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功的投资者和难懂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资产阶级犹太移民家庭,是犹太人,有学者说,他之所以在后来的著作中喜欢抽象的演绎推理,跟他的犹太血统有关。李嘉图在17个孩子中排行第三。童年所受正规教育不多,12岁时被父亲派到荷兰留学,14岁时回到英国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成为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然而,李嘉图爱上一个跟自己家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姑娘,这门亲事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21岁那年,李嘉图被父亲赶出家门,从此开始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已经拥有200万英镑财产。他的一个得意之作是在滑铁卢战役前4天,成功地买进大量政府债券,结果英军打败拿破仑,由此大赚一笔。此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在一次乡村度假时,李嘉图偶然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从此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论,37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题为《黄金的价格》。27岁到37岁,是李嘉图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期。李嘉图虽然是天才,但搞经济学还得学会研究问题,尤其是得学会写文章,这对于没有系统上过学的李嘉图来说,这方面的训练是痛苦的,但又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他那11卷著述了。这中间,他得到了当时英国著名学者、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的无私帮助。

李嘉图和穆勒的友谊对于他来说十分重要。正是在穆勒的再三催促下,李嘉图开始竞选国会议员,并于1819年2月当选,担任这个席位直到去世。作为议员,李嘉图支持自由贸易并废除旨在保护英国国内农业的《谷物法》。《黄金的价格》一文引起了“金价论战”,论战分为“金属派”和“反金属派”,李嘉图是金属派的代表,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认为金价上涨的原因是银行券发行过多,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有一个稳定币值的货币制度。也是在穆勒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于1817年4月出版。李嘉图相当自负,他说,他的观点和学术权威亚当·斯密及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不同,在英国,能读懂他的书的人,不会超过25个。但不管人们是否读懂,反正他已经很有名了,一举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823年9月11日李嘉图去世,年仅51岁,他死得很突然,一只耳朵的小小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