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虞帝只想翻牌,把大儒放火架上烤!

慕苏盛早已从江南来到京城。

人此刻就在方文斋为广大儒生传道解惑。

这事衮衮诸公都知道,慕苏盛开春之际就说过要到各地讲学,最终会在京城停留半年。

入京也做过相关报备,不少朝臣私底下都去听过这位江南大儒的讲课。

甚至先帝未逝世前,太后娘娘为迎接慕苏盛,专门请他在镜潭湖办了数场讲经会。

自儒家帝王学派入大虞疆域以来,这五百年来该代表的大儒并未有过偏激的做法。

与其他儒家温和派可谓和睦相处,甚至互有印证交融,江南儒林逐渐在大虞站稳脚跟。

可如今公然告知世人要为新帝讲学,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思吗?

“我看这慕苏盛真是活腻了!”

“仗着历代虞帝对其学派的仁慈,在这站稳了脚跟,就敢露出獠牙试试朝廷态度了?”

一位勋贵脾气火爆,认为不能放任这种苗头产生,就该快刀斩乱麻把江南儒林铲平了。

而大部分文官深知江南儒林在民间影响力巨大,慕苏盛更是集百家之所长。

不止被其他儒家学派奉为魁首,更是在半甲子前得到浩然云海的接引,在那儒学圣地修行了不短岁月。

“咱们要是随意处置慕苏盛,浩然云海那边怕是要过来问责!”

“更糟糕的情况,离天皇朝与姬月皇朝会借机发难,不要小瞧了这些狂儒的疯劲!”

朝臣纷纷沉默下来,新帝方继位,朝廷局势尚未稳定,离天皇朝本就在边境三州虎视眈眈。

要是处理慕苏盛不当,那边正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甚至得到其他列国支持。

“我看这事诸位都把它想得太复杂了!”

“慕苏盛不就是想为陛下讲解帝王学说吗?咱们就在皇城里为他办场法会!”

“诸位别忘了,咱们这位陛下的性情,估计转头就去与那位宠妃逍遥快活了!”

一位世袭的年轻国公哈哈大笑起来,他与少帝臭味相投,听闻新帝也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主,比少帝还要荒唐,顿感颇为亲切,论起这位陛下时没了正形,忘了此处是哪里。

大司马沈重此时开口道:“小国公,不可妄言当今圣上!”

年轻国公抱了抱拳,坐回自己的位子,其他朝臣摸了摸下巴,显然是认可这纨绔的话。

当初为何选择端王,不就是人傻好控制,开国太祖为何阻止帝王学派流入疆域,是担心该学派影响皇帝,使其成为该学派的践行者。

但这又和他们这些士大夫有什么关系?

新帝就算真受到慕苏盛影响,要当圣人君王,可没有大权在手只是空谈理想罢了。

况且大司马只是责备了句小国公,却对他提的意见没有说什么,这就耐人寻味了。

朝臣开始望向张相公,只要这位点头同意,此事就好办了。

至于祖宗规矩,又不是没打破过,这次只是开了例外,下次定会好好遵守。

张相公揪着下巴胡须尖,良久淡淡道:“此事还需与太后商议,请陛下参与定夺!”

朝臣心里有数了,没反对那便是认同,太后那边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午膳过后,小憩半炷香。

张相公召来一名小太监,将偏殿的谈话写入信中,让其送往太岳宫。

下午的朝会开始,衮衮诸公与朝臣颇为讶异,连续四天处在温柔乡的新帝上朝了。

整场朝会,辰季理就默默盯着下方的臣子,邀请帝王学派入宫讲学,亏这些人想得出来。

大部分强盛皇朝为何禁止帝王学派的大儒为新帝讲学?

不正是担心新帝尚未凝聚出气运真龙,而大儒即便不动用任何神通,单是语言就拥有直击心灵的伟力。

哪怕讲学时没受到什么影响,但儒学种子已在人体识海扎根。

此后,只要一契机,新帝就会尝试儒学,接触帝王学派,然后成为践行者。

真得把自己当傀儡了,哪怕被教化了,也不用担心对朝堂有什么影响。

“陛下,慕苏盛的请求不得不重视,还请您定夺!”

辰季理心中冷笑了下,淡然道:“在皇城里办法会是天下读书人的盛世!”

“这样吧,让慕老先生在皇城连办七日法会,并且昭告天下,若持有不同见解的诸派大家长亦可参会辩论,学说真理这东西,就该要越辩越明,越辩越清晰!”

“另外,明王是否还未启程去南岭,如此正好,那就让他主持完这场法会再出发!”

朝臣听罢,暗道这位陛下真是狠,慕苏盛都三百岁了,已处暮年,还要在炎炎酷日之下坐镇七日法会,而且还要接受诸派大家的学说挑战,这是把人当妖兽整啊。

不过话说回来,此计确实高明,你慕苏盛不就是想为新帝讲学来扩大江南儒林的影响力,现在朝廷给你举办了这么大的擂台,你接下了,胜了诸派,才能证明你之学说的优越性。

否则,都不是最好的东西,皇帝为何要采纳,真当大虞皇朝是边远小国吗?

“陛下英明!”

散朝之后,辰季理继续去练功了,千幻千面,还有很多招式没有练过,得努力才行。

方文斋,送走了传旨帝使,此地的儒生激动万分。

七场法会,举办地点还是在皇城里,足以可见朝廷对江南儒林的重视。

而当事人慕苏盛心情沉重,劝退了前来道贺的学生,返回落书厢房,提笔批注经文。

可心中难以平静,迟迟无法落笔,没想到这事到最后竟然演变成这样,本非他所愿。

皇城七日法会,看似是江南儒林的莫大机缘,亦是巨大挑战,败了,后果难以想象。

江南儒林好不容易在大虞皇朝站稳脚跟,融合其他学派,也受到了浩然云海的认可。

这要是失败了,江南儒林定会损失大量学子,浩然云海可能会派新大儒过来接掌。

若真到了这种地步,慕苏盛无法接受,江南儒林是他慕家先祖建立的,为了验证所学,不惜长途跋涉百万里,跨越数国皇朝,艰难进入大虞皇朝,以小小慕家吸收同派发展至今。

桀桀桀——

“你瞧,我没有骗你吧!”

“经此一役,江南儒林必能名震大虞皇朝,甚至离天皇朝与姬月皇朝亦会心动,请你儒林前往他们的疆域建立分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