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毒杀武后

  • 侦相
  • 唯一主宰
  • 4821字
  • 2025-04-18 18:52:36

高宗满脸笑意,忍不住拍手称快,目光紧紧锁住萧毓,开口道:“萧状元,你可一定要好好说一说,究竟是如何找到这羊脂白玉珩垂珠佩的,朕实在是好奇得很。”

萧毓稳步上前,身姿挺拔,恭敬地躬身施礼,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不过是凭借着观其形、触其状、听其声、辨其音,才找到了这块羊脂白玉珩垂珠佩。”

武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紧接着追问道:“哦?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门道,快细细说来,何为观其形、察其状、辨其音?”

萧毓从容转身,身姿镇定,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陛下,皇后娘娘,世间万物,皆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就拿声音和形状来说,每一样东西都截然不同。

此前,臣仔细查看了那十个锦囊里盛放的物件,通过它们的外形轮廓、质地纹理,推断出里面装的不过是金银、珍珠、玛瑙、玉髓、石块、木头之类,绝不可能是我们要找的羊脂白玉珩垂珠佩。”

她微微一顿,目光扫视全场,仿佛在回溯当时的情景:“而后,在各位公主王子进行人物猜测表演时,臣并未被精彩的表演所分心,而是静下心来,专注地聆听他们身上配饰发出的声响。

今晚,众人都身着绮丽的迪彩羽衣,配饰大多简约。唯有这位小公主,在演绎嫦娥奔月之际,每一个轻盈的转身、每一次优雅的抬手,她的额头处都会隐隐传来清脆的声响。”

说到这儿,萧毓的眼中浮现出一抹自信:“那声音短促而清脆,恰似山涧清泉轻击溪石,又似微风拂过,锦鲤摆尾,灵动又活泼,悦耳至极。

臣心中一动,当即断定,这特别的声音必然来自我们苦苦寻觅的羊脂白玉珩垂珠佩,于是循着声音,终于找到了它。”

高宗听闻肖玉的一番解释,不禁与武皇后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欣赏与赞许,两人连连点头。高宗感慨道:“这萧状元,果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这时,小公主像只欢快的小鹿,主动蹦蹦跳跳地上前,热情地挽住肖玉的胳膊,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撒娇道:“萧状元,你既然对声音这么有研究,那可一定要多说几个有趣的给我们听听呀。”

武皇后见状,嘴角含笑,轻声嗔怪:“太平,不得无礼。”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像一道电流,瞬间让萧毓心中猛地一颤。她下意识地转头,定睛看向太平公主。

眼前的太平公主,恰似一尾灵动的锦鲤,在荷花莲叶间自在嬉戏,无忧无虑;又宛如一只七彩孔雀,翱翔于云端,轻盈穿梭在林间,周身洋溢着活泼与灵动。

萧毓心中暗自惊叹,原来她就是太平公主!瞧她不过年方十岁,浑身却透着聪慧劲儿,这般惹人喜爱,也难怪帝后对她宠爱有加,甚至早早便为她定下婚约,赐了定安驸马。

太平公主却没察觉到萧毓的心思,她那双眼灵动得如同山间清泉,又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滴溜溜地转着,再次催促道:“萧状元,你倒是快说说呀,还有哪些好玩的奇闻趣事?我可太想听啦!”

实在拗不过太平公主这般热情又执着的追问,萧毓脸上笑意盈盈,和声说道:“公主,您仔细听好喽。”她微微顿了顿,抬手拿起桌上的一双金筷,轻轻敲击着一旁的金盏。

“哒哒—踏踏——涔涔”,清脆又带着厚重质感的声音在殿内响起,“金质器物相互撞击,发出这般声响,好似山涧里潺潺流动的清泉,推动着圆润的卵石,又如同静谧的夜间,微风轻轻拂过松林,松针相互摩挲。”说罢,萧毓放下金筷,拿起银勺,与银盏轻碰。

“钉钉铃铃”,一串清脆灵动的声音传来,“银器相击,声音清脆悦耳,就像屋檐下悬挂的风铃,被微风轻轻吹动,发出的声响空灵又动听。”接着,萧毓将银勺与金盏碰撞,“而金银相击时,‘铃铃咚咚’,这声音,恰似山泉水从断崖处滴落,错落又清脆。”

萧毓又指了指一旁的瓷器,将金筷与之轻敲,“噔噔——脆儿——噔噔——脆儿”,声音清脆又短促,“金器与瓷器相击,这‘噔脆——噔脆’之声,独特别致。”

随后,萧毓拿起一块玉佩,与金盏轻撞,“金玉相击,哒哒作响,仿佛哒哒的马蹄声,富有节奏。”

再拿起玉佩与银勺相碰,“银玉相击,嘀嘀——铃铃,宛如风中摇曳的细碎铃声。”

最后,萧毓将两块玉佩轻轻敲击,“玉玉相击,‘叮哒叮哒’,清脆又空灵。”

太平公主听得入神,眼睛睁得大大的,乌溜溜地转着,满是好奇与惊叹。那纯真又炽热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她,倒让萧毓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悄然泛起一抹红晕。

金殿之上,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脸庞。唐高宗捋着胡须,脸上笑意盈盈,眼中满是欣慰与调侃,开口道:“今日看来,朕将太平公主赐婚给安定驸马,当真是天作之合啊!太平今晚也算是提前见着自己的夫婿了,而萧状元,你也见到了未来的妻子。”

他的目光在太平公主和肖玉之间来回流转,继续说道:“虽说你们年纪相差七八岁,可瞧这相处的模样,一个纯真活泼,一个率真无邪,倒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呐。”

武皇后闻言,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轻轻碰了碰高宗,眉眼低垂,轻声嗔怪:“陛下,就别再打趣两个孩子啦。您瞧,他们都害羞得低下了头,手足无措的样子,多惹人怜爱,就别拿他们寻开心了。”说着,她朝太平公主招了招手,“太平,快到母后这儿来。”

此时,夜已深沉,窗外月色如水,不知不觉已至夜半时分。这场重阳夜宴,从精彩的表演到如今温馨的闲谈,处处洋溢着热闹与欢乐,满是温馨有趣的氛围。更让人欣喜的是,安定驸马萧毓与太平公主得以相见相识,日后也算有了情谊的开端。

萧毓看到眼前的热闹,心中五味杂陈。惊喜之情涌上心头,可紧接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羞涩与不知所措瞬间将她淹没。她抬眸,望向灵动可爱的太平公主,心中却又泛起一阵苦涩的涟漪。

自己实则并非男儿身,怎能配得上如此聪慧脱俗的太平公主?这份遗憾与怜惜,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涌。一时间,她竟全然忘却了向武则天报那满门抄斩之仇的念头,满心满眼,都被眼前的状况与内心的纠结所占据。

就在此刻,太平公主轻盈一提裙摆,身子恰似灵动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奔到金殿之外。她仰起头,望向那片金秋的苍穹。此时,宫中彩灯高悬,火树银花,将深夜的天空照得亮如白昼。

繁星闪烁,似细碎的宝石镶嵌于夜幕;弯月如舟,悠悠飘荡在浩瀚星河。浮云悠悠而过,清风徐徐拂来,风中交织着金桂的馥郁、残荷的清苦以及各类金菊淡雅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正值九月初九,温度不冷不热,一切美得恰到好处。

唐高宗也随着太平公主,站在了大殿外的玉露台之上。玉露高台上,宫中的女乐师们和着悠扬的丝竹之音,翩翩起舞。

她们手中执着彩色宫灯,身披轻薄锦纱,发髻高高挽起,身姿婀娜。清风拂过,宫灯轻轻晃动,彩色的光晕在地上摇曳。那奇香随着风飘散开来,与曼妙的歌舞相互交融。

诸位皇子公主和皇后皇帝,居高临下地坐在金殿外的观景台上。他们沉醉地欣赏着这仙乐飘飘、舞姿蹁跹的美妙场景,如梦如幻。就连一向沉稳的萧玉状元,也不禁在心底感叹,在这金秋玉露的良辰美景之下,竟让人恍惚,分不清究竟身处人间还是天上。

正在众人沉醉于歌舞升平之时,玉露塔上方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砰砰咚咚”的声响,无数烟花轰然绽放。那烟花于夜空中绚烂炸开,将整个夜幕照得亮如白昼。

它们有的宛如孔雀开屏,舒展着七彩的尾羽;有的好似雷电齐鸣,迸射出耀眼的光芒;有的又像流星划过,拖着长长的光带。色彩缤纷,瑰丽如画,绵绵不绝。

就在这如梦似幻的烟花雨中,只见一人手持玉箫,悠悠然飘然而下。他身着凤凰彩衣,脸上戴着粉黄相间的吉祥脸谱,身姿轻盈飘逸,恰似玉树临风,又仿若仙人自云端翩然而至。众人看得目眩神迷,随即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太平公主像一只快乐的小蝴蝶,蹦蹦跳跳地跑到那人身边,笑着说道:“太子哥哥,你怎么才来呀?你从云端烟花中走来,我还以为是哪位神仙下凡来凑热闹呢!”

太子一边轻轻吹奏着玉箫,一边用左手在她的鼻梁上轻轻一碰,满脸的宠溺,显然十分疼爱这位小皇妹。

待一曲如梦如幻的箫音缓缓落下,太子向着皇帝皇后郑重行礼,说道:“这曲玉箫吹奏的是《凤凰于飞》,愿父皇母后,如凤凰于飞,逍遥人间。”武后和高宗听闻,相视而笑,欣慰地默默牵起了手。

唯有萧毓望着身着五彩凤衣、手拿玉箫、脸带粉黄脸谱的太子,暗自思忖:这身影和声音,如此熟悉。只是如今与儿时相遇之时相比,截然不同。太子殿下如今愈发如仙人般,风姿清朗俊秀......”

萧毓望着太子身披五彩凤衣的身影,不禁陷入对儿时美好相遇的回忆。那时的阳光总是暖融融的,笑声清脆得如同山间的溪流。

可转瞬之间,父母惨死、全族抄斩、自己被迫逃亡的画面,像一把把利刃,剜割着他的心。这突如其来的痛苦,又似一道凌厉的闪电,瞬间将他从美轮美奂的重阳夜宴拉回冰冷残酷的现实。

此刻,眼前的重阳夜宴,处处张灯结彩,高宗和武后笑容满面,一家人尽享天伦,温馨美满。可自己的家人呢?全被这个杀人如麻的武皇后赶尽杀绝,如今只剩下相依为命的姑姑。

想到这儿,萧毓的心猛地一揪。她抬眼望向天空,又将目光从那浩瀚夜空移至玉露台上翩翩起舞的宫娥,再看着一个个欢呼雀跃、心花怒放的人,刹那间,一个大胆的计划涌上心头。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大步向前,朗声道:“启禀陛下、皇后,适才听闻太子殿下吹奏《凤凰于飞》,臣一时技痒难耐,不知能否容臣也吹奏一曲《百鸟朝凤》。”

太平公主和众位皇子一听,顿时拍手称快,纷纷叫好:“好啊好啊,如此更是锦上添花了!”

太子也恭敬地走上前,面带微笑,将手中的玉箫递向萧毓。萧毓双手接过玉箫,轻闭双眼,缓缓吹奏起《百鸟朝凤》。

箫声悠悠响起,初时,如玉露划过花蕊,丝滑轻灵,带着清晨的清新与灵动;忽而,又如山泉滴石,低沉浑厚,诉说着岁月的深沉与沧桑;

转瞬间,似旭日穿云,昂扬激越,迸发出蓬勃的力量与希望;紧接着,像泉瀑跌崖,磅礴大气,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气势;

而后,仿若水寒凝冰,清冷婉转,透着丝丝缕缕的哀伤;最后,又如蝴蝶穿梭花丛,欢快活泼,满是对自由的向往。在场众人,无一不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就在众人完全沉醉于萧玉吹奏的《百鸟朝凤》时,深夜的夜空在绚烂烟花的映衬下,悄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本稀疏的白云,丝丝缕缕,渐渐汇聚起来,一大朵又一大朵,簇拥着,全都聚集到了皇宫玉露台的上空。

云朵越积越多,越聚越厚,起初还是洁白如雪的颜色,随着萧玉那悠扬的箫声在空气中回荡,云朵竟开始变幻色彩,由洁白转为柔和的粉色,而后又焕发出神秘的紫色,紧接着,红色、黄色一一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祥云在玉露高台上空久久不散,仿佛一块巨大而绚丽的绸缎,轻盈地铺展着。

众人被这罕见的景象吸引,纷纷抬头仰望,眼中满是惊叹。更神奇的是,在五彩祥云的笼罩下,烟花璀璨绽放之际,百鸟叽叽喳喳地从四面八方翩翩飞来。

为首的,竟是一只展翅翱翔、引吭高歌的凤凰,那身姿矫健,鸣声嘹亮。众人见状,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禁喃喃自语:“真的是‘凤凰于飞’,‘百鸟朝凤’啊,竟真的把凤凰和百鸟都引来了!”

此时,百鸟围绕着凤凰,在烟花与彩云之间翩翩起舞,五彩的羽毛不时飘落,如梦如幻。萧玉轻轻起身,优雅地伸出手,将一片五彩羽毛接在掌心。

周围的人,包括太子在内,都沉浸在这如梦境般的场景中,如痴如醉。唯独太子似乎保持着几分清醒,他紧紧挨着萧玉,姿态既像是恭敬地陪伴,又像是在专注地欣赏。

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天空中那五彩祥云、凤凰和百鸟所吸引,萧毓不动声色地在右手间凝聚内力。片刻后,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他掌心悄然形成。

紧接着,他运用内力,如同蜻蜓点水般轻盈,又如杨柳拂面般轻柔,将这颗露珠悄无声息地送入了武则天面前的金玉琼浆酒杯中。

各位公子公主,乃至皇后武则天,全都深深沉溺于眼前这仿若仙境的奇妙圣境,丝毫没有察觉萧毓已将蕴含内力凝结而成的毒露,悄然送进了武则天的酒杯。

此刻,萧毓缓缓停下吹奏,那箫声虽已消逝,可袅袅余音依旧在空气中萦绕不绝。

五彩祥云与五彩飞鸟仍悠悠地环绕在玉露高台和皇宫的上空,壮观美景引得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仰头凝望,沉醉其中,彻夜未眠。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五彩祥云才渐渐消散,天空中的百鸟也悄然隐没在云层之间。

武则天与高宗皇帝完全被这如梦似幻的圣境所迷惑,沉浸在欢愉之中,接连几杯酒下肚。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早朝,经历一夜盛宴的武则天,沉沉睡去。高宗无奈,只得宣布罢朝,辍朝一日。

看着这一切,萧毓心中暗自欣喜,他在心底默念:“武则天,你的报应终于来了,你残害我全族,今日便是你付出代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