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臭气弹

咕噜!咕噜!桃毛兽的肚子里发出了奇怪声响,仿佛一锅正在翻滚的滚烫浓粥。

在它的胃部和肠道内,存在着许多独特的菌群,这些菌群会协助分解食物,产生一些奇特的气体,并让气味愈发难闻。有些桃毛兽甚至能通过放屁,释放出剧毒气体,或是引发爆炸。

与此同时,这股难闻气味还能帮助它们躲避猎食者,很难说不是特意进化出来的。毕竟生物的进化旨在延续生命,只要自身足够恶心,就不会被吃掉,得以生存下去。

肚子里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段时间后,那只桃毛兽终于忍不住,开始稀里哗啦地尽情释放。一股绿褐色的液体,落入了下方早已摆好的木桶里,强烈的恶臭弥漫开来,甚至形成了实质般的雾气。

吕行和朱佩娘赶忙捂住鼻子,里面塞满过滤用的草叶,即便躲到几十米开外,那股臭味也依然清晰可闻。这使得吕行一时间根本不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只桃毛兽狂拉不止,最后整只兽像被抽空一般,虚脱了下去。

“可怜的家伙!”

等那股绿色的烟雾飘散,他才强憋一口气,抄起一旁的木塞,用一根长杆勾出木桶,用力塞紧。

“呼!臭气弹大功告成!”

充足的底料,加上些腐肉、水、和新鲜菌落,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那味道简直难以想象。

为了防止臭气喷出,他又用提前备好的蛛丝绳缠在木桶上,表面层层叠叠裹上大量叶子,使其密不透风。

随后,吕行转头看向那只可怜的桃毛兽,挥动前肢上的腕刀,将它从树上解放了下来。落地后的桃毛兽并未立即逃跑,而是四肢一软,直接趴在了地上。

吕行也没去管它,用一根坚韧的藤蔓拖着自制的臭气弹,就朝大蚁冢荒地赶去。厚实的木质桶壁足以应对路途颠簸与摩擦,让他能放心奔跑。

因目标明确,再次前往黑角龙巢穴的速度明显加快,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就来到了洞穴前。但他却没急着进去,而是依着记忆,跑到黑角龙巢穴上方,透过裂开的缝隙朝里张望。

黑角龙熟悉的身影映入了吕行眼帘,它依旧窝在洞穴角落那片柔软沙地上,仿佛从未离开。唯有地面上多出的散碎石头,以及一些掉落的仙人掌残骸,证明它活动过。

“还好!还好!还没开始产蛋,不然想赶走就难了。”

吕行静静趴在巨石上等待。怀孕的动物需要更多营养补充,会频繁进食,所以过不了多久,这只黑角龙肯定就会离开巢穴。

果然,大约两个小时后,沉睡的黑角龙悠悠转醒,晃了晃沉甸甸的脑袋,嘴角喷出一口黑雾,迈着沉重的步伐,朝巢穴外走去。

等黑角龙彻底走远,吕行立刻拖着臭气弹,钻进巢穴,将木桶放在洞穴中央,掏出一根一端磨得尖锐的中空大腿骨,用力捅了进去。

尖锐的骨头在巨大力量作用下,瞬间穿透木桶薄弱处的纤维层,一股淡黄色气体在内部发酵产生的压力下,猛地喷涌而出。

无形的恶臭弥漫,让吕行感觉鼻子像是被人狠狠揍了一拳,眼泪都快流出来,赶忙转身就跑,迅速消失在了原地。

…………

一个多小时后,外出觅食的黑角龙终于回来了,可才刚靠近洞口,浓烈的臭味便直钻鼻腔,它顿时感到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险些把刚吃的食物吐出来。

强忍着恶臭又往洞里走了几步,可那臭味愈发浓烈,仿佛能将它吞噬,很快它就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猛地转过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对于怀有身孕的黑角龙而言,什么都比不上确保即将诞生的龙蛋安全重要,若是周围出现其他生物的踪迹,它会立刻将其消灭,一旦用于生产的巢穴暴露,也必须马上更换。

尽管它不清楚这浓烈的臭味究竟是什么生物留下的,但出于谨慎,还是毅然选择离开。毕竟,对于擅长挖掘的黑角龙来说,建造一个适宜的巢穴并非难事,所需要的时间也并不多。

这次它决定深入地下,等蛋产下后便直接弄塌洞口,在小角龙孵化前的这段日子,它都不会离开。

…………

吕行着实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如此顺利,看来还是低估了怀孕母兽对危险的警惕程度。随后的三天里,他都没再见到那只黑角龙回来,由此大致可以确定,它已经舍弃了这处巢穴。

可紧接着,难题却摆在了吕行面前。桃毛兽臭气弹的效果好得出乎他的意料,当他用大量树叶将鼻孔塞得严严实实,强忍着恶心冲进洞穴把木桶拖走后,那股臭味却依旧萦绕不去,仿佛已经深深渗进了石头里。

他在里面仅仅待了不到十秒钟,就被熏得忍不住跑了出来,朱佩娘更是直接守在洞口,怎么都不肯进去。

这可不行,如果坐等味道自然消散,起码得大半个月的时间,必须采取人工措施。

吕行开始在周边森林里收集干枯的木材,用蛛丝将它们捆绑在一起,拖进了洞穴里。等收集得差不多后,他把木材堆成了一个大大的篝火堆,在下方塞入柔软的杂草和木屑,接着伸出两根爪子,让指尖相对轻轻一碰。

随着体内发电器官开始运作,大量的电流瞬间涌向那两根爪子,电压不断攀升,在两个指尖之间形成一道粗壮的电弧。高温等离子体迅速点燃了柔软的杂草,火势蔓延,纤细的木屑、树叶和枯枝也纷纷燃烧起来,最上面的巨大原木也被引燃。

火焰熊熊燃烧,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整个洞穴的温度急剧升高,宛如一个巨大的烤箱,炙烤着里面的一切。

一些虫子和小型啮齿动物,被高温从石缝中逼了出来,拼命朝着洞穴外逃窜。高温还蒸发掉了洞穴里本就稀少的水分,致使微生物大量死亡。

与此同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它们发挥了良好的吸附作用,裹挟着洞穴里原有的气味,从洞穴顶端的裂缝袅袅升腾,渐渐消散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