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应对
- 穿越三国:开局成了太子
- 倔强的小蜜蜂
- 3037字
- 2025-04-06 08:15:55
“且慢!你莫非是乔三?你口中的盗贼究竟是怎么回事?”诸葛珪神色一凛,目光如炬地望向那气喘吁吁奔来的男子。
男子满脸焦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大人,不好了!土匪正从北方杀来,队伍浩浩荡荡,少说也有上万人!”
诸葛珪闻言,顿时大惊失色,急忙朝身旁的仆人高声下令:“快!扶乔三进屋,给他端些水来!”待仆人将乔三安顿好后,诸葛珪立即召集诸葛玄及府中众人,迅速布置任务。不多时,诸葛家三位精壮男子便飞身上马,向北疾驰而去,前去打探敌情。
见此情形,刘赟迅速唤来杨阜与陈到,三人聚在屋内商议对策。“那声称土匪来袭的男子,据说是诸葛家的仆人。他自称去青州探望母亲,想必是在途中撞见了土匪。”陈到已查明男子身份,向刘赟与杨阜禀报道。
“若盗贼真的大举来袭,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刘赟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地看向杨阜。
杨阜苦笑着摇头,无奈道:“世子,咱们的士兵虽个个骁勇善战,但满打满算也不过百人。若山贼当真有一万之众,仅凭这点兵力,实在难以抗衡。”
“确实如此。若山贼数量如此庞大,非得调动阳都县的驻军以及南阳县的军队不可。”陈到也深表赞同,显然不打算仅凭这百名士兵与土匪硬拼。
“我瞧诸葛家的人已骑马出去侦察,等他们回来,便能知晓详情。咱们且先耐心等待,再从长计议。”刘赟沉声道。
于是,刘赟让士兵们暂且休息,自己则与杨阜、陈到一道,静静等候诸葛家侦察之人归来。
直至深夜,马蹄声与宅邸大门开启之声传来,刘赟等人赶忙来到院中。诸葛家的男人们彻夜未眠,此刻连忙牵住缰绳,安抚着狂奔一夜的马匹,让下马的众人得以稍稍喘息。
“情况如何?”诸葛珪急切地问道。
一名侦察回来的人赶忙汇报:“确是土匪,人数起码有一万,他们在距离此地北边三十里左右的河岸扎营,看样子今晚便会在那里过夜。”
诸葛珪听完,面色愈发凝重,急忙对弟弟诸葛玄吩咐道:“速速将家中男丁全部叫醒,在此集合,再告知村里百姓,土匪将至。我这就前往县衙,把消息告知县令。”
“好的,兄长。”诸葛玄领命而去。
听闻诸葛家的人向诸葛珪禀报,刘赟便与杨阜、陈到进屋再度商议。“若土匪真有一万,依我之见,最好紧闭城门,坚守城池。县里军队有上千人,再从当地百姓中抽调些精壮之士,守城应无大碍。趁着土匪还未赶到,派人前往南阳县相府和徐州刺史处求援,而后闭关坚守。”杨阜提出关闭城门、据城坚守的建议,陈到对此深表赞同。
“反正咱们也难以逃脱土匪的追捕。眼下夜色已深,四周漆黑一片,带领不熟悉地形的士兵赶路极为困难。咱们的士兵大多是步兵,即便连夜赶路,天亮前也走不了多远。”陈到补充道。
“那我便与这里的士兵一同守护城池。咱们的士兵皆是从晋国精心挑选出的精锐,还带了不少兵器,定能为守城出一份力。这些士兵在与山贼的战斗和守城方面经验丰富,二位尽可放心。”刘赟神色坚定,对守城信心十足。
然而,诸葛珪从县衙回来后,关闭城门、围城坚守的计划却不得不搁置了。
只见诸葛珪满脸焦急地回到府邸,府中气氛瞬间变得紧张不安起来。刘赟见状,带着杨阜走进诸葛珪所在的房间。
“先生。”刘赟唤道。
“杨先生,您还未歇息?”诸葛珪问道。
“如此紧要关头,我实在难以入眠。”杨阜说道。
“嗯,在这嘈杂的情形下,确实难以安睡。”诸葛珪应道。
“先生去县衙之事办得如何?土匪来袭的消息,可告知县令了?”刘赟关切地问。
“我连县令的面都未曾见到。”诸葛珪无奈地摇头。
“这是何意?在这般紧急时刻……”刘赟听闻,不禁愣住,一脸疑惑地看着诸葛珪,杨阜亦是满脸惊讶,追问道:“此话怎讲?莫不是县令不信有土匪来袭?”
“并非如此。我听说县令前往盖阳县拜见南阳王了,故而没能见到他。”诸葛珪解释道。
“那县衙的县丞呢?县令不在,应当找县丞调动县里的兵马才是。”刘赟接着问。
“我见了县丞,可他说没有县令的命令,不能调动军队,还称除非土匪即刻兵临城下,否则不能在半夜调动军队。”诸葛珪的回答,让刘赟心中一阵恼火,感觉就像嘴里被塞了十个红薯般难受。
“竟有万名盗贼!如此规模,怕是黄巾军的残余势力。黄巾军都要来了,县丞却只等县令命令。若是明天早上黄巾军强行攻城,该当如何是好?”杨阜也一脸沮丧,向诸葛珪问道:“若是这般,先生打算如何应对?”
“首先,咱们应当给开阳县送信,告知县令和太守这边的情况。所幸,阳都县有能帮忙之人。泰山山脚下有位名叫张飞的豪杰,他率领着一支约五百人的队伍。”诸葛珪缓缓说道。
刘赟听到“张飞”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禁惊讶地问道:“张飞?他在西州?”
“他是泰山郡县尉张珪的儿子。张珪遭人陷害入狱时,张飞率领手下将他救出,此后便带着手下隐匿在泰山脚下。虽说他犯了罪躲在泰山,但为人正义勇敢。只要我给他送信,他定会赶来相助。”诸葛珪解释道。
刘赟忍不住又问:“先生与张飞有何渊源?”
杨阜一脸惊讶地看着刘赟,诸葛珪也看了刘赟片刻,才回答道:“回殿下,我曾担任泰山郡的谋士,在泰山郡时结识了张飞。他们隐匿泰山期间,我还多次为他们提供粮草。”
诸葛珪低声回应,刘赟一时怔住,杨阜更是惊愕得目瞪口呆。诸葛珪见状,不禁莞尔一笑:“殿下何须如此讶异?尚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实在失礼。”
刘赟仍沉浸在震惊之中,杨阜率先回过神来,向诸葛珪介绍道:“这位是晋国世子殿下,在下是晋国的杨阜。”
“在下泰山郡丞诸葛珪,见过世子殿下。”诸葛珪恭敬地行礼。
刘赟逐渐平复心情,问道:“先生是如何识破我的身份的?”
“殿下,您一行人初来乍到,便显得与众不同。您自称前往青州购马,然而商队所携货物寥寥无几。商人重利,向来不会空车出行,即便前往青州购马,也必会携带可在青州售卖的货物。百余位不似商人者却自称商人四处游走,我便推测,若非土匪,便是身负特殊使命的高官。观诸位言行举止,又非土匪之流。既是高官,又自称来自邺州,我所想到的,唯有晋王殿下及其家人了。”诸葛珪条分缕析,言之凿凿。
刘赟这才恍然大悟,邺州大部分县市饱受黄巾军侵扰,永川郡和延南郡沦为战场,唯有晋国能在邺州隐姓埋名,悄然远行。
“先生所言极是。我此番前来确有要事,亦想与先生多叙叙,不过当务之急是击退土匪,待此事了结,咱们再详谈。”刘赟说道。
“是,世子。”诸葛珪应道。
“先生应尽快给开阳县送信,告知南阳王此事。还有,这个张飞,先生能信得过吗?”刘赟又问。
“殿下放心,他为人正直,胆识过人,武艺高强。张飞手下的士兵也都是在泰山打猎练武的精壮青年,若是他能率领众人前来,必定大有助益。”诸葛珪肯定地回答。
“听闻张飞即将到来。若张飞手下有五百人,加上我的一百士兵,还有陈到、文直、许褚,再把颜良和文丑也算上……”刘赟心中盘算,与其困守城中,不如趁黄巾军还未抵达阳都,在野外与之一决雌雄。
“阳都县有多少士兵?”刘赟问。
“就算县令麾下的士兵尽数算上,也足有上千人,殿下。”诸葛珪答道。
“若是把诸葛家的年轻人,以及附近村子里的男丁都召集起来,先生觉得能召集多少人?”
“毫无畏惧、愿意聚集起来的士兵,起码能有三千人。”
听到诸葛珪的回答,刘赟当机立断:“杨先生,你即刻派人前往南阳,叫他们把颜良和文丑带来。听说跟着颜良来的青年们都在南阳,你把情况说明,让他们带着青年们尽快赶来。”
“是殿下,”杨阜领命而去。
杨阜出去后,刘赟又问诸葛珪:“有没有地方可以部署五百名士兵,守住前往阳都县的土匪防线?若是可以,距离阳都县十里左右的地方为宜。”
诸葛珪不假思索地回答:“殿下,阳都县北面不到十里处,有一座小山,山虽不高,但山的东面有条路。若是大部队前往阳都县,不必翻山越岭,直接沿着这条路便能抵达。”
“先生能画出那座山的位置和地形吗?”
“殿下,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