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表演篇:校考朗诵的考核内容与考纲分析
台词作为演员必备的基本功,一直以来在表演类校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院校的校考会有初试和复试两场考试,有些院校会要求初、复试使用不同的两篇台词,也有些院校会进行命题作品朗诵,下面以几所著名的院校为例进行分析。
表2-2 2024年中央戏剧学院台词科目要求

仔细阅读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初试时,中央戏剧学院不允许考生使用独白类稿件,其原因在于初试人数较多,独白类稿件较难、较长,所以要求考生不得使用独白类稿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招生简章中有硬性要求,考生一定要通读简章,理解简章,并根据要求对考试稿件做出调整。
中央戏剧学院对台词的要求较高,以表演系尤甚,要求考生声音洪亮,气息要平稳,吐字归音准确,此为表。在基本功达标的情况下,要求考生朗诵时节奏清晰、缓急得当,情感转换有起伏,此为里。表里共存后,则要求考生的朗诵有清晰明了的人物性格。总之,台词不是站在某个点上朗诵的,而是一段以语言为主的表演。
表2-3 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台词科目要求

北京电影学院在招生简章中没有对台词的体裁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考生选择诗歌、散文、独白等体裁皆可。
北京电影学院对考生通过台词科目所呈现的“人物塑造感”有一定的要求,考生需明确自身的人物类型,如“小花旦类型”“老武生类型”“较有年代感的少女类型”“硬朗的士兵男生类型”等。
此外,通过台词传递的深情眼神也是考生须知的应试技巧之一。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为例,该专业也开设了“镜头前表演”课程,因此,考生的眼神是否深情,也成为考试的重要参考。
表2-4 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台词科目要求

位于上海的上海戏剧学院,其最大的特点是敢于创新,学风有着充分的包容性和探索性,所以该学院的初试更鼓励考生选择风格鲜明、有着强烈个人色彩的台词,更倾向于鼓励考生选择拥有强烈的表演风格和考生独立思想的台词。考生在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的台词考试时可适当添加表演化、舞台化元素,以此体现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台词创造力。
在复试前,上海戏剧学院会发布六篇命题稿件供考生选择,此举是为了考查考生依据稿件在短时间内所发挥出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即兴的命题稿件也更能看出考生的基础能力,这也符合该学院的教育风格。
表2-5 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台词科目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在台词考试中对舞台感、戏剧化提出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其朗诵要求考生使用独白类稿件,可使用符合规定情境等的造型装扮及道具,这也意味着考生要充分考量舞台场景设计和表演。
考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发挥想象力,结合独白类稿件中的人物形象和规定情境,进行景别布置和舞台调度。至此,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朗诵考试,而是有着明确规定情境和故事情境的单人小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