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虽死尤生,死生难测——

“诸葛亮…活的诸葛亮?”

“怎么会是活的诸葛亮?”

“他…他不是死在五丈原了么?他不是死了么?死了么?”

这是夏侯威下意识吟出的,此刻他的身子倒在地上,可目光始终盯着城头,口中不自觉的发问。

当然,不会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此时此刻,每一个魏军兵士…都与他们的将军夏侯威一样,怀揣着巨大疑问,呆若木鸡。

城头上的诸葛亮看着众魏军兵士这呆傻罚站的一幕,不由得轻蔑的一笑,他吩咐说:“布琴——”

小童听令将香炉、素琴摆好。

又有小童将水盏布于素琴旁…

或许是经历过西城的那次“空城计”,这些小童也更有胆气了许多,不至于像上次那般,一个哆嗦之下,失手掉落水盏。

“真…真的是诸葛亮,活的诸葛亮——”

“怪不得,怪不得蜀军能夺下长安,怪不得蜀军有恃无恐,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如果这次是真的,那五丈原…那司马大都督…啊…啊…”

“诸葛亮还活着,我们…我们是不是要死了?”

短暂的呆滞过后,对于魏军兵士而言,涌入心头的是愈发蔓延的怯意,诸葛亮在长安?那这长安能攻下来么?

错了,俨然,这本就不是个问句。

在魏军的心目中,诸葛亮在长安,这长安城一定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是有进无出,更别说攻下来了。

一城,一人,一琴——

诸葛亮就是有这种能量。

他不用发出一言,他不用做任何动作,便是坐在那儿,便是抚琴,只这些…只这些就足以让魏军将士士气动摇…

原本激昂的战意也霎时间坠入冰点。

“将…夏侯将军…”

有将士问夏侯威,“诸葛亮在城头,这长安城…我们…我们还攻么?”

“攻你祖母个腿儿——”夏侯威几乎是下意识爆出这么一句。

明明是洞开的城门,明明城门内只有几块儿破石头,明敏跟着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故弄玄虚,可此刻,只是因为诸葛亮一个人的缘故…

这些都无异于成为了他夏侯威与这些先锋军的催命符。

话说回来,谁又会赴那必死的绝境呢?

“撤…先撤…所有先锋军撤回去…”

“还有,速速禀报大都督,诸葛亮还活着,诸葛亮就坐在城头,他坐在城头——”

哪怕是下令退军,夏侯威的嗓子一如既往的在发颤…

颤的厉害——

铺开《三国志·蜀书》中关于长安之战的篇章。

诸葛尘正在细细的品读。

说起来,他本已经放弃了对历史的探究,打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所有的历史修正全部都完成,且稳定后…他再开始恶补。

但有一条,导师说的对呀!

作为诸葛氏一族的后人,不论历史怎样修正,先祖诸葛武侯陨亡的年月与地点,他应该时刻关注,且谙熟于心的。

这是对先祖的敬畏,也是他这个诸葛后人必须坚守的东西——

于是,诸葛尘打开了诸葛亮守长安的记载,想要一睹,子午谷奇谋后,先祖是如何在这里坚守了几个月,乃至于为后续姜维坚守的十三年做出的基础与铺垫——

而首当其冲,映入眼帘的…竟然是有关“诸葛亮再施空城计”的记载:

——『(夏侯)威督先锋攻长安,军势甚盛。及至城下,忽见城头旌旗猎猎,书‘汉武乡侯诸葛丞相’。威仰视之,但见一人羽扇纶巾,端坐敌楼,神色自若。左右惊呼:‘此诸葛亮也!’三军震怖,莫敢向前』

——『初,魏人皆传亮已殁于五丈原。今骤见之,威惊骇坠马,将士股栗。亮乃命布琴焚香,从容抚弦。魏军相顾失色,威急令退军,曰:‘诸葛尚在,此城不可攻也!’遂引兵还。

后司马懿闻之,叹曰:“孔明用兵,虚实难测。虽死犹生,生死难算,真神人也!”』

“呃…等等,先祖施展了两次空城计…”

诸葛尘微微惊诧,他接着自言自语的喃喃:“前一次是第一次北伐时的西城,对手是司马懿,第二次…竟是子午谷奇袭后的长安,对手是曹爽?那么…夏侯威引兵退去?曹爽他…会中计么?曹爽心思没有那么深重,且性急如火,他…应该不会这么容易中计吧?”

怀揣着巨大的好奇…

诸葛尘翻开了下一页。

诺大的四个字映入眼帘:

——『曹爽疑之!』

长安城下,本是黑云压城的战场,可魏军进攻擂鼓声、号角声、呐喊声骤然停止。

巨大的迷雾疑云仿佛刹那间布满在每一个魏军将士的头顶。

“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

曹爽一连吟出三次诸葛亮的名讳…

同样的名字,可他每一次吟出时的语气与心境却是截然不同。

先是问句;

再是感叹句;

最后又是问句——

像是哪怕无数将士禀报,哪怕诸葛亮在长安城头抚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可曹爽还是无法相信…

是啊,如果诸葛亮还活着?那…五丈原的他…算什么?

那司马懿的罢黜算什么?

那他曹爽现在的统兵又算什么?

这一切都是骗局么?

“……”

沉默中,一阵剧烈的颤抖席卷全身,越想…曹爽越是觉得浑身毛骨悚然。

乃至于,他想到了更多,想到的更远…

细思极恐,这是细思极恐啊——

“怪不得…怪不得…”

曹爽的声调都变得颤巍巍的,他不敢接着想,不敢往下去想,他感觉…他仿佛,不…是大魏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诸葛亮事先编织好的谎言与圈套之中。

如今的他们后知后觉,却是为时已晚…

双手止不住的发颤…

就连嗓音也开始颤的厉害,“城…城头上是诸葛亮,他…他是真的?不是替身?也…也不是…”

“是…是真的啊…打了六年,就是他的一根鼻毛,末将都记在心里,我与将士们又如何会认错呢?”夏侯威如实回禀,可语气…已经带着巨大的如丧考妣的味道了。

这一刻的曹爽已经是心乱如麻,他完全没办法冷静的去思考。

诸葛亮…

活着的诸葛亮给他带来的威慑还是太大了!

“大都督…便是诸葛亮又如何?”

秦朗鼓足了勇气劝道:“昔日西城时,诸葛亮就曾布下空城计…空城一曲,成就了他诸葛亮的声名,却是让司马仲达受骗,为世人耻笑…依我看,这次的长安城不过是效仿那次的西城,其内…实则空虚啊!”

“空虚你去啊…”夏侯威指着秦朗骂:“你有能耐,你杀进去啊…本将军亲自为你擂鼓,你敢吗?你敢吗?”

这…

别说,话说这份儿上,气氛也烘托到这儿了,秦朗是想答应下来,亲自带兵杀进去…

可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那可是诸葛亮啊——

干嘛这么想不开呀!

干嘛要跟他赌啊!

活着,难道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