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组织“武学研究会”

冯玉祥他们六个人组织的团体,是采用读书会的形式。经他的提议,定名为“武学研究会”,以掩上峰耳目。会长一席当时推冯玉祥担任。

郑金声、王石清、岳瑞洲等,都由冯玉祥的关系,早与王金铭、施从云结识,而成为知交。大家都志同道合,几个人一条心。那时一行人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他们所知道的,只是清廷的昏庸、政治的腐败与日本侵略的可恨。知道欲抵御日本及其他列强,必须先推翻清廷的统治。

“武学研究会”欲利用现成的武力,以为推翻的工具,希望新的汉族的政府早日出现。他们每天聚到一处,以读书为名,暗中即讨论些扩大人数、运动军队等等的具体问题,或是互相报告各人所得的时事新闻:何处新起革命运动,何时又有朝廷贵胄卖官盗爵的黑幕等。

那时报纸上时常揭露许多清廷亲贵的丑史,其中尤以关于庆亲王的为最多。凡有“庆字号买货”字样的记载,就是指的庆亲王卖官的事。

比如有一次袁世凯部下大名鼎鼎的段芝贵花一万两现银买了女戏子杨翠喜送给庆亲王的儿子振贝子,庆亲王被其子所怂恿,即放段芝贵为黑龙江巡抚,各报无不痛加攻击。

江春霖、赵炳麟等三位翰林亦连连上奏参劾。后来御史包围庆亲王府,吓得杨翠喜跳墙而逃。这种政治的黑幕,报纸上都尽情揭露。当时报纸的敢于说话,权力之大,都是后来所没有的。

冯玉祥他们当时活动的方式还十分幼稚,主要不过是感情的联络和结合,至于理论方面的的探讨,以及组织技术等等的研究,严格地说来,是很不够的。

这也难怪,因为他们都是穷小子出身,不但政治认识缺乏,而且所受的教育根本就不多,即连最低限度的乡村学塾,也很少有住过几年以上的。大家所有的,只是一种直感的内心冲动和要求,觉得不可遏息。在进行与实践上,则完全暗中摸索,不知走了多少冤枉的道路。

“武学研究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各营各连:工兵营方面有高震龙、孙谏声、戴锡九等;骑兵营方面有张之江、张树声、张宪廷等;他如李炘、龚柏龄、李鸣钟、鹿钟麟、葛盛臣、石敬亭、刘骥、周文海、商震、邓长耀等百余人,皆极同情。

他们虽然没有加入“武学研究会”,但冯玉祥已经把他们看成准同志之列。此外二十镇参谋长刘一清,第三镇参谋官孙岳,第二混成协统蓝天蔚等,也无形中早已和“武学研究会”表示了积极赞助的意思,取得密切联络,时常供宣传的资料。

事有凑巧,这时忽然王化东协统辞职,换了一位潘某某继任。当王协统在任时,治军极为认真,任用多量的品学兼优的人才,为学术两科的教官,努力在教与练两方面兼顾,目的要使兵在伍时为好兵,退了伍,仍为好百姓。士兵以及下级官长,都一天天不断地进步。

潘协统继任,不知听了谁的话,说王协统治军过严,故应一反其道,方可收买军心。因此潘某某接任的那天,集合各级官长目兵讲话,即把他的态度明白宣告出来。

那次用意卑劣的讲话,冯玉祥一直清楚地记得:

第一,他说军人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所以不应该受严厉纪律的管束。比如这里不能去,那里不准去,那事不许做,这事不许做,等等,就未免太轻视了军人的人格。

第二,他说军人偶然以赌博消遣,不应该视为不正当的行为,只要不妨害公事,没有什么不可以。赌博能够活泼精神,调剂生活,是军人应该享受的娱乐。

第三,他说军队里操练固然重要,但也不必太认真。只要公事上过得去,就很好了。

这一番讲话,使冯玉祥身上一阵阵地发麻,心头一阵阵地火热。心想,这位潘协统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腐恶官僚!但是他的话未免说得太露骨,已经明明白白把他的狐狸尾巴显露出来了。

他没有想到用这种卑鄙可怜的手段来收买军心,结果恰恰适得其反。稍有思想,稍有骨气的人,对于他这番话是谁都要嗤之以鼻的。

讲完了话解散,大家异口同声痛诋潘协统的荒谬。到了晚上,“武学研究会”读书会开会,就以潘协统这番谈话为中心,作为他们扩大宣传联络新同志的资料。并且分配人员,商酌步骤,闹了半夜才散。后来自然收了不小的功效。

潘大协统接事不到半月,军队中纪律完全废弛。新民府街上每天总有数起士兵砸窑子闹饭馆的事情发生。后来弄得潘大协统自己也看不过去了,便自己拿着枪把门。

因为潘协统自己讲过,军人是大丈夫,不可管束太严,所以站岗的阻止不住“大丈夫”的随便出入。此外各营里公开赌博,偷窃的事情也时常发生,情形糟成一团,大家没法干涉,弄得潘大协统只好御驾亲征,满处抓人。“姑息养奸”,这句话是一点也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