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歧见渐弭探新政

洪雅在夜色笼罩下,乘坐步辇前往逸轩宫。

深秋的夜风带着丝丝凉意,撩起她垂落的鬓发,也拂过她略显疲惫的面容。

辇内熏着安神香,却丝毫无法平复她起伏的心绪。

张大人阴沉的脸色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

逸轩宫内,李逸轩正负手立于窗前,眺望着被夜幕笼罩的京城,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如同散落在黑色绒布上的碎钻。

听到洪雅到来的消息,他转身,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这么晚来,可是有什么要事?”李逸轩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润,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洪雅开门见山,将今日朝堂上的争执以及自己对张大人的担忧和盘托出。

她知道,李逸轩是她在这深宫之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信任之人。

“逸轩,我明白你所说的循序渐进的道理,但如今朝中腐败之风盛行,张大人之流党羽众多,若不快刀斩乱麻,恐怕……”洪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她紧握着手中的茶杯,指节微微泛白。

李逸轩静静地听着,深邃的眸子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理解洪雅的急迫,也明白她肩上的重担。

他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雅儿,我明白你的苦心。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百姓。”

洪雅抬头,目光与他对视,两人之间仿佛有电流划过。

她从他的眼中看到了理解和支持,心中莫名的安定下来。

“我强硬推行新政,并非意气用事,而是想尽快铲除腐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洪雅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李逸轩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我知道,我都知道。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在这一刻,两人之间的分歧仿佛烟消云散。

他们紧紧相拥,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力量。

他们再次详细讨论了新政的推行计划,并达成了共识:先试行一部分新政,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推广,既能避免朝廷动荡,又能尽快铲除腐败。

新的计划制定后,洪雅和李逸轩得到了几位正直官员的支持。

他们开始在京城街道张贴告示,向百姓宣传新政的内容和好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新政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

告示一出,百姓们奔走相告,对新政充满了期待。

看到百姓们充满希望的眼神,洪雅心中充满了动力,她仿佛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未来。

然而,躲在暗处的张大人并没有放弃。

他深知民心所向的重要性,于是找到了一个“完美”的棋子——京城富商之妻陈夫人。

陈夫人表面上对新政表示支持,背地里却与张大人勾结,在京城散布谣言,称新政会损害百姓的利益,煽动百姓对新政的抵触情绪。

起初,这些谣言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谣言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百姓们开始对新政产生怀疑,原本的热情逐渐冷却。

洪雅和李逸轩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正沉浸在新政即将带来的美好愿景中。

一日,洪雅正在批阅奏折,突然一个宫女匆匆来报:“陛下,陈夫人求见。”

洪雅心中疑惑,这个陈夫人她并没有什么印象,为何会突然求见?

她放下手中的奏折,“宣她进来。”

陈夫人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款款走入殿内。

“臣妇参见陛下。”

“陈夫人免礼,不知有何事?”洪雅语气温和地问道。

陈夫人微微一笑,开口道:“臣妇听闻陛下推行新政,为百姓谋福祉,心中甚是感动,特来……”她顿了顿,”

陈夫人话未说完,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洪雅微微蹙眉,正要询问发生了何事,周将军身着铠甲,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洪雅心中升起一丝不安,“周将军请起,发生了何事?”

“陛下,京城内近日流传着一些关于新政的不实谣言,煽动百姓闹事,臣已派兵控制住了局面,并抓获了几名散播谣言的乱党。”周将军语气沉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禀报。

洪雅听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她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在背后搞鬼,破坏新政的推行。

她看向陈夫人,目光如炬,陈夫人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眼神闪烁,不敢与洪雅对视。

“陈夫人,你对此事可知情?”洪雅语气冰冷,带着一丝压迫感。

陈夫人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明鉴,臣妇冤枉啊!臣妇对这些谣言毫不知情!”

洪雅冷笑一声,“是吗?那周将军抓获的乱党中,为何有你府上的家丁?”

陈夫人脸色惨白,知道事情败露,却仍旧嘴硬,“陛下,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臣妇对陛下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这等事情!”

洪雅不再理会她,转头对周将军说道:“周将军,将此事彻查清楚,将幕后主使绳之以法!”

“臣遵旨!”周将军领命而去。

洪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

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她看向窗外,目光坚定,心中暗暗发誓,绝不会让任何人破坏新政,阻碍她前进的步伐。

京城内的骚乱很快平息下来,周将军亲自带兵在城中巡逻,稳定民心,并向百姓解释新政的真正意义。

百姓们逐渐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是被谣言蒙蔽了双眼,新政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谣言中所说的那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他们开始对新政重新燃起希望,对洪雅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

“陛下圣明!新政利国利民!”百姓们纷纷赞颂,洪雅的支持率直线上升,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张大人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深知洪雅与周将军关系密切,便想借此机会离间他们,打击洪雅的威信。

第二日早朝,张大人身着官服,一脸严肃地站了出来,向洪雅行礼后,便高声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洪雅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张大人有何事?”

“陛下,臣要弹劾周将军!”张大人掷地有声地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官员议论纷纷,都对张大人的举动感到震惊。

周将军是京城守将,忠诚正直,深受百姓爱戴,张大人为何要弹劾他?

洪雅微微蹙眉,“张大人,你弹劾周将军何罪?”

张大人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周将军未经陛下允许,私自调动军队,镇压百姓,居心叵测,其罪当诛!”

洪雅心中冷笑,张大人果然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她知道,张大人这是在故意挑拨离间,想要借此机会打击她。

“张大人,你所说之事可有证据?”洪雅语气平静,不露声色地问道。

“陛下,臣亲眼所见,岂会有假?”张大人信誓旦旦地说道。

洪雅看向周将军,“周将军,你可有话说?”

周将军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陛下,臣的确调动了军队,但并非私自行动,而是为了维护京城秩序,制止谣言的传播,保护百姓的安危。”

“一派胡言!”张大人厉声喝道,“你分明就是假借维护秩序之名,行镇压百姓之实!你这是……”

洪雅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巨响,打断了张大人的话。

她目光凌厉地扫视全场,声音冰冷地说道:“够了!朕自有决断!”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张大人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张大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