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对于“松弛感”这个词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我更赞同网络上的这一释义:“其实所谓‘松弛感’,就是抛开一切造作,投入自然当中去,让自己获得无论何时都能坦然自若的能力,达成与自我、与周遭的和解。”

这个释义非常贴切,让我想起了曾流行网络的一个“梗”——“不扫兴的××”所引发的话题,比如不扫兴的老师顺应学生的意愿做郊游安排,不扫兴的领导在节前安排福利发放并不作冗长枯燥的发言,等等。其中,“有个不扫兴的父母是种什么体验?”这一话题的热度最高,在网络上数次“霸屏”。父母不扫兴,其实就是拥有松弛感的表现。

在家庭关系中,拥有松弛感的父母会构建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孩子会更容易获得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会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勇敢。相反,长久生活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童年时期,甚至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多少人在成年以后发出感叹,“快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育儿心理学家表示,稳定且轻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拥有松弛感的父母会给孩子一种温暖、积极、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拥有幸福感、安全感,拥有对抗负面情绪的能量。

那么,拥有松弛感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呢?拥有松弛感的父母情绪稳定、心态乐观,会营造一种平和、愉悦、松弛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满满的爱和接纳。当然,修炼松弛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耐性。

本书以引导“父母构建自身松弛感,培养乐观积极的孩子”为出发点,将父母经常遇到的教育问题与心理学知识相结合,为父母提供具体、行之有效的建议及方法。

本书共十章,前九章从父母易错行为、营造松弛的家庭氛围、正视挫折与失败、快乐沟通、激发学习力、锻炼社交力、管理情绪、自由放养、培养好习惯方面切入,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助力孩子乐观自信地成长;最后一章则列出了父母在遇到不同心理困境时获得人生自洽的具体方法。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以松弛的心态养育乐观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