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中盘:试应手(收藏追读)

  • 嘉靖仙朝
  • 扬镳
  • 2060字
  • 2025-04-14 17:00:03

初十日,嘉靖生母兴国太后仪仗抵达京郊皇庄。礼部来对接入宫事宜,却被锦衣卫指挥使陆松拦下,说是舟车劳顿感染了风寒,正在治疗中,因此不便见外人。

礼部官员无奈,只好留人等着,其余的人回来复命。

皇帝生母染病,这可不是小事,一级一级上报,直达礼部尚书毛澄案头,毛澄是跟嘉靖打过交道的,对这对母子的脾气秉性还能不知道么?左右自己也管不了,直接来内阁找杨廷和了。

“……人是没见着,但我敢说,兴国太后绝对没染病。”毛澄笃定道:“这件事就和陛下那次一样,这是在要名分,达不到满意,人就在皇庄住下了,难堪的是内阁,你说咋办吧!”

杨廷和沉着一张脸来回踱步,蒋冕大声嚷嚷:“如今这大明朝,还有没有一点样子了?接连两个皇帝都这样,我看这大明朝早晚要完!”

说着眼眶红了,道:“真怀念孝宗皇帝啊,老天无眼,如此仁德之君,竟不能长寿,唉!!”

杨廷和被吵得头大,作为首辅,实质的宰相,他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作为儒家正统的护道者,杨廷和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标准”的读书人。

何为“标准”读书人呢?

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端倪。

杨慎少有才名,认识他的人无不认可,坚信他日后高中状元。乡试时,提学刘丙批阅杨慎的试卷,赞叹他的文章,说:“我和欧阳修不能比,但是我却有一个苏轼这样的学生。”

到了发榜时,杨慎果然被点为乡试第一。杨廷和得知此事,不以为喜,而是说:“读书第二,登科第三,修身齐家,乃是第一件事。

在杨廷和的传统观念中,高中状元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高中状元,却也不值一提。

读书人,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几件事里面,可没有中状元。

他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修身齐家他已经做到了,如今作为首辅,治国便是他的主要任务。

但治国容易吗?

不容易,上有君,下有民,如果君是明君倒还好,陛下你划出道来,我干就是了。但他辅佐的两代皇帝,都是半大的孩子,所以想治国,你得先教导出一个明君,只有这样,才能“致君尧舜”,完成自己的治国理想。

正德在时,他就是这么做的,可事实证明,他不是一个好老师,并没有把皇帝教导明白。

到了嘉靖,杨廷和已经老了,他没有时间去教导皇帝,他着急了,所以才滋生了限制君权的想法。

但他又失败了,虽然还没完全失败,但是感觉骗不了人。嘉靖远比正德更难控制,自新皇登基以来,所有的算计基本都落空了,事情的走向完全超出他的控制。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他也想和蒋冕一样,不高兴就大声抱怨,但他不能,蒋冕抱怨,他来听,他抱怨给谁听?

谁又能理解他?

“好了!”杨廷和打断了众人的吵闹,道:“蒋阁老,陛下已经说了,你专管清查田产的事情,这些事情你就不要参与了,抓紧时间,如今十日已经过去两日了。”

蒋冕惊愕:“首辅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在内阁都不能说话啦?”

“唉,蒋兄啊。”杨廷和叹了口气,称呼也变了:“你我相交十数载,我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不了解吗?我已下决心做一些事,你跟我一道,折则两伤,社稷谁来顾?清查田产是大事,你专心去做,若能做成,也不枉你我为官一回。”

蒋冕懂了,他收起怒色,问道:“真的必须如此么?”

“陛下头角峥嵘,不能为人掣肘,早晚我等是要退的,如今只是有些事情还没做完,我要争取一些时间。”他说这话并没有背着袁宗皋,也是想通过袁宗皋把心意传递过去:“老夫绝不是贪恋权位之人,只是想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同时也想让陛下明白,凡事不可操之过急。群臣的态度,即天下人的态度,不可不察呀。”

“首辅大义。”毛澄拱手赞叹,显然是非常认同的。

这时外头跑进来一个小太监,正是那日收了杨廷和十两的那位引路太监:“杨阁老,不好了,陛下要去探望兴国太后,已经出了乾清门,往大明门去了。”

“什么?!”众人听了皆是一惊,几个人都坐不住了,连跑带颠地往大明门奔去。

人老了,跑步是不行,累得呼哧带喘的,也没撵上,瞧见人影的时候,龙撵已经快到门口了。

“陛下留步!”杨廷和急了,扯着嗓子大喊:“陛下留步,且听臣一言!”

众人见状只好一起喊:“陛下留步啊,听臣蒋冕一言!”

“陛下,留步……”

喊了好几声,终于龙撵停了。杨廷和等人赶紧加快脚步,终于赶在大明门前头把嘉靖拦住了。

“陛、陛下……”这几步跑的,差点没要了杨廷和的老命,他弓着腰,好一会儿才喘匀气,道:“陛下这是要去哪儿?”

“朕的母亲病了,作为儿子,朕要去侍疾。”嘉靖的声音冷冷道:“怎么,首辅有话说?”

“陛下不能去。”

嘉靖凌厉的目光扫过来,盯着杨廷和的眼睛:“爱卿说的话,朕听不清,把路让开,朕要出宫。”

杨廷和干脆拦在龙撵前面,不闪不避和嘉靖对视:“陛下身为人子,母亲有恙,侍疾于情于理都应当。但陛下不是普通人,您是大明的皇帝,而兴王妃只是王妃,我大明朝没有皇帝探视王妃的道理。”

“杨首辅,注意你的言辞,太后已下懿旨,尊朕生母为兴国太后。”

“臣言辞并无不当,太后懿旨是加封兴献王、兴王妃为兴献帝,兴国太后,本质上还是大明封国兴国的帝后,而陛下,如今已不是兴国的世子,您是大明朝的皇帝,位份有别,还请陛下自重!”

“杨廷和!”嘉靖猛地大喝,道:“朕请你自重,皇家的事情,也是你一个外臣可以置喙的吗?”

恐怖的威压席卷而来,瞬间周遭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