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创新派VS保守派!

你很难想象,一位在传统文学界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别的作家,他在评审考生写的作文之时,竟然张嘴就是一句:

“妈的,写这么牛逼,我操......”

这直接给旁边一同评审的老师给看傻了:

“余华老师,这......”

“会不会多多少少就有点儿粗犷了?”

来自于陕西师大的阅卷老师钟慧琳,见事情的发展逐渐开始往不可控的方向延展起来。

她顿时压低声音,凑到余华身边:

“余华老师,有摄像头,注意点儿影响......”

有摄像头?

“哦,哦......”被这么一提醒,余华也是记起来了,只见他爽朗的笑了笑,然后看向身边的老师解释道,“不好意思哈,我这人就是这样,一看见好东西就容易控制不住想爆粗口......”

“不过,话说回来,这篇《赤兔之死》写的......”

“还真是有点儿东西啊!”

熟悉余华老师的朋友应该都清楚,一开始他的主业并不是作家,1977年在高考落榜之后,他先是进入卫生院干了两年牙医,后来实在是受不了天天在医院拔牙面对病人的口臭,所以才开始进入到文化馆研习写作,然后这才开始踏上了写作道路......

严格意义上来说,余华并不是属于那种特别能炫耀文字技巧的作家。

有关于这一点,余华老师本人也承认过。

当他的代表作《活着》被翻译成外语,在法国发表,面对国外记者询问:

“为什么后来的评论家都赞扬你的文字叙述简洁?”

“难不成是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余华也是诚恳回答道:

“不,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少!”

秉持着缺啥补啥的个人原则。

类似于《赤兔之死》这种辞藻华丽,走炫技流派的命题作文......

你别说,还真是挺吸引余华!

“寻常高中生,看个古文文章都费劲,”余华笑着抖了抖手上的试卷,扫视着身边的众人,“这个学生,竟然直接用文言文写上作文了?”

“不错嘛!”

“我觉得这很可以嘛......”

《赤兔之死》并非是走纯炫技流派的文章,善用古文、典故、辞藻华丽这些优点我们先不谈。

单是他引用【关羽败走麦城,赤兔马宁死追随】这种古文事例......

就非常之契合作文题意!

在余华看来,你别管是什么作文竞赛,也别管是不是用文言文写的作文。

首先,别人没偏题。

其次,别人写的好看!

这不就完事了吗?

纵然,余华是觉得这篇《赤兔之死》的表达形式非常之新颖......

但是!

考场内的其他阅卷老师却是不这样觉得。

“作文竞赛,就应当用白话文的形式,去完成整场作文比赛的命题。”来自于河北师范的郭彦祁老师,也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作文比赛,你用文言文参赛?”

“这合适吗?这不合适吧......”

郭彦祁老师的观点,也是被同组其他阅卷老师所赞同:

“我觉得也是!”

“如果只是因为表达形式新颖,就给于这位考生高分......”

“那显然就对其他考生不公平......”

对于余华来说,一位高中生能在不偏题的情况下,用文言文的方式写出《赤兔之死》这样的文章——

这就已经很牛逼了!

可对于同样阅卷的其他老师来说......

牛逼?

我还真不觉得啊!

“这篇《赤兔之死》乍一看虽然有一股自成一派的风格,但是你细细深究他的遣词解构,其实......”

“它还是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

首先,根据《三国志》正史记载【赤兔马】其实为【吕布】坐骑,未提及归属【关羽】,虽然在《三国演义》之中,关羽确实是有一匹赤兔马,但这是文学小说,它并非是客观史实啊!

其次,给【赤兔马】看病的【伯乐】,应该是春秋时期的相马师,一个是春秋的人,一匹是三国的马,两者人物相隔千年,却还能对话?

这不是时空错乱了吗?

这和关公战秦琼又有什么区别啊?

并且!

文中【孙权将赤兔马赠与马忠】,在史书上,并没有【马忠】这一号人物,历史记载擒拿关羽的孙权部将,应该是【潘璋】,这不是妥妥把历史都给搞错乱了吗?

“我承认,《赤兔之死》的确是一篇炫技之作,他的文言文遣词构造,远远超出了寻常高中生的古文水平......”会场内,有老师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认同这篇文章!”

整个阅卷会场,基本就分成了两种情况。

以余华为首的创新派老师认为——

“作文,有点修辞手法不是很正常?写作文又不是写历史书,你要掰扯那么多历史常识干什么?”

“每一句话都引经据典?”

“每一句话都要能经得起推敲?”

“你这是在写作文还是在写论文?”

“不,按照你们这个要求,这纯纯是在写八股文啊!”

以郭彦祁的保守派老师认为——

“我承认作为的确应该引用部分修辞手法,不应该如此考究,但是......”

“你也不可以张嘴胡来吧!”

“在以白话文为主基调的作文赛场上,你去写文言文?”

“这合适吗?这不合适啊!”

“如果这样都能给这位考生高分,那对其他考生,那是真的不公平啊......”

大家争论的核心,无非于两点——

第一,用文言文参加比赛,这是否合适,是否契合作文出题的初衷?

第二,就算是能用文言文写作,以《赤兔之死》的创作水平......

应该也达不到让组委会网开一面的程度吧?

“在场的,都是各个大学的专家,学者,教授。”余华扫视着周围的阅卷老师,沉稳开口,“你们在中文领域,沉浸多年,自然是看不上《赤兔之死》的文言文水准,但我想说的是......”

“你们为什么要以现在的目光,去审视一位高中生的作文?”

“退一万步说,让你们回到十七岁那年,你们能有自信写出《赤兔之死》这样的作文吗?”

这话一出,全场陷入了安静。

对于专精汉语言文学的专家来说,《赤兔之死》的文言文水准,可能的确是不过如此。

但是!

不是每个人都是中文系的专家!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沉浸多年!

对于一位高中生来说,他能写出《赤兔之死》这样的古文,他就已经很好,已经很牛逼了。

真的不要用一位在中文领域沉浸多年资深教授的眼光,去打击一位年仅十七岁学生的自信!

“既然组委会邀请我过来,担任这次作文竞赛的主评审......”余华环视着周围的各个阅卷老师,表达着自己的看法,“那我就应该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首先,我觉得《赤兔之死》并没有偏题,他全篇叙述的论点都有关于忠义,这没问题,大家争论的点,无非就是文言文参加作文比赛,可不可行?”

说到这里,余华拿起组委会给的评分细则,细细研读了一下。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作文规则,发现组委会给出的作文要求,并没有限定不能用文言文来写作文,既然组委会在开赛之前都没有规定,那用文言文写作——”

“这又有什么问题?”

“法无禁止即可为,既然各方面都符合组委会要求,以我个人的意见,我觉得给《赤兔之死》评一个高分,这完全没问题......”

表达完自己的看法,余华也是给了其他老师发表意见的时间:

“我话讲完——”

“谁赞成,谁反对?”

“请大家踊跃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