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凌晨1点,时雨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她发青的眼圈。作为某短视频平台的“热点组“资深编辑,工牌上“时雨“两个烫金字总让她想起入职时总监的调侃:“你这名字倒计时似的,天生吃流量饭的料。“
“叮!“手机弹出弹窗:【沪市临港化工厂疑似发生泄露事故】。时雨的瞳孔瞬间收缩,在“新闻线索共享群“里,有人上传了段模糊视频:夜色中浓烟翻涌,警笛声与人群尖叫声混杂。
“小雨,这波必须抢首发。“总监踩着细高跟冲进办公室,香水味混着咖啡的焦苦,“消防车还没到现场,但附近居民楼有用户开了直播——“
时雨瞥见后台数据,关键词“临港化工厂“的搜索量正以每秒300%的速度飙升。她熟练地打开素材库,调取化工厂3D建模图:“可以先做科普动画,解释二甲苯泄漏的危害。“
“不够劲爆。“总监俯身按下暂停键,美甲敲在屏幕上,“加上'毒云逼近迪士尼'的箭头特效,再关联上周的东京核废水新闻。“
玻璃幕墙外,陆家嘴的霓虹灯牌在春雾中晕染成血色光斑。时雨的后颈渗出冷汗,她清楚记得2023年青岛化工厂事故时,某个账号因抢先发布未经核实的伤亡人数,半小时涨粉80万。
实习生小雪抱着文件夹怯生生探头:“时雨姐,环保局官网更了通报,说是消防演习……“话音未落,总监已抽走文件甩在桌上:“演习能引发群众恐慌吗?马上联系直播博主买独家授权。“
当时雨收到直播原片时,呼吸骤然停滞。摇晃镜头里,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封锁路口,某个戴防毒面具的身影背后,露出半截褪色的“剧组成员证“。她点开博主主页,发现对方认证是某影视基地群演。
“总监,这可能是个摆拍……“
“你知道现在每分钟流失多少流量吗?“总监扯开嗓门,“其他平台已经出了'毒气扩散路线预测',我们必须在2点前上线专题页!“
时雨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她想起三年前自己还是实习生时,导师指着热搜榜说:“每个爆字背后都是倒计时,谁先踩准秒数,谁就是赢家。“监控屏显示实时热点榜,前十条有六条带着“爆“字后缀,像一串即将归零的定时炸弹。
突然,对话框弹出母亲的消息:“小雨,你舅舅家住临港新城,看到新闻吓得哮喘发作,到底要不要撤离?“时雨的手指僵在键盘上,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她抓起手机冲进安全通道,电话那头的母亲声音发颤:“你表妹刚做完心脏手术,救护车都堵在路上了……“时雨仰头望着楼道里闪烁的应急灯,想起自己曾亲手剪辑过《黄金五分钟急救指南》的百万点赞视频。
回到工位时,小雪正在替换掉素材里的“演习通知“。时雨突然按住她的手:“用红色大字标出'环保局澄清公告'。“总监的怒吼从身后传来:“你疯了?这会让我们专题页自相矛盾!“
“但这是事实!“时雨调出后台数据曲线,“现在热度已经到峰值,反转剧情能延长话题生命周期。“她快速敲击键盘,在专题页顶端插入动态倒计时条:“距真相揭晓还剩01:23:45“。
凌晨3点17分,话题#临港化工厂倒计时#冲上热搜榜首。时雨瘫在转椅上,看着不断攀升的“全民侦探“标签流量,突然笑出声——原来观众爱看解谜更甚于灾难。
晨会上,总监宣布该专题带来3800万新增用户时,特意拍了拍时雨的肩膀。只有小雪注意到,时雨悄悄删除了博主发来的摆拍证据压缩包。
当晚22点,时雨在便利店遇到买退烧药的小雪。“时雨姐,其实我叔叔是临港消防中队的。“实习生低头搅拌关东煮,“他们说凌晨确实有场突击演习,但用的是无害彩色烟雾。“
时雨的咖啡杯晃出褐色涟漪。透过落地窗,她看见街对面广告屏正在播放自家平台的热搜榜,第十三位是#临港消防演习被造谣事件立案#。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群演去现场吗?“小雪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因为某数据公司开出每分钟五千块的素材收购价。“
霓虹灯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晕染成模糊色块。时雨想起母亲早晨发的消息:舅舅家小区确实有老人因恐慌跳楼骨折,救护车确实被看热闹的车辆堵了半小时。
手机突然震动,总监发来新任务:“天津港集装箱爆炸十周年,找用户做幸存者访谈,重点挖掘PTSD细节。“时雨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忽然发现眼角的细纹组成了某种倒计时图案。
雨落了下来。在便利店暖黄的光晕里,时雨把群演博主的收款记录传给了网信办举报平台。当点击发送时,她听见脑海中响起清脆的“滴答“声——那是三年前初入行时,自己亲手按下的倒计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