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夜袭
- 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
- 白澄祥
- 2203字
- 2025-04-11 07:30:09
七月十五日,当连续四波斥候都回来禀报了一模一样的消息后,已经提前将军士调往安肃军的刘光世等人已经确定,萧遏鲁的牛栏军大约一万人已经越过易水逼近赵宋的广信军(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地界了。
确实如马扩所说,这一万人里,只有大约一千多人是正经的牛栏军,而且全是骑兵,剩下的八九千人都是新拉来的壮丁,辽军扎下的营盘明显散乱不成章法。
刘光世当即叫来杨可世、韩世忠、王德商量今晚的战术。
“今日还请杨统制率七千兵马作为中军主力,率先发起进攻。牛栏军主力都在正面,而且都是百战的骑兵,还请杨统制紧紧约束兵马,弓弩压制,步兵结阵推进。牛栏军如果反扑,我料还是有一场恶战,还请杨统制费力了。”
“好!刘统制无需担忧,我这边必然能把战线推过去。”
“韩统领、王统领,劳烦你们二位各自率领三千兵马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抄,等到杨统制这边刚一接战就杀出,率先往杨统制的方向靠拢,准备扑杀反击的牛栏军。”
“得令!”
“我则与张宗颜各自率一千骑兵,我提前奔袭易水南岸,张宗颜率一千骑兵作为后备军。咱们今晚就将这一万辽军在易水南岸赶尽杀绝,给咱们折在白沟河和雄州的兄弟们报仇,也给咱们这支新的胜捷军拔个头筹!”
战术简单商议完毕,除了今天暂时拨给王德的刘光世本部亲兵,四人麾下军士都是百战的老兵,这场简单的开门红战斗也无需太多细节。
日落西山时分,四人分头带队悄悄前往指定位置。
浓云吞没了七月十五的满月,刘光世带着两千骑兵绕着远路往易水行军,身后将士口衔枚、蹄裹麻,连战马都套了皮嚼头。潮湿的南风送来辽人醉醺醺的胡笳声。
西边的王德攥着马槊,看着月亮的位置,暗中思忖着:“杨可世该到了。”
东边的韩世忠也竖着耳朵等待杨可世发起攻击的信号。
韩世忠不愧泼韩五的名声,自从新胜捷军整编以来,刘光世把那些爱逛窑子、下赌坊的,不满足进入他刘光世亲兵营要求的军士都划拨给了韩世忠节制。
但是韩世忠也真有本事约束住这些兵痞流氓,不论平时再怎么肆意妄为,但是在正经的军事行动中,竟然都还是令行禁止。
如今他手下这三千以不服管教著称的兵痞流氓,就这么乖乖地潜伏在指定位置,别说出来解手的,就连打岔聊天的都没有。
当遮蔽月光的乌云突然散去,辽军营地南边响起了杨可世的冲锋号角,一道道火箭在天空中组成流星一般的箭雨向辽军营地落去。
夏夜的东南风助长着火势,霎时间就将半个辽军营盘烧了起来。但是比大火更快的,是杨可世的军阵。
但见杨可世的重甲步卒如铁墙推进,打头的军士用狼牙棒挑开辽军营地外的木栅。随后杨可世的军阵前方便是毫无阻碍,第一排的盾手顶着辽人仓促射出的箭雨,为杨可世的弓弩手争取了相对安全的输出环境。
在弓弩手扫清了辽军营寨辕门附近还在寻找自己战甲和兵器的军士后,重甲步兵结成阵线向前推进,吞噬着辽军零星的反击部队。
尽管大营遭受了意外的猛烈攻击,扎营在靠前位置的千余牛栏军依然是十分悍勇,披甲上马便要应战。牛栏军监军萧遏鲁用契丹话大声呵斥着,让手下的校尉们节制住这些牛栏军骑兵,拨转马头往后拉扯,准备重新组成骑兵阵型。
而这一千多牛栏军还在努力调整队形时,王德和韩世忠的左右翼部队却从黑夜中杀出。
左右两翼王德和韩世忠各自带着少量骑兵便冲入辽军军阵之中,挥舞着手中的马槊来回冲杀,让萧遏鲁手下这些新抓来的乡社丁勇哪里应付得了这个场面,纷纷倒戈卸甲,扭头就跑。
王德和韩世忠知道辽军阵中还有一千多能战的骑兵,因此达到了冲散这些乡社丁勇的战术目的之后,便带队返回去和自己帐下的步兵汇合。
当杨可世推着步兵阵线往前推进时,萧遏鲁的那面牛栏军大纛突然在乱军中竖起,残余的牛栏军铁骑终于完成整队。
这些辽国精锐果然凶悍,竟借着燃烧的粮车为掩护,滚滚浓烟遮蔽了杨可世弓弩手的视线,直到牛栏军骑兵在浓烟中杀出,直扑杨可世本阵时,杨可世才发现了这一千来骑兵。
一千多牛栏军骑兵刚一加速就分成左右两翼开始包抄杨可世的军阵,这帮老练的牛栏军,偏偏卡着神臂弩的射击范围,虽说神臂弩可以射到二百步,二百步这个距离上神臂弩的命中率却已经不高。
因此杨可世也不着急让弓弩手射箭,只看着左右两彪牛栏军骑兵绕行过来,杨可世随即指挥着后军向两侧运动,准备结成一个空心方阵防止任何一部兵马的背面受到骑兵冲击。
但是步兵哪里有骑兵跑得快,当杨可世反应过来、下达命令、命令传到后军、后军开始行动之时,这左右两彪骑兵都快移动到两翼了。
杨可世一急之下也管不了那么多,让正在向两侧运动的弓弩手赶紧上弦,准备射击。
但是弓弩手原本按轮番射击的战术排列的阵型,也就是在正面列了四个一字长蛇阵。如今为了应对骑兵的包抄,突然从中间裂开向左右两边运动。运动到一半又接到停止移动,准备射击的命令。因此当下杨可世阵中的弓弩手事实上已经成了左右两边的两个散阵。
而且两边弓弩手分别转向东西方向后,这两个散阵偏偏还是正面窄、侧面宽的阵型。这对弓弩手的杀伤力是有很大影响的。
而这自然是萧遏鲁将骑兵分成左右两彪来包抄的目的。辽军骑兵最为惧怕的就是宋军的弓弩,因此辽军一度形成了骑兵下马行军的传统,目的就是在遇上宋军时能让马保存足够的体力,接战的时候再上马可以更快冲到宋军军阵中,让宋军的弓弩少射一轮。
如今在易水以南的大平原上作战,实际只有一千多骑兵可以作为战力的萧遏鲁知道是不可能击败宋军的,他的目的就是减少自己的伤亡的同时,冲散宋军的军阵,再趁机突围而去。
说时迟,那时快,萧遏鲁的两彪骑兵已经绕到了杨可世的左右两翼,开始嚎叫着发起冲击,准备再现白沟河一击冲溃宋军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