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扰诸位,有事说明:
上一章有人嫌弃我没直接让主角当街砍死宦官,于是破口大骂。首先我认错,向各位赔不是,让你们看的不开心了。
其次我已修改了部分内容,大家可以回看一下,当然不回看也不影响接下来阅读。
欢迎大家指出不喜欢的毒点或者不舒服的地方,我会尽量修改,完全无法修改的也会在后面尽量避免同类情况。
最后,还请不要辱骂,尤其不要人身攻击和涉及家人,拜托了,感谢!
祝各位诸事顺遂,身体健康。)
“既有紧急军情,李少侠以大局为重,自当权宜行事。曹刑官何必急着论罪?”
话音未落,一道清癯身影自马车中亦是疾掠而出,在众目睽睽之下施展轻功追去。
不少江湖豪杰见状亦欲追赶,奈何那几人轻功卓绝,当世罕有匹敌,终究追之不及。
此时,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以及周伯通四人闻声而出。
这四位皆是闲云野鹤之身,心知接旨需行跪拜之礼。
然他们或心高气傲,或已是方外之人,对大宋天子非但毫无敬意,反倒多有轻蔑,故而先前听闻圣旨到临,便寻了间屋子暂避。
不料局势突变,待问明郭靖缘由后,四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施展轻功追去。
虽知李宣武功盖世,但为防万一,四人皆欲从旁相助。
至于对方乃朝廷钦差,代表当今天子,这四位却是浑不在意。
原来李宣之所以不理会那轿中之人,正是料定若对方乃曹正淳特意派来对付自己,必不会轻易放过。
若在关内冲突,他自是不惧得罪东厂乃至朝廷,却恐连累郭靖、吕文德等人。
更紧要的是,眼下军情如火,郭、吕肩负襄阳守备重任,若因得罪宦官而横生枝节,贻误军机,实非李宣所愿。
事态果如他所料,那东厂阉宦当真不肯罢休,立时追了出来。
其实这月余以来,李宣仍在服用菩斯曲蛇蛇胆修炼,内力更上层楼,《洗髓经》已臻至第四重大成,渐趋圆满之境。
如今单论功力,他已更超五绝层次。若真要脱身,那宦官断无可能追上。
此刻他故意保持若即若离的速度,不过是有意将其引离大胜关罢了。
说到菩斯曲蛇蛇胆,便不得不提及相关丹药的研制进展。
近来李宣与一灯大师,及后来赶到的黄药师共同钻研蛇胆药性,终于研制出一套稳定且能增强药效的丹方——
将蛇胆配以天山雪莲、鹿茸、陈皮、珍珠粉等珍稀药材,进一步激发药性,却又柔化药力,炼制成“普斯曲丹”。
此丹以一颗蛇胆及诸般辅材为原料,即可炼制五六枚成丹,每枚丹药皆具完整蛇胆三成药效。
换言之,总药效可提升五成有余!
更妙的是,经炼制后,药力更易为人体吸收。
即便内力根基薄弱者,亦可数日服食一粒,辅以心法修炼,进境显著却无伤身之虞。
长期服用更能增强体质,虽不敢说能将常人培养成项羽、典韦那般的盖世猛将,但练就七八百斤气力绝非难事。
内力与膂力相辅相成之下,战力之强可想而知。
李宣更亲率心腹前往荆山深处,与神雕熟络后,已着手捕捉菩斯曲蛇,并尝试人工养殖之法。
所幸此蛇虽凶性难驯,却无毒牙之患,只要人手充足、器具精良、手法得当,捕捉时倒也无甚凶险。
毕竟如李宣初遇时所见的那般丈余巨蟒实属罕见,寻常不过六七尺长短。
若此事功成,批量造就一流高手,未必只是痴人说梦。
届时择选幼童从小培养,十年之后,李宣麾下何愁无人可用?
畅想十多年后,数百位全真七子级别的一流高手,辅以数千名全真三代精英那般的二流武者。
再经军事化训练,组成一支雄兵,沙场之上该是何等威势?
若再有几个五绝层次的统帅坐镇,纵只五千之众,也足以横行天下!
须知冷兵器交锋,折损两成犹能死战不溃者,已堪称精锐。
当年靖康之变,宋军城防伤亡未及一成,便已出现成建制的缴械投降。
是故襄阳大捷时,李宣率一千六百轻骑,实际斩首不过两千余级,敌军便已溃败。
自然,当日金蒙联军溃败,非独因伤亡惨重,更因将帅尽殁、群龙无首之故。
却说李宣引着那东厂阉宦,不多时已远离大胜关十余里,来到汉水之畔。
追逐之间,他已将追兵修为尽收眼底。
那年轻宦官虽不及郭靖、五绝之流,却已不逊于当日的公孙止,甚至更胜一筹。
“不想曹正淳竟有如此义子,看似不过弱冠之年,武功却已有这般造诣。”
李宣暗自感慨,综武世界果然与原作有许多不同。
却浑然忘了自己年方十六,习武满打满算亦不足十载,便已有今日成就。
在那年轻宦官身后,另有一道久违的熟悉身影疾追而至,观其功力虽稍逊,亦当与公孙止相仿。
李宣早已认出,正是多年未见的上官海棠。
这些年来他身为丐帮副帮主,消息也算灵通,自然知晓对方始终担任天下第一庄庄主之职,未曾离开赵无视麾下。
今日重逢,其立场如何,尚难定论。
“大名鼎鼎的李副帮主,阵斩忽必烈的少年英雄,难道只会抱头鼠窜?”年轻宦官似已不耐,追逐间出言相讥。
李宣如其所愿,在一株垂柳下蓦然转身,平静开口:“此处风景甚佳,正宜作埋骨之地。”
年轻宦官始料未及。
他见对方被自己斥责后始终沉默奔逃,只道是畏惧东厂威势,心中本不免愈发轻视。
岂料对方说停便停,转身之际,面上竟无半分惧色。更令人心惊的是,追逐十余里,此人气息竟无一丝紊乱。
念及此处,那年轻宦官神色不由凝重三分。
然也仅止于此。
在他看来,眼前少年终究太过年轻,纵是天纵奇才,又能有几分功力?
或许此人用兵确有独到之处,可比肩古之名将。但江湖厮杀与沙场征战,终究是两回事。
何况这些年来死在他掌下的少年俊杰,早已不计其数。
“原来是给自己择了块风水宝地,倒有几分自知之明。不过,你却未必没有活路。”
年轻宦官轻笑一声,对李宣话中讥讽浑不在意,在他眼中对方不过蝼蚁而已,不必计较太多。
“临行前义父交代,只要你肯将朱彬之子的身份公诸于众,并言明当年是端王出手相救,便可饶你一命!”
说话间,一道白衣身影飘然而至。
“宣弟切莫大意,此人姓曹名少钦,乃曹正淳九年前所收首名义子。虽年方十九,手下却已沾染无数冤魂,其中不乏江湖一流高手!”
上官海棠依旧折扇在手,只是言语间神色复杂,望向李宣时,愈见清丽的眉宇间,似有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