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感愿景下的工作体验设计
- 陆一晨
- 1990字
- 2025-04-21 19:09:40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以幸福感为愿景的积极体验设计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情感设计教授Pieter Desmet和德国锡根大学体验设计教授Marc Hassenzahl(2012)提出“为幸福而设计”(Design for Wellbeing)的理念。这种理念将设计愿景从安全、效能、享乐提升为人类“心盛”(flourishing),成为“以人为本”设计的新思潮。心盛体验包括即时的愉悦幸福感与积淀的意义幸福感。与解决产品痛点的设计思维不同,“为幸福而设计”是通过塑造媒介使用户成为心盛体验的创造者,其本质是以心盛为导向,以新的可能性为驱动的积极体验设计。积极体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体验设计目标及其激发机制的溯因逻辑推演“追溯”到突破性的设计机会点。
现有的积极体验设计研究聚焦于幸福感概念的细化与衍生。Desmet和Pohlmeyer(2013)借鉴积极心理学和伦理学,提出积极设计(Positive Design)的三要素:愉悦、个人意义与美德。Hassenzahl(2013)认为体验的本质是满足心理需求,指明自主、胜任、归属等心理需求可以作为幸福感设计目标的来源。Calvo和Peters(2014)融合自我决定理论、心盛理论和价值敏感设计理论,将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分为三类:自我、社交与超我。上述研究为积极体验设计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然而,针对某一具体情境,如何从这些切入点构建精准的体验设计目标还需进一步研究。
积极体验设计的目标转译实质上是利用Dorst(2015)提出的设计溯因逻辑,从期望的结果“outcome”(体验设计目标)回溯到“how”(激发特定体验的机制),再推演出“what”(设计产出)。现有研究提供了四种体验激发机制的来源:a.设计师的自身体验与经历;b.特定体验的心理学研究;c.真实情境中的用户体验调研;d.体验设计案例。然而,现有研究并未揭示“从体验设计目标及其激发机制衍生出设计机会点”的途径。
2019年,“为幸福而设计”的理念被正式引入国内。陈庆军(2019)认为幸福感设计的内涵不仅潜隐于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范围中,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产品和细节中。吴茂春等学者(2020)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炼出了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体验设计策略。辛向阳(2020)提出的生活方式设计与幸福感设计的理念具有相似性,两者都以积极体验为目标,探索激发生命意义的设计机会点。但以上研究都未明确解释如何将体验设计目标转译于一个具体的产品或服务。
(2)工作幸福感及其相关设计
工作幸福感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交叉而来的宽泛概念,学界并未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但一致认为,工作幸福感包括工作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如投入、兴奋)和工作意义体验(如人际联结、胜任),后者是触发前者的根本原因。国外学者主要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工作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研究工作幸福感的形成机制,包括人-环境匹配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员工承诺-压力-幸福感模型等,可用于指导员工和组织的幸福管理实践。
国内组织管理学文献多基于国外理论或模型探讨影响工作幸福感的个体因素、工作因素、领导和组织因素等。邹琼等(2015)提出工作幸福感的动态特征,启发管理者同时从工作和家庭领域思考员工幸福管理的问题。林丛丛等人(2018)围绕工作场所中人与组织、他人、机器以及自身的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情境下工作幸福感的重塑策略。组织管理学提出的工作幸福感建议与干预研究主要以一般性的员工帮助计划、领导风格改进等方面为主,并未落实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对工作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在设计领域,国外学者开始探索面向工作情境且以幸福感为愿景、以可能性为驱动的积极体验设计。Jimenezd等人(2015)以心旷神怡为体验设计目标,设计出一款高于普通办公椅、用于放目远眺的咖啡椅;Zumbruch等人(2020)以胜任感与人气感为体验设计目标,为加护病房的护士设计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目前,国内以可能性为驱动的工作体验设计研究较少,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王晰等人(2018)研发的联合办公用户体验机会表,为企业寻找突破性产品或服务机会点提供设计决策支持工具。
(3)目前国内外研究趋势
设计学中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可以被认为是开创性的工作。这一点得到了以下事实的支持。设计研究学会开始设立一个专门关注“幸福感”的主题类别。例如,荷兰的“设计与情感2016”(主观幸福感和框架),英国的“DRS 2016”(健康、愉悦和幸福的设计研究),爱尔兰的“DRS 2018”(幸福感和健康的设计研究)。由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设计研究学会还设立了名为“为幸福、愉悦和健康而设计”的兴趣小组。可见,设计研究人员渴望联系和交流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和经验。幸福感设计不是一时出现的热点,而是呈现出一种持久的发展趋势,是设计学科不断变化的结果。
然而,国内外以幸福感为愿景的积极体验设计理论与实践均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该领域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从设计原理的角度,结合组织管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提炼幸福感的组成要素,构建积极体验设计框架;二是从设计内容的角度,聚焦不同领域的幸福感体验类型及其激发机制;三是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明确幸福感体验设计从目标构建到设计产出的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