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王者归来,兵临城下
- 刚穿越成皇子,女帝让我去和亲?
- 大米爱吃鱼
- 3472字
- 2025-04-22 14:35:10
次日清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
大地尚未完全从沉睡中苏醒。
一支庞大的军队,如同黑色的潮水,缓缓涌动至云中城下。
七十万之众,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坚城颤抖。
赤红的龙旗,在晨风中招展,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金色的龙纹在旗帜上翻腾,仿佛随时会挣脱束缚,直冲云霄。
这支军队,名义上是大唐的复国之师。
实际上,它的核心却是桀骜不驯的铁勒控弦之士。
肃杀之气,弥漫在城墙内外。
冰冷的空气,似乎都被这股气势冻结。
李昊站在那辆巨大的青铜战车上,眺望着前方那座雄伟的城池。
云中城,如同一头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沉默而坚韧。
城墙高耸,垛口森然,历经百年的风霜,刻满了战争的痕迹。
他能感受到城墙上传来的紧张与戒备。
无数双眼睛,正透过垛口,惊惧地注视着城外这片赤色的海洋。
“陛下。”
尉迟忠节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李昊没有回头,声音平稳。
“讲。”
尉迟忠节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
“末将已联络上城内的旧部。”
“约有近五百名弟兄,潜伏在城中各处,皆是信得过的心腹。”
“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里应外合,为大军打开城门。”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丝决绝。
这五百人,是他多年经营的心血,也是他对李唐最后的忠诚。
李昊终于缓缓转过身。
他看着尉迟忠节那张棱角分明,带着异域特征的脸庞。
这位赤发碧眼的名将之后,眼中燃烧着复国的火焰。
李昊的嘴角,却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忠节将军,这五百弟兄,是你的人,也是朕的人。”
“是真正心向我李唐的种子。”
尉迟忠节微微一愣,不明白李昊的意思。
“陛下?”
李昊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种子,是用来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
“不是用来在攻城拔寨时,消耗掉的。”
他的目光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云中城,朕要取。”
“但不是靠这五百人的性命去填。”
“他们,朕另有大用。”
尉迟忠节心头一震,瞬间明白了李昊的深意。
陛下这是要保存真正的嫡系力量。
眼前的七十万大军,虽然声势浩大,但终究是铁勒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五百潜伏的旧部,才是未来真正可以倚仗的力量。
用铁勒人的血,去攻破大周的城。
再用自己人的忠诚,去稳固光复后的江山。
这位年轻的陛下,心思深沉,远超他的想象。
“末将…明白了。”
尉迟忠节躬身行礼,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将为兵死,士为知己者用。
陛下如此爱惜真正忠于李唐的将士。
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昊点了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云中城。
他的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传遍战车周围。
“传令下去。”
“全军安营扎寨,暂缓攻城。”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庞大的军队开始有条不紊地,在城外数里处扎下营盘。
无数帐篷拔地而起,如同草原上突然冒出的白色蘑菇。
炊烟袅袅升起,士兵们开始埋锅造饭。
紧张的对峙气氛,暂时被日常的喧嚣所取代。
城墙上的守军,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但随即,更大的疑惑涌上心头。
这李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兵临城下,却不立刻攻打。
反而慢悠悠地安营扎寨?
难道他以为云中城是什么地方?
可以让他从容布置?
不过时间对守军来说,同样宝贵。
他们需要时间等待援军。
可是李昊的按兵不动,反而让他们有些不安。
战车之上,李昊并未理会城头上的骚动。
他叫来了几名铁勒将领,包括巴鲁达在内。
“巴鲁达。”
“末将在!”
巴鲁达上前一步,身形魁梧,声如洪钟。
李昊指着地图上的云中城轮廓。
“以三千人为一队,给朕分出二十支队伍来。”
“每队配备相应的攻城器械。”
“今日之内,完成布置。”
巴鲁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立刻领命。
“遵命!”
虽然不明白为何不立刻强攻,但陛下的命令,他必须执行。
李昊又看向另外两名骑兵将领。
“你二人,各领五千轻骑。”
“绕到云中城左右两翼。”
“给朕死死盯住侧门与后门。”
“但凡有任何异动,或有人企图出城,格杀勿论。”
“是!”
两名骑兵将领躬身领命,迅速离去。
安排完这一切,李昊才走下战车。
他在临时搭建的帅帐前,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城池。
尉迟忠节跟在他身后,忍不住问道。
“陛下,我军士气正盛,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云中?”
“反而要如此布置,岂不是给了城内守军喘息之机?”
李昊淡淡一笑。
“攻城,从来都不是只靠蛮力。”
“云中城墙坚固,守军虽不算多,但也不容小觑。”
“强攻之下,即便能胜,我军伤亡也必定惨重。”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些铁勒勇士,是朕手中的利刃。”
“但朕,不想让他们折损在无谓的消耗战中。”
“更何况…”
他抬起头,看向城墙上方飘扬的武周旗帜。
“朕想看看,这云中城守将,有几分骨气,又有几分眼色......”
尉迟忠节若有所思。
陛下这是要攻心为上?
就在此时,云中城头,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名身着盔甲的将领,在几名亲兵的簇拥下,走到了城墙垛口前。
他朝着城外大声喊话,声音在空旷的平野上传出很远。
“城下的可是大唐六皇子殿下当面?”
喊话之人,正是云中城守将崔成器。
他面色复杂,带着几分焦虑,几分试探。
李昊抬眼望去,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来了。
他并未立刻回应,而是好整以暇地看着城头。
巴鲁达等铁勒将领,则是面露不屑。
“陛下,这缩头乌龟喊什么呢?”
“待末将一箭射死他!”
一名性急的将领作势就要取弓。
“稍安勿躁。”
李昊抬手制止了他。
城头上的崔成器,见下方没有回应,心中更加忐忑。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提高声音喊道。
“殿下!末将崔成器,日前已然见过了!”
“既然末将忝为云中守将。”
“职责所在,便要为朝廷守这一方城池!”
“末将知道,殿下举义旗,非是本愿!”
“皆乃受奸人蒙蔽,为形势所迫!”
“殿下与当今女皇陛下乃亲生母子。”
“如今兴兵犯周,兵临城下,刀兵相见。”
“岂非令亲者痛,仇者快?”
“殿下与朝廷之间,难道就真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
崔成器的声音带着恳切,甚至有一丝哀求。
他这话,说得极有水平。
既点明了李昊的身份,又暗示他可能是被胁迫的。
将起兵的责任,推给了所谓的“奸人”。
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和平解决,避免兵戎相见的意愿。
这话传到城下,铁勒诸将顿时哗然。
“放屁!什么奸人蒙蔽?”
“陛下乃天命所归,拨乱反正!”
“这狗官妖言惑众,想动摇我军军心!”
“陛下,末将立刻带人攀城,砍下他的狗头!”
巴鲁达更是怒目圆睁,唾骂道。
“呸!一个小小守将,也敢在陛下面前饶舌?”
“我看他是怕了,想拖延时间!”
李昊却依旧平静,脸上甚至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欣赏崔成器的聪明。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试图分化、试探,确实有几分胆色和谋略。
可惜,他面对的是李昊。
一个来自后世,深谙人心与权术的灵魂。
李昊向前走了几步,来到阵前。
他抬头看向城墙上的崔成器,朗声回应道。
“崔将军,别来无恙。”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崔成器的耳中。
崔成器心头一凛。
这声音,平静,从容,甚至带着一丝…戏谑?
完全不像是一个“被胁迫”之人该有的语气。
李昊继续说道:
“将军身为守将,戍卫一方,自然是责无旁贷。”
“不过,所谓奸人蒙蔽?形势所迫?”
“崔将军倒是会给朕找理由。”
“朕今日在此,只为一件事。”
他伸手指了指城头飘扬的武周旗帜。
“摘下那面旗,换上我大唐龙旗!”
“将军若不愿两败俱伤,便开城投降。”
“朕,可以饶你不死,甚至,给你一个好前程。”
李昊的话,简单直接,霸道无比。
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更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
要么降,要么死。
崔成器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没想到,这位传说中温文尔雅的六皇子,竟如此强硬。
城下的铁勒将士们,听到李昊这番话,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陛下威武!”
“开城投降!饶尔不死!”
“负隅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喊杀声,嘲笑声,响彻云霄。
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的浪涛,拍打着云中城的城墙。
也拍打在崔成器和所有守军的心头。
崔成器的嘴唇哆嗦着,想要再说些什么。
但看着城下那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的大军。
看着那无数面迎风招展,仿佛要噬人的赤红龙旗。
看着战车前那个负手而立,眼神平静却带着无尽威严的年轻人。
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商量的余地?
看来,是真的没有了。
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殿下…当真要如此决绝?”
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绝望。
李昊看着他,眼神冷漠。
“崔将军,你等昔日都是我大唐军民。”
“朕也不为难你们,只要你们打开城门。”
“朕保证不伤一兵一卒。”
“是战是降,给你一天的时间。”
“明日一早,若城门不开…”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中的杀意。
却让城头上的每个人,都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那就便是我大唐的仇敌!”
李昊转身,声音陡然拔高。
“咚!咚!咚!”
早已准备就绪的战鼓,如同惊雷般擂响。
二十支三千人的队伍,开始缓缓向前推进。
沉重的脚步声,汇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洪流。
各种攻城器械,如云梯、冲车、投石机,被缓缓推到了阵前。
闪烁着寒光的刀枪剑戟,如同密集的森林。
肃杀的气氛,瞬间攀升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