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铸铁玫瑰的二十三个雨季

铸铁玫瑰的二十三个雨季

第一章:撕碎的翅膀

蝉鸣刺破窗纸的午后,我的膝盖嵌在碎瓷片里。青砖缝渗出凉意,像父亲眼底的冰霜。被撕成两半的美院录取通知书躺在门槛外,纸角在热浪中颤动,像垂死的白蝶。

“师范就在城南,骑自行车二十分钟。“父亲林德海的中山装第三颗铜纽扣在阴影里发亮,“省城?你当我是死人?“

老槐树的影子从西厢房顶漫过来,吞噬了门槛外那抹脆弱的白。这棵槐树是我八岁那年种的,父亲用红绳系着树苗说:“穗穗,树要栽在南墙根下,能挡煞。“二十年过去,树冠已越过三米高的青砖墙,在风里摇晃着槐花雪。

“去年美院在文化馆办画展,“我盯着纽扣上细密的划痕,“您看我临摹的《千里江山图》,说'穗穗有灵气'。“

搪瓷缸砸在青砖上惊飞芦花鸡,母亲从厨房冲出来时围裙沾着葱花。父亲抄起黄荆笤帚,晒过三伏天的枝条抽在背上,带着焦糊味的疼。

“十八就能上天?赵老师闺女在师范当辅导员,毕业直接进附小!“父亲眼角血丝像南墙上的爬山虎,“画画能当饭吃?你当还是你爷爷开裱画铺的年月?“

碎瓷片在膝下越嵌越深,槐花香混着樟脑丸气息凝成粘稠的雾。我伸手去够纸屑时,忽然想起十二岁那个雪夜。省城美院的周教授来裱画铺避雪,看见我蹲在门槛画麻雀,枯枝般的手指颤抖着说:“这孩子...“后来他寄来整套《芥子园画谱》,秃头狼毫笔至今锁在五斗柜里。

母亲捡瓷片的手在发抖:“美院学费...“

第二章:褪色丹青

师范学校的画室总弥漫着松节油的味道。我在石膏像群中涂抹水粉,宋明远抱着吉他坐在窗台。这个总穿褪色牛仔外套的男生,右耳戴着齿轮状银饰,他说那是南墙铸铁厂最后的纪念品。

“你调的天空太灰了。“他拨动琴弦,惊飞落在画架上的麻雀,“真正的蓝应该像...“弦音突然断了,我们同时望向窗外,推土机正在碾平状元街最后的老宅。

那夜他带我去看拆迁现场。废墟里躺着半截春联,我认出是裱画铺王叔的字迹——“丹青不知老将至“。宋明远捡起沾满水泥的狼毫笔,月光下笔杆裂纹里渗出暗红,像凝固的血。

“我爸是铸铁厂最后的技术员。“他摩挲耳钉,“厂子倒闭那天,他在南墙刻了朵铁玫瑰。“

我们摸黑翻进拆迁区,手电筒光柱里,父亲正和开发商在丈量裱画铺的门面。他躬身递烟的模样,像极了那年跪在美院招生办外的我。

第三章:齿轮暗影

毕业典礼那天下着太阳雨。我在附小报到表上签字时,宋明远在火车站给我发来短信:“去深圳组装艺术机器人,齿轮总要咬合点什么。“

母亲把裱画铺钥匙塞给我:“周教授临终前寄来个铁盒。“盒里躺着支翡翠笔搁,内侧刻着“林家摹本所用辰砂,可百年不褪“。

那夜暴雨冲塌了南墙。我在瓦砾堆里发现半块刻字的青砖,父亲年轻时的笔迹赫然在目:“今日毁去《百美图》真迹,但求妻女温饱。“

槐树在废墟上倾斜着,树脂顺着年轮纹路滴落,凝成琥珀色的2001。那年母亲大病,父亲变卖了裱画铺所有藏品。

第四章:铁玫瑰开

十五年后的校庆日,我在新建的美术馆遇见女儿周念安。她站在全息投影的《千里江山图》前,腕间齿轮手链折射着蓝光。

“妈妈看这个!“她点开智能屏,宋明远的面容在数据流中浮现,“深圳的叔叔说,用纳米技术复现了林家辰砂配方。“

暴雨再次来袭时,老城区变成考古现场。机械臂从南墙地基起出铸铁盒,周教授泛黄的信笺飘出来:“穗穗,当年不敢收你,是因有人举报裱画铺倒卖文物...“

我摸着冰凉的翡翠笔搁,突然读懂父亲刻在砖上的忏悔。念安跑进雨幕,齿轮手链在积水中溅起蓝莹莹的光,像极了那年宋明远断弦时震落的月光。

槐树在废墟上开出新枝,树脂凝成2023的琥珀。推土机轰鸣声里,我听见十二岁的自己蹲在雪地里画麻雀,笔尖擦过宣纸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