然,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得格外留意,不能让他钻了空子。”

林宇点头:“苏姑娘说得对。我们先与他接触看看,在合作细节上多费心思,确保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依照宋朝律法,商业合作需订立契约,明确各方权责。次日,王福依约而至。双方一番商讨后,签订了详细的合作契约。

王福出资入股,协助林宇在京城瓷器集市租下店铺,并负责店铺的装修与运营。

林宇等人则负责提供新宋瓷,并在店铺中展示瓷器制作过程。

一切准备妥当后,林宇、孙伯、苏瑶和小张带着精心挑选的新宋瓷,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

一路上,阳光明媚,道路两旁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景。众人心情格外舒畅,对未来满怀期待。

抵达京城后,其繁华令众人惊叹不已。宽阔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街边店铺鳞次栉比,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这京城可真热闹啊!比咱们那儿繁华多了。”小张兴奋地东张西望,嘴里不住地嘟囔着。

孙伯笑着说道:“是啊,到底是京城。咱们此番前来,可得牢牢把握机会,把新宋瓷推广出去。”

在王福引领下,众人来到瓷器集市。集市内人来人往,瓷器店一家挨着一家。林宇租下的店铺位于集市中心,位置极为优越。

店铺依照宋朝风格装修得古色古香,与新宋瓷的格调相得益彰。

“林公子,这店铺我可是按最高规格装修的。相信定能吸引不少人前来光顾。”王福笑着说道。

林宇看着店铺,满意点头:“王老板费心了。接下来,就看我们如何将新宋瓷推销出去了。”

店铺开张当日,依宋朝惯例举行了盛大的开业仪式。王福邀请了京城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前来参加。众人步入店铺,瞧见陈列在架子上的新宋瓷,纷纷发出惊叹。

“这新宋瓷果然名不虚传,造型典雅,釉面温润,实乃瓷器中的精品。”一位文人雅士赞叹道。

“是啊,我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瓷器。这工艺,简直绝了!”一位达官贵人也附和道。

林宇站在一旁,微笑着向众人介绍新宋瓷的制作工艺与特点。孙伯和小张则在一旁展示瓷器制作过程,吸引了众多人围观。

就在众人沉浸于新宋瓷的魅力之时,突然,一位身着官服的男子走进店铺。他目光冷峻,扫视着店内瓷器。

“请问,哪位是林宇林公子?”男子开口问道。

林宇上前,拱手行礼:“在下便是。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男子微微皱眉:“有人举报,称你们的新宋瓷是仿冒品,扰乱了瓷器市场秩序。本官特来调查。”

众人听闻,脸色骤变。林宇急忙说道:“大人,这纯属污蔑!我们的新宋瓷皆是经精心研制,有着独特制作工艺,绝非仿冒品。”

王福也上前说道:“大人,林公子所言属实。我们为推广新宋瓷,费了诸多心血。怎会是仿冒品呢?”

男子冷哼一声:“空口无凭。依宋朝律法,本官需将这些瓷器带回去鉴定。若真如你们所言,本官自会还你们清白。若果真是仿冒品,你们可别怪本官依法惩处。”

林宇心中焦急,但也明白此时争辩无用,只能说道:“既然如此,就请大人将瓷器带回去鉴定。我们坚信,真相定会大白。”

男子带着瓷器离去后,众人皆陷入沉默。

“这可如何是好?怎会有人举报我们?”小张焦急地说道。

孙伯皱着眉头:“看来,我们的新宋瓷在京城惹得一些人嫉妒了。他们妄图借此打压我们。”

林宇沉思片刻:“不管怎样,我们要对自己的瓷器有信心。在此期间,我们需设法找寻证据,证明我们的清白。”

苏瑶轻声说道:“林公子,我认为我们可从举报者入手。查查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

林宇点头:“苏姑娘说得对。王老板,您在京城人脉广博,能否帮忙打听一下,是谁举报的我们?”

王福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恢复正常:“林公子放心,我这就去打听。”

王福离开后,林宇等人开始四处寻觅证据,以证明新宋瓷的独特性与原创性。他们走访了京城的一些瓷器行家,向他们请教鉴定方法。同时,依照宋朝律法,他们联系了家乡的官府,请求出具相关证明。

几日后,王福匆匆赶来。

“林公子,我打听清楚了,举报你们的是京城的另一位瓷器商人。他嫉妒你们的新宋瓷,故而想借此打压你们。”王福说道。

林宇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原来是这样。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福沉思片刻:“我提议我们主动出击。我们可依照宋朝惯例,召开一个公开说明会,邀请京城的诸多士绅、瓷器行家参加。

在说明会上,我们详细介绍新宋瓷的制作工艺与特点,并展示我们找到的证据。如此,定能还我们清白。”

林宇点头:“王老板的建议不错。那就有劳王老板帮忙筹备公开说明会了。”

经过一番筹备,公开说明会如期举行。林宇在说明会上详细介绍了新宋瓷的制作工艺与特点,并展示了从家乡官府获取的证明以及瓷器行家的鉴定报告。

“诸位,我们的新宋瓷是经无数次试验与改进才烧制而成。我们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与配方,绝非仿冒品。今日,我们在此澄清事实,也望诸位能够相信我们。”林宇坚定地说道。

台下的士绅和行家们纷纷点头。一位瓷器行家起身说道:“经我们鉴定,林公子的新宋瓷确实有着独特工艺与特点,与市面上的仿冒品有着显著区别。我相信,这是真正的精品。”

在众人见证下,新宋瓷的清白得以昭雪。那位举报的瓷器商人也依照宋朝律法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此次多亏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方能成功化解此次危机。”林宇感激地看着众人说道。

孙伯笑着说道:“林公子,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咱们的新宋瓷如此精良,定能在京城大放异彩。”

苏瑶也微笑着说道:“是啊,此次危机让我们传承宋瓷技艺的决心更为坚定。我们定会让新宋瓷在京城乃至全国声名远扬。”

在众人共同努力下,新宋瓷在京城的名声愈发响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宋瓷技艺,前来求学的人也络绎不绝。

林宇等人的不懈努力,让宋瓷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而他们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见证越传越广。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