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卷一百八十二·辽兴宗本纪(上)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名为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是圣宗的长子,母亲是钦哀皇后萧氏。兴宗刚出生时,就被齐天皇后抱去抚养。他自幼聪明伶俐,长大后身材魁梧,容貌不凡,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为人豁达大度。兴宗擅长骑射,喜好儒家学术,还精通音律。年仅三岁的时候,他就被封为梁王。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太平十年(公元1030年)六月,他开始兼任北南院枢密使事,参与重要政务。

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夏天六月己卯日,圣宗驾崩,兴宗在灵柩前即位,接过了统治国家的重任。壬午日,他尊奉自己的生母元妃萧氏为皇太后,这一举措确定了新的宫廷尊位秩序。甲申日,他立即派遣使者向宋朝、夏国以及高丽通报圣宗去世的噩耗,彰显出作为新君对国际关系的重视。同年,兴宗亲临宣政殿主持进士考试,放刘贞等五十七人考中进士,为国家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辛卯日,他宣布大赦天下,将年号改为景福,开启了新的统治纪元。乙未日,众人护送大行皇帝圣宗的灵柩,将其停放在永安山太平殿,为后续的安葬事宜做准备。辛丑日,皇太后下令赐死驸马萧鉏不里、萧匹敌,围场都太师女直著骨里、右祗候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人被处以死刑,其家产也被抄没。同时,齐天皇后被迁往上京,宫廷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动。

秋七月丙午初一,皇太后率领皇族成员在太平殿举行盛大的哭吊仪式,寄托对圣宗的哀思。高丽也派遣使者前来吊唁慰问。新即位的兴宗召集晋王萧普古等人饮酒、博弈,直到深夜才结束,展现出他在沉重的丧期之外,年轻帝王的活力一面。丁未日,兴宗还参与了击鞠活动。戊申日,他任命耶律韩八为左夷离毕,特末里为左祗候郎君详稳,让横帐郎君乐古暂时担任右祗候郎君祥稳。己酉日,又任命耶律郑留为于厥迪烈都详稳,高八为右皮室详稳,通过人事任命稳固自己的统治。庚戌日,他得知蓟州百姓遭受饥荒,立即下令进行赈济,展现出对民生的关怀。癸丑日,他下诏绘制大行皇帝圣宗的画像,以作纪念。甲寅日,兴宗亲自审查囚犯案件,力求司法公正。他还任命观察姚居信为上将军,加强军事人事安排。在庆陵之南建造庆州,迁徙百姓充实此地,将其作为奉陵邑,以守护先帝陵寝。乙卯日,由于连年丰收,他下令停止给东京统军司供应粮食,合理调配资源。丁巳日,兴宗前往拜谒大行皇帝圣宗的画像,悲痛哀伤许久,可见他对圣宗的深厚感情。之后他又下诏在御容殿绘制北府宰相萧孝先、南府宰相萧孝穆的画像,彰显对大臣的重视。任命萧阿姑轸为东京留守,确保东京地区的安稳。丁卯日,兴宗再次前往太平殿,焚烧先帝曾经使用过的弓矢,以表追思。他还前往晋王普古家中探望其病情。辛未日,他再次审查囚犯案件。壬申日,兴宗前往拜谒神主帐,当时奥隈萧氏刚刚入宫,他也让奥隈萧氏一同参拜,展现出宫廷礼仪的延续。

八月壬午日,众人将大行皇帝圣宗的灵柩迁往菆涂殿,继续推进丧葬相关事宜。九月戊申日,兴宗亲自视察庆陵,关注先帝陵寝的修建情况。庚戌日,他前往向皇太后请安,恪守孝道。辛亥日,宋朝派遣王随、曹仪前来致祭,王鬷、许怀信、梅询、张纶前来慰问两宫,范讽、孙继业祝贺兴宗即位,孔道辅、魏昭文祝贺皇太后册礼,宋辽之间的外交互动在新君即位之际频繁展开。戊午日,在菆涂殿焚烧弧矢、鞍勒等物,遵循丧葬仪式。庚申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慰问。庚午日,因为宋朝使者前来吊祭,兴宗身着丧服前往菆涂殿。甲戌日,他派遣御史中丞耶律翥、司农卿张确、详稳耶律励、四方馆使高维翰前往宋朝答谢吊慰之情,维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冬十月戊寅日,宰臣吕德懋去世,朝廷失去一位重要大臣。癸未日,兴宗下令杀掉萧鉏不里的同党弥勒奴、观音奴等人,进一步肃清宫廷隐患。丙戌日,他派遣工部尚书高德顺、崇禄卿李可封将先帝的遗物送往宋朝;同时,派右领军卫上将军耶律逊、少府监马惮作为皇太后答谢宋朝的使者;右监门卫上将军耶律元载、引进使魏永担任皇帝答谢宋朝的使者,通过外交往来巩固与宋朝的关系。丁酉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赠送财物助办丧事。戊戌日,兴宗安排萧革、赵为果、耶律郁、马保业作为来年祝贺宋朝正旦的使副,提前规划外交事务。闰月辛亥日,兴宗前往菆涂殿,查看玄宫的秘器。有关部门请求将兴宗的生辰定为永寿节,皇太后的生辰定为应圣节,兴宗批准了这一请求,增添了宫廷节日庆典。辛酉日,兴宗查看新制造的铠甲,关注军事装备情况。丁卯日,他下令赈济黄龙府的饥民,展现对百姓的关怀。十一月壬辰日,兴宗率领百官在菆涂殿祭奠大行皇帝圣宗。他拿出大行皇帝生前的服饰、玩物等进行焚烧,以表缅怀,还放走了五坊中的鹰鹘,以示不再耽于游猎。甲午日,将文武大孝宣皇帝圣宗安葬于庆陵,完成先帝的最终归宿大事。乙未日,兴宗举行祭天地仪式,祈求国泰民安。之后他前往向皇太后请安。丙申日,兴宗前往庆陵拜谒,将先帝的遗物赏赐给群臣,为庆陵所在的山命名为庆云,殿命名为望仙,赋予陵寝特殊的意义。十二月癸丑日,兴宗从庆陵返回。此时皇太后开始听政,兴宗没有亲自处理日常政务,群臣上表请求兴宗亲政,却未得到皇太后的允许。这一年,兴宗将兴平公主下嫁给夏国王李德昭的儿子元昊,还封元昊为夏国公、驸马都尉。

重熙元年(公元1032年)春正月壬申初一,皇太后端坐在正殿之上,接受皇帝与群臣的朝拜。宋朝派遣任布、王遵范、陈琰、王克善前来祝贺新年。乙亥日,宋朝又派郑向、郭遵范前来祝贺兴宗的永寿节。丁丑日,兴宗前往雪林。二月,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展现皇家威严与军事演练。三月壬申初一,尚父、漆水郡王敌烈再次担任惕隐这一重要官职,协助兴宗管理部族事务。这年春天,皇太后诬陷齐天皇后有罪,派人前往上京要将其杀害。齐天皇后请求沐浴净身后再赴死,得到了允许。不久,齐天皇后便离世,这场宫廷变故令人唏嘘。

夏四月乙巳日,兴宗前往别辇斗避暑,避开炎炎夏日。秋七月,他在平地松林打猎,享受围猎的乐趣,同时也借此机会训练军队。随后,兴宗安排萧达溥、王英秀、萧麓、张素羽作为来年祝贺宋朝正旦和生辰的使者,提前筹备与宋朝的外交事宜。八月丙午日,兴宗驻留在剌河源。就在这时,皇子洪基出生,为皇室带来新的希望与喜悦。冬十月己酉日,兴宗前往中京,处理政务、安抚民生。十一月己卯日,兴宗率领群臣为皇太后献上尊号为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群臣也为兴宗献上尊号为文武仁圣昭孝皇帝。之后进行大赦天下,将年号改为重熙,开启新的统治阶段。癸未日,宋朝派遣刘随、王德本来祝贺应圣节,彰显两国友好往来。兴宗任命杨佶为翰林承旨,加强文化教育方面的管理。丙戌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祝贺新的尊号与年号。辛卯日,五国酋长前来进贡,体现了兴宗统治下辽朝的影响力。夏国王李德昭去世,兴宗册封他的儿子夏国公元昊为夏国王,维持与夏国的宗藩关系。十二月庚戌日,宋朝派遣胥偃、王从益、崔暨、张怀志前来祝贺来年正旦;又派杨日严、王克纂来祝贺永寿节。兴宗任命北大王耶律求翰为同平章事,进一步稳固朝廷权力架构。这一年,兴宗主持科举,放刘师贞等五十七人考中进士,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人才。

重熙二年(公元1033年)春正月庚辰日,兴宗向东出行巡视,了解地方情况。乙酉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友好邦交。壬辰日,女直详稳台押率领所部前来进贡,显示出对辽朝的臣服。宋朝派遣曹琮前来告知母后刘氏去世的消息,章得象、安继昌前来馈赠母后的遗物。兴宗立即派遣兴圣宫使耶律寿宁、给事中知制诰李奎担任祭奠使;天德军节度使耶律卿宁、大理卿和道亨、河西军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担任两宫吊慰使,表达对宋朝皇室的慰问。

秋七月甲子初一,兴宗安排耶律寔、高升、耶律迪、王惟允作为两宫祝贺宋朝生辰的使副,耶律师古、刘五常作为贺宋朝来年正旦的使副,维持与宋朝的外交礼节。八月丁酉日,兴宗前往温泉宫,享受休闲时光。乙卯日,他派遣使者巡视各路庄稼的生长情况,关注农业生产。冬十一月甲申日,宋朝派遣刘宝、符忠、李昭述、张茂实等人前来答谢辽朝的慰问和祭奠,双方外交互动频繁。十二月乙未日,宋朝派遣丁度、王继凝前来祝贺应圣节。乙酉日,兴宗下令禁止夏国使者在沿路私自买卖金、铁,加强边境贸易管理。甲寅日,宋朝派遣章频、李懿、王冲睦、张纬、李纮、李继一来祝贺永寿节及来年正旦。庚申日,兴宗任命北府宰相萧孝先为枢密使,调整朝廷重要官职,巩固统治。

重熙三年(公元1034年)春正月丁卯日,宋朝使者章频不幸去世,兴宗下诏有关部门赠送财物办理丧事,并命令近侍护送其灵柩归宋,展现出辽朝对使者的尊重和礼仪之邦的风范。辛卯日,兴宗前往春水之地,开展春季的活动。二月壬辰初一,兴宗任命北院枢密使萧普古为东京留守,委以东京地区的重要管理职责。戊申日,耶律大师奴因有在兴宗襁褓时的侍奉之恩,兴宗下诏将他列入皇族属籍,以示恩宠。

夏四月甲寅日,兴宗下令赈济耶迷只部,展现对各部族民生的关怀。五月庚申初一,兴宗前往沿柳湖避暑。就在这个月,皇太后将政权归还给兴宗,自己前往庆陵守陵。六月己亥日,兴宗任命萧普古为南院枢密使,进一步完善朝廷的权力布局。秋七月戊子初一,兴宗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他安排耶律庶徵、刘六符、耶律睦、薄可久作为贺宋朝来年正旦的使副,加强与宋朝的外交联系。壬辰日,兴宗前往秋山,进行秋季的活动。冬十月己未日,兴宗驻留在中会川。十二月,宋朝派遣段少连、杜仁赞前来祝贺来年正旦,杨偕、李守忠前来祝贺永寿节,双方外交往来不断。

重熙四年(公元1035年)春正月庚寅日,兴宗前往耶迷只里。三月乙酉初一,兴宗立萧氏为皇后,完成皇室婚姻大事,稳定宫廷秩序。夏四月甲寅初一,兴宗前往凉陉。五月庚子日,兴宗前往散水源避暑。六月癸丑初一,皇子宝信奴出生,为皇室再添新成员。兴宗安排耶律信、吕士宗、萧衮、郭揆作为贺宋朝生辰及来年正旦的使副,维持与宋朝的外交礼仪。秋七月壬午初一,兴宗在黑岭打猎,进行军事训练和休闲活动。九月乙酉日,兴宗驻留在长宁淀。冬十月,兴宗前往王子城。十一月壬午日,兴宗将南京总管府改为元帅府,加强军事管理。乙酉日,兴宗在白岭举行柴册礼,大赦天下,加强自己的统治权威。同时,加封尚父耶律信宁、政事令耶律求翰为耆宿赞翊功臣,表彰他们的功绩。十二月癸丑日,兴宗下诏让诸军的炮、弩、弓、剑手按时训练演习,提升军队战斗力。庚申日,宋朝派遣郑戬、柴贻范、杨日华、张士禹前来祝贺永寿节及正旦。

重熙五年(公元1036年)春正月甲申日,兴宗前往鱼儿泺,开启新一年的行迹。枢密使萧延宁建议将国舅乙室小功帐敞史改称为将军,兴宗批准了这一请求,对官职名称进行调整,或许旨在优化管理体系,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行政需求。

夏四月庚申日,兴宗任命潞王查葛为南府宰相,让崇德宫使耶律马六担任惕隐。这两项任命,赋予了他们重要的行政与部族管理职责,对朝廷和部族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甲子日,兴宗前往皇后的弟弟萧无曲家中,在曲折的水流边举行泛觞赋诗的雅集活动,展现出兴宗对文化生活的热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君臣间的感情交流。丁卯日,兴宗颁布新制定的条令制度,通过明确的规则规范国家的运转和社会秩序。己巳日,兴宗与大臣们分成不同的队伍进行击鞠比赛,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体现了他与大臣们较为融洽的关系,以及对骑射体育活动的喜爱。

五月甲午日,兴宗往南出行。丁未日,他前往胡土白山避暑,躲避夏日的炎热。庚申日,兴宗前往北院大王高十的行帐举行拜奥礼,这是契丹的传统礼仪,之后还赏赐给高十银绢,既维系了君臣间的情谊,也彰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壬戌日,兴宗下诏修缮南京的宫阙府署,这对于提升南京的政治地位和形象有着重要意义,也显示出他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视。

秋七月辛丑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期间发生了一起案件,耶律把八诬陷弟弟韩哥谋杀自己,有关部门上奏应让耶律把八反坐。临刑时,韩哥哭着诉说:“我只有这一个兄长,请求饶恕他的性命。”兴宗怜悯他们,最终同意了韩哥的请求。这一事件既体现了兴宗在司法裁决中的人性关怀,也展现了兄弟亲情在辽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九月癸巳日,兴宗在黄花山打猎,捕获了三十六头熊,随后根据猎人的表现给予不同程度的赏赐,这既激励了猎人,也展示了皇家狩猎活动的成果与威严。冬十月丁未日,兴宗前往南京。辛亥日,他特赦析津府境内的囚犯,彰显皇恩浩荡。壬子日,兴宗亲临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为题目,在朝堂上对进士进行考试,赐冯立、赵徽等四十九人进士及第。兴宗任命冯立为右补阙,赵徽等人都为太子中舍,赐予他们绯衣、银鱼,并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从此,御试进士成为一种固定的选拔人才方式,这一举措为国家选拔了更多优秀人才,也提升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宋朝派遣宋郊、王世文前来祝贺永寿节,显示出宋辽之间外交礼仪的持续进行。甲子日,宰臣张俭等人邀请兴宗前往礼部贡院,众人欢饮直到傍晚才结束,兴宗还赏赐给大家不同的物品,进一步促进了文化教育领域的氛围和君臣关系。兴宗还安排耶律祥、张素民、耶律甫、王泽作为贺宋朝生辰正旦的使副,维持与宋朝的外交礼节。

重熙六年(公元1037年)春正月丁丑日,兴宗向西出行。三月戊寅日,兴宗任命秦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并将他徙封为吴王;任命晋王萧孝先为南京留守。这两项重要的人事任命,进一步调整了朝廷的权力布局,旨在加强对重要地区和关键部门的掌控。

夏四月,兴宗在野狐岭打猎。闰月,又在龙门县西山打猎,展现出他对狩猎活动的热爱,同时也借此机会进行军事训练和巡视地方。五月己酉日,兴宗前往炭山避暑。他任命耶律韩八为北院大王,萧把哥为左夷离毕,王子郎君详稳鼻姑得为林牙,签北面事耶律涅哥为同签点检司。甲寅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在审查中,发现南大王耶律信宁故意藏匿重囚,其侍婢也有贪污行为,兴宗下令用剑脊抽打耶律信宁并剥夺他的官职;都监因阿附耶律信宁及与侍婢相关的罪行,都被判死刑,但兴宗下诏宽恕了他们。丙辰日,兴宗任命耶律信宁为西南路招讨使,这一任命或许是考虑到耶律信宁的能力,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戴罪立功。庚申日,兴宗从飞龙厩中拿出马匹,赏赐给皇太弟重元以及北、南面侍臣,赏赐的数量根据情况各有不同,这既体现了他对皇亲国戚和大臣们的恩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室与臣属之间的联系。癸亥日,兴宗任命上京留守耶律胡睹衮为南大王,平章事萧查剌宁为上京留守,侍中管宁为行宫都部署,耶律蒲奴宁为乌古迪烈得都详稳。甲子日,任命上京留守耶律洪古为北院大王,不断完善朝廷和地方的人事安排。

六月壬申初一,兴宗任命善宁为殿前都点检,护卫太保耶律合住兼任长宁宫使,萧阿剌里、耶律乌鲁斡、耶律和尚、萧韩家奴、萧特里、萧求翰为各宫都部署。在一次宴会上,兴宗酒兴正浓时赋诗,吴国王萧孝穆、北宰相萧撒八等人纷纷和诗,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展现出宫廷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君臣之间的和谐互动。己卯日,兴宗祭祀天地,表达对天地的敬畏,祈求国家的平安和繁荣。癸未日,兴宗赐予南院大王耶律胡睹衮任命诏书,还亲自为他撰写诰词,并赐诗以示恩宠,这对耶律胡睹衮来说是极高的荣誉,也显示出兴宗对重要大臣的重视。丙申日,兴宗任命北院大王侯哂为南京统军使,加强南京地区的军事管理。

秋七月辛丑初一,因为北、南枢密院监狱中没有囚犯积压,兴宗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赏赐,这表明当时司法系统的高效运转,也体现了兴宗对良好政务表现的认可。壬寅日,由于皇太弟重元生子,兴宗赐诗以及宝玩器物表示祝贺,并特赦死罪以下的囚犯,既表达了对皇太弟的祝贺,也彰显了皇恩。癸卯日,兴宗前往秋山。八月己卯日,北枢密院上奏越棘部百姓苦于他们的酋帅坤长不守法度,很多人选择流亡;兴宗下诏罢免越棘等五国的酋帅,改派一名契丹节度使统领这些地区,这一举措旨在整顿地方秩序,保障百姓的生活安定。

冬十月癸酉日,兴宗驻留在石宝冈。十一月己亥初一,阻卜酋长前来进贡,显示出对辽朝的臣服和友好。辛亥日,兴宗任命契丹行宫都部署萧惠为南院枢密使。壬子日,任命管宁为南院枢密使,萧扫古为诸行宫都部署,耶律褭里为知南面行宫副部署,萧阿剌里为左祗候郎君详稳,耶律曷主为右祗候郎君详稳,进一步完善朝廷的官职任命。庚申日,兴宗前往晋国公主的行帐探望她的病情,体现了皇室之间的亲情关怀。兴宗还封皇子洪基为梁王,确立了洪基在皇室中的地位。十二月,兴宗任命杨佶为忠顺军节度使。派遣耶律斡、秦鉴、耶律德、崔继芳作为贺宋朝生辰及正旦的使者。

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春正月戊戌初一,宋朝派遣高若讷、夏元正、谢绛、张茂实前来祝贺正旦以及兴宗的永寿节,宋辽之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互访传统,这些活动既增进了双方的交流,也体现了彼此对礼仪的重视。辛丑日,兴宗前往混同江,开启春季的行程,混同江一带资源丰富,或许兴宗是来此地进行渔猎或巡视活动。

二月庚午日,兴宗前往春州,继续他的出行。乙亥日,驻留在东川,东川在当时可能有着重要的战略或经济地位,兴宗的停留也许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情况。丁丑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表明高丽与辽朝维持着藩属关系,定期的朝贡活动有助于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系。壬午日,兴宗前往五坊查看鹰鹘,这反映出他对皇家游猎活动的关注,鹰鹘在辽代的狩猎中起着重要作用。乙酉日,兴宗派遣使者前往庆州向皇太后请安,展现出他对皇太后的敬重和孝道。

三月戊戌初一,兴宗前往皇太弟重元的行帐,兄弟之间的走动有助于增进皇室内部的感情和沟通。壬寅日,兴宗前往蒲河淀,这片区域可能是兴宗喜爱的活动场所,他或许在此进行渔猎或其他休闲活动。辛亥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着与辽朝的友好关系和朝贡体系。甲寅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关注司法公正,确保法律的执行符合公正原则。

夏四月己巳日,由于兴平公主去世,兴宗派遣北院承旨耶律庶成带着诏书去询问夏国王李元昊。兴平公主与李元昊关系不和睦,公主去世后,兴宗派人追问原因,这一事件涉及辽夏两国皇室联姻,兴宗的举动旨在维护辽朝的尊严和利益。己卯日,兴宗在白马埚打猎,享受狩猎的乐趣,同时也借此机会训练军队和巡视地方。甲申日,在新淀井射兔,这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体现了兴宗对骑射技艺的热爱。乙未日,兴宗在金山打猎,并派遣杨家将鹿尾茸进献给大安宫,可能是用于供奉祖先或赏赐给皇室成员。

六月乙亥日,兴宗亲临清凉殿主持殿试,选拔进士,赐邢彭年以下五十五人进士及第。殿试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环节,兴宗的亲自主持体现了他对人才选拔的重视,这些进士将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秋七月甲辰日,兴宗再次审查囚犯案件,展现出他对司法事务的持续关注。乙巳日,阻卜酋长屯秃古斯前来朝见,表明阻卜对辽朝的臣服,兴宗可能会与酋长交流边境事务和各部的发展情况。戊申日,兴宗前往黑岭,或许是去进行秋季的狩猎活动或巡视边境。

九月丁未日,兴宗驻留在平淀。冬十月甲子初一,兴宗渡过辽河,继续他的行程。丙寅日,驻留在白马淀。壬申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体现他对司法公正的执着。

十一月癸巳初一,兴宗安排耶律元方、张泥、韩至德、萧傅作为贺宋朝生辰正旦的使副,维持与宋朝的外交礼节。辛丑日,兴宗前往向皇太后请安,并献上珍玩,表达对母亲的孝心。庚申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确保司法系统的正常运转。

十二月,兴宗召集数十名擅长击鞠的人来到东京,让他们与近臣进行比赛,自己亲临观看。击鞠在辽代是一项深受喜爱的活动,兴宗的这一举动既丰富了宫廷生活,也展现了他对这项运动的喜爱。己巳日,兴宗任命皇太弟重元兼管北南院枢密使事,赋予他重要的军事和行政权力;北府宰相撒八宁再次担任原职并兼任东京留守事,加强对东京地区的管理;任命耶律应稳为南府宰相,查割折为大内惕隐,乙室已帐萧翰为乾州节度使,刘六符为参知政事,王子帐冠哥为王子郎君详稳,鉏窘大王为平州节度使,宰臣张克恭为守司空,宰臣韩绍芳加官侍中,惕隐耶律马六为北院宣徽使,傅父耶律喜孙为南府宰相。这些人事任命进一步完善了朝廷的权力架构,确保国家的稳定运行。癸未日,宋朝派遣王举正、张士禹前来祝贺永寿节,宋辽之间的外交互动频繁。甲申日,兴宗命令每天向大安宫进酒,并向庆陵进献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缅怀。丁亥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对于不是故意杀人的罪犯减轻刑罚,体现了他在司法裁决中的人性化考量。南面侍御壮骨里欺诈夺取女直的贡物,按罪当死,但兴宗因为他有吏才,对他处以黥刑后流放,这一处理方式既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惩处,也考虑到了人才的使用。

重熙八年(公元1039年)春正月壬辰初一,宋朝派遣韩琦、王从益前来祝贺,延续着宋辽之间的外交礼仪。丙申日,兴宗前往混同江观看捕鱼,这是当地的一项特色活动,兴宗的参与或许是为了体验民间生活,也可能是对渔业资源的关注。戊戌日,兴宗赈济品部,体现了他对各部民生的关怀,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庚戌日,在率没里河叉鱼,享受渔猎的乐趣。丁巳日,兴宗下令禁止朔州向宋朝售卖羊,这可能是出于经济或战略方面的考虑,对边境贸易进行管控。

二月丙子日,兴宗驻留在长春河。夏六月乙丑日,兴宗下诏清查户口,了解国家的人口情况,这对于税收、征兵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

秋七月丁巳日,兴宗前往拜谒庆陵,在望仙殿进行祭奠,表达对先帝的缅怀之情。之后,他前往显州迎接皇太后,一同拜谒园陵,然后返回京城,这一系列活动体现了皇室对祖先的敬重和家族的传承。

冬十月,兴宗驻留在东京。十一月甲午日,兴宗下诏规定,如果有人认为北院处理事务不公平,无论是击钟还是拦驾告状的,都要将情况全部上奏给他,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北院的监督,保障司法和行政的公正。戊戌日,兴宗朝见皇太后,召集僧人讨论佛法,体现了他对佛教的兴趣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戊申日,皇太后举行再生礼,兴宗宣布大赦天下,再生礼是契丹的传统礼仪,大赦则体现了皇恩浩荡。己酉日,兴宗下令修筑长春城,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防御和发展能力。

闰十二月壬辰日,兴宗探望吴国王萧孝穆的病情,展现出对大臣的关怀。宋朝派遣庞籍、杜赞前来祝贺永寿节,维持着宋辽之间的外交关系。

重熙九年(公元1040年)春正月丙辰初一,兴宗前往皇太后宫进酒,然后亲临正殿。宋朝派遣王拱辰、彭再思前来祝贺,延续着新年的外交礼仪。庚申日,兴宗前往鸭子河,开始春季的行程。

二月,兴宗驻留在鱼儿泺。三月辛未日,因为应圣节,兴宗宣布大赦天下,庆祝皇太后的节日,同时也体现了皇家的恩泽。

五月乙卯初一,兴宗前往永安山避暑,躲避夏日的炎热。六月,兴宗举行射柳祈雨的活动,这是辽代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秋七月癸酉日,宋朝派遣郭祯前来通报攻打西夏的消息,兴宗派遣枢密使杜防回访宋朝。这一外交互动反映了宋、辽、夏三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辽朝需要在宋夏冲突中权衡利弊,维护自身的利益。丁丑日,兴宗前往秋山,进行秋季的活动。

冬十月癸未初一,兴宗驻留在中会川。十一月甲子日,女直侵犯边境,兴宗调发黄龙府的铁骊军进行抵御,保护国家的领土安全。宋朝派遣苏伸、向传范前来祝贺应圣节,宋辽之间的外交往来不受边境冲突的影响。

十二月庚寅日,北大王府布猥帐郎君自称先世与辽国联姻,兴宗批准他们设置敞史,并任命本帐的萧胡睹担任这一职务,这一举措体现了兴宗对各部族事务的重视和灵活处理。辛卯日,兴宗将俘获的女直户安置在肃州,加强对女直的管理和统治。兴宗还安排萧迪、刘三嘏、耶律元方、王惟吉、耶律庶忠、孙文昭、萧绍筠、秦德昌作为贺宋朝生辰及来年正旦的使副,维持与宋朝的外交关系。兴宗下诏规定,所有犯法的人不得担任官吏,所有职官如果不是在婚丧祭祀时,不得酗酒荒废事务。对于有治理百姓、安定边境策略的人,都要详细上报,这一系列诏令旨在整顿吏治,加强国家的治理和边境的稳定。

重熙十年(公元1041年)春正月辛亥初一,宋朝派遣梁适、张从一、富弼、赵日宣前来祝贺新年。甲子日,又派吴育、冯戴前来祝贺永寿节,宋辽之间保持着频繁的外交礼节往来,这不仅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的尊重,也有助于维持两国之间的和平稳定关系。

二月庚辰初一,兴宗下诏让蒲卢毛朵部归还没入的曷苏馆户,使他们恢复本业。这一举措旨在解决民族人口归属问题,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保障百姓的基本权益。甲申日,北枢密院上奏,南、北二王府及诸部节度侍卫祗候郎君,都出身于族帐,既然已免与百姓戍守边疆,他们的祗候事务,请求也能让部曲代行。兴宗批准了这一请求,合理调整军事人员安排,优化戍边和宫廷事务的管理。

夏四月,兴宗下诏停止修建鸭渌江浮桥以及汉兵屯戍的劳役。这可能是基于对当时国力、财政以及战略需求的综合考量,避免过度的劳役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体现出兴宗对民生的关怀。又因为东京留守萧撒八的建议,解除东京击鞠的禁令。击鞠在辽代是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禁令的解除有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氛围的活跃。

六月戊寅初一,兴宗安排萧宁、耶律坦、崔禹称、马世良、耶律仁先、刘六符作为贺宋朝生辰的使副;耶律庶成、赵成、耶律烈、张旦作为来年贺宋朝正旦的使副,维持与宋朝之间的外交礼仪和友好交流。

秋七月壬戌日,兴宗下诏规定,诸职官私自拿取官物的,以盗窃论处。对于那些敢拿先朝已经裁决的事情来告状的人,要治罪。诸帐郎君等在禁地射鹿,处以三百杖刑,不要求赔偿;小将军处以二百杖刑以下;百姓犯同样的罪,与郎君同罪论处。这些诏令旨在整顿官场风气,维护司法秩序,明确不同身份的人在行为规范和犯罪惩处上的标准。

八月丙戌日,因为医者邓延贞治疗详稳萧留宁的疾病有成效,兴宗赠给他父母官职以作奖励。这一举措体现了兴宗对医学和医者的重视,鼓励更多人钻研医术,为百姓和官员的健康服务。

九月辛亥日,兴宗朝见皇太后。国舅留宁去世,兴宗失去一位重要的皇室亲族。庚申日,皇太后射中熊,兴宗进酒为她祝寿,这一温馨的场景体现了皇室内部的亲情和对长辈的敬重。癸亥日,兴宗在马孟山打猎,因草木茂密,担心猎者误射伤人,便命耶律迪姑在箭上分别写上姓名作为标记,这一细致的安排展现出兴宗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丙寅日,夏国献上宋朝的俘虏,这反映出夏宋之间的军事冲突以及夏国与辽朝的关系。因石硬砦太保郭三遇到老虎却不敢射箭,兴宗免去他的官职,这表明在辽代,军事将领的勇敢和职责担当备受重视。

冬十月丙戌日,兴宗下诏让东京留守萧孝忠考察官吏中廉洁能干、清正强干的人,详细上报他们的姓名。这一举措旨在选拔优秀的官员,提升地方治理水平,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庚寅日,兴宗任命女直太师台押为曷苏馆都大王,加强对女直地区的管理和统治。辛卯日,皇子胡卢斡里出生,北宰相、驸马撒八宁迎接兴宗到自己家中宴饮,兴宗命卫士与汉人进行角力比赛作为娱乐。壬辰日,兴宗又在皇太后殿中饮酒,因为皇子出生,宣布大赦天下。晚上,又带领公主、驸马及内族大臣进入寝殿畅饮。甲午日,兴宗前往中京,处理政务、巡视地方。庚子日,任命驸马都尉萧忽列为国舅详稳,完善朝廷官职任命。

十一月丙辰日,回鹘派遣使者前来进贡,显示出回鹘与辽朝之间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关系。

十二月丙子初一,宋朝派遣刘沆、王整前来祝贺应圣节。乙未日,设置挞朮不姑酋长,加强对该部落的管理。任命胡挞剌为平章事,进一步完善朝廷权力架构。兴宗听说宋朝设置关河,整治壕堑,担心成为边境隐患,便与南、北枢密吴国王萧孝穆、赵国王萧贯宁谋划夺取宋朝以前割让的关南十县土地,于是派遣萧英、刘六符出使宋朝。庚寅日,宋朝派遣张沔、侯宗亮、薛申、侍其浚、施昌言、潘永照前来祝贺永寿节及来年正旦。兴宗任命宣政殿学士杨佶为吏部尚书、判顺义军节度使事,调整官员任职,加强地方管理。丁酉日,兴宗商议讨伐宋朝,并下诏晓谕诸道,辽宋关系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

重熙十一年(公元1042年)春正月戊申日,兴宗在内殿奉迎皇太后,展现孝道。庚戌日,派遣南院宣徽使萧特末、翰林学士刘六符出使宋朝,索要晋阳及瓦桥以南十县土地;并且询问宋朝兴兵讨伐西夏以及沿边疏浚水泽、增加兵力戍守的原因。这一系列外交行动表明辽朝在宋夏关系紧张的局势下,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对宋朝的军事行动表示关切和质疑。

二月壬寅日,兴宗前往鸳鸯泺,继续他的行程。

夏四月甲戌初一,兴宗颁布南征赏罚令,为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好准备,明确奖惩机制,以激励将士的士气和战斗力。

六月乙亥日,宋朝派遣富弼、张茂实带着书信前来访问,兴宗用书信回复。壬午日,兴宗亲临含凉殿,主持科举,放王寔等六十四人考中进士。同时禁止毡、银流入宋朝,这可能是出于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对贸易进行管控。

秋七月壬寅初一,兴宗下诏,盗窃并更换官马的人减轻死罪论处。对于外路官员勤勉正直的,任期满后可以替代;不处理事务的立即更换。这一诏令旨在整顿吏治,提升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保障地方政务的有效运行。

八月丙申日,宋朝再次派遣富弼、张茂实带着书信前来访问,请求增加每年给辽朝的岁币银绢,兴宗用书信回复。

九月壬寅日,兴宗派遣北院枢密副使耶律仁先、汉人行宫副部署刘六符出使宋朝议和。当时,富弼向兴宗进言,大意是辽与宋和平相处,就能坐收岁币,对国家有利,臣下却得不到什么好处;与宋交战,则对臣下有利,对国家有害。兴宗被他的话所打动,辽宋和好的局面就此确定。闰月癸未日,耶律仁先派人报告,宋朝每年增加银、绢十万两、匹,文书中称“贡”,并送至白沟;兴宗十分高兴,在昭庆殿宴请群臣。当天,赈济抚恤三父族中的贫困者,既庆祝外交成果,又展现对皇室亲族的关怀。辛卯日,耶律仁先、刘六符返回,献上宋国的誓书,辽宋之间的和平关系得以巩固。

冬十一月丁亥日,群臣为兴宗献上尊号为聪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册立皇后萧氏为贞懿宣慈崇圣皇后。兴宗宣布大赦天下。梁王洪基进封为燕国王,提升了在皇室中的地位。

十二月癸卯日,兴宗朝见皇太后。甲辰日,封皇太弟重元的儿子涅鲁古为安定郡王,对皇室成员进行册封,稳定皇室内部秩序。己酉日,因为是宣献皇后的忌日,兴宗与皇太后身着素服,在延寿、悯忠、三学三寺施饭给僧人,表达对先人的缅怀。辛亥日,兴宗下诏免除预备伐宋诸部一年的租税,减轻百姓负担,避免因战争准备给百姓带来过重的经济压力。壬子日,因为吐浑、党项大多向夏国售卖马匹,兴宗下诏加强边防戒备,维护边境安全。己未日,宋朝派遣贺正旦及永寿节的使者住在馆舍,兴宗微服前往观看,展现出他对宋朝使者和外交事务的关注。丁卯日,兴宗禁止丧葬时杀牛马以及陪葬珍宝,倡导节俭的丧葬习俗,减少资源浪费。

重熙十二年(公元1043年)春正月辛未日,兴宗派遣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前往夏国,劝谕夏国与宋朝讲和。这一举措体现了辽朝在宋夏关系中试图扮演调解者的角色,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壬申日,兴宗任命吴国王萧孝穆为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萧孝忠为北院枢密使,封楚王,韩国王萧惠为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韩八为南院大王,耶律侯哂为东京留守,北院枢密副使耶律仁先为同知东京留守事,北面林牙萧革为北院枢密副使。通过这些人事任命,进一步完善朝廷的权力架构,确保国家的稳定运行。甲戌日,兴宗前往武清寨苇淀,继续他的巡视活动。

二月壬寅日,兴宗禁止关南汉民持有弓矢,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控,维护社会治安。己酉日,夏国因为兴宗被加上尊号,派遣使者前来祝贺,显示出夏国对辽朝的尊重和友好关系。甲寅日,耶律敌烈等出使夏国返回,上奏说元昊停止用兵,兴宗立即派遣使者告知宋朝,促进了宋夏之间的和平。

三月辛卯日,兴宗前往南京,处理政务、巡视地方。壬辰日,高丽国因为兴宗被加上尊号,派遣使者前来祝贺,体现了高丽与辽朝的友好往来和藩属关系。

夏四月己亥日,兴宗设置回跋部详稳、都监,加强对该部落的管理。庚子日,夏国派遣使者进献马、驼,维持与辽朝的朝贡关系。

五月辛卯日,斡鲁、蒲卢毛朵部的两位使者前来进贡却逾期,兴宗宽恕他们并送回,展现出他的宽容和对藩属部落的包容态度。乙未日,兴宗下诏重新制定礼制,完善国家的礼仪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规范。当月,兴宗前往山西巡视。

六月丙午日,兴宗下诏,世选宰相、节度使族属以及身为节度使的人家,允许在丧葬时使用银器;同时禁止杀牲祭祀,这一诏令既考虑到贵族的特殊地位,又倡导文明的祭祀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庚戌日,兴宗下诏,汉人宫分户绝后,其恒产由亲族继承,保障了汉人百姓的财产权益。辛亥日,阻卜大王屯秃古斯的弟弟太尉撒葛里前来朝见,兴宗可能会与他交流边境事务和阻卜部的发展情况。丙辰日,回鹘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与辽朝的贸易和友好关系。甲子日,兴宗任命南院枢密使吴国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徙封齐国王,进一步加强朝廷的核心权力管理。

秋七月丙寅初一,北院枢密使萧孝忠去世,兴宗特赦在押囚犯,表达对大臣去世的哀悼之情。庚寅日,夏国派遣使者上表,请求讨伐宋朝,兴宗没有同意,这表明辽朝在宋夏关系中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八月丙申日,兴宗拜谒庆陵,表达对先帝的缅怀之情。辛丑日,燕国王洪基加尚书令,知北南院枢密使事,进封为燕赵国王,进一步提升了洪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戊午日,兴宗任命前西北路招讨使萧塔烈葛为右夷离毕,完善朝廷官职任命。庚申日,于越耶律洪古去世,兴宗失去一位重要的大臣。甲子日,阻卜前来进贡,维持对辽朝的臣服关系。

九月壬申日,兴宗朝见皇太后,拜谒望仙殿。壬午日,拜谒怀陵,表达对皇室祖先的敬重和缅怀。

冬十月丁酉日,兴宗驻留在中会川。己亥日,北院枢密使萧孝穆去世,兴宗追赠他为大丞相、晋国王,表彰他的功绩。庚子日,兴宗下诏让诸路将重囚上报,派遣官员详细审理,关注司法公正,避免冤假错案。辛亥日,参知政事韩绍芳为广德军节度使,三司使刘六符为长宁军节度使,调整官员任职。壬子日,因为夏人侵犯党项,兴宗派遣延昌宫使高家奴前去责备,维护地区的和平秩序。甲子日,兴宗任命北府宰相萧惠为北院枢密使,豳王遂哥为惕隐,惕隐敌鲁古封为漆水郡王、西北路招讨使,枢密副使萧阿剌为同知北院宣徽事。兴宗还从飞龙厩中拿出马匹,分赐给群臣,体现对大臣的恩宠。

十一月丁丑日,兴宗追封楚王萧孝忠为楚国王,表达对他的追念。丁亥日,因为上京年成歉收,兴宗恢复上京百姓的租税,减轻百姓负担,保障民生。癸巳日,兴宗朝见皇太后。

十二月戊申日,兴宗将政事省改为中书省。

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春正月甲子初一,兴宗朝见皇太后,恪守孝道。戊辰日,前往混同江,可能进行渔猎、巡视等活动。辛未日,在兀鲁馆冈打猎,展现皇家的狩猎传统,同时也借此机会锻炼军队和了解地方情况。

二月庚戌日,兴宗前往鱼儿泺。丙辰日,任命参知政事杜防为南府宰相,调整朝廷官职,加强行政管理。

三月丁亥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与辽朝的藩属关系和友好往来。兴宗任命宣政殿学士杨佶为参知政事,完善朝廷的决策和管理团队。当月,设置契丹警巡院,加强对契丹地区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夏四月己酉日,兴宗派遣东京留守耶律侯哂、知黄龙府事耶律欧里斯率兵攻打蒲卢毛朵部,这可能是出于拓展领土、维护边境安全或其他战略考虑。甲寅日,南院大王耶律高十上奏说党项等部叛逃归附夏国,边境局势出现不稳定因素。丙辰日,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详稳斡鲁母等上奏,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率领五部叛逃进入西夏,请求南、北府兵护送充实威塞州的民户。兴宗下诏让富裕的人前往,其余的留在天德军屯田,合理调配人力,应对边境危机。

五月壬戌初一,罗汉奴上奏所率领的部兵与党项交战失利,招讨使萧普达、四捷军详稳张佛奴战死沙场。李元昊前来援助叛党,局势愈发紧张。戊辰日,兴宗下诏征调诸道兵马聚集到西南边境,准备讨伐元昊,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边境稳定。

六月甲午日,阻卜酋长乌八派他的儿子抓住元昊派去求援的使者窊邑改前来,并请求出兵助战,兴宗同意了。兴宗驻留在永安山,同时因为即将讨伐西夏,派遣延昌宫使耶律高家奴告知宋朝,表明辽朝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注重与宋朝的沟通。丙申日,兴宗下诏让前南院大王耶律谷欲、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等编集辽朝上世以来的事迹,重视对国家历史的整理和传承。丙午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丁未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关注司法公正。

秋七月辛酉日,香河县百姓李宜儿利用邪道迷惑众人,被处以死刑,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庚午日,兴宗举行再生礼,这是契丹的传统礼仪,象征着重生和祈福。庚辰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朝见,试图缓和与辽朝的紧张关系。

八月乙未日,因为夏国使者回答问题不诚实,兴宗将他们扣押。丁巳日,夏国再次派遣使者前来,询问相关事宜时又不据实回答,兴宗命人笞打使者,表达对夏国不诚信行为的不满。

九月戊辰日,宋朝因为要亲征夏国,派遣余靖送来礼物。壬申日,兴宗在九十九泉会合大军,任命皇太弟重元、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率领先锋兵西征,积极筹备对西夏的军事行动。

冬十月庚寅日,兴宗祭祀天地,祈求战争胜利。丙申日,抓获党项的侦察人员,举行射鬼箭仪式,这是辽代的一种军事仪式,用以威慑敌人。丁酉日,李元昊上表谢罪,表明西夏愿意低头求和。己亥日,元昊派遣使者前来上奏,想要收服叛党并献给辽朝,兴宗同意了。辛亥日,元昊派遣使者前来进献地方特产,兴宗下诏让北院枢密副使萧革前去迎接。壬子日,辽军驻扎在河曲。萧革说元昊亲自率领党项三部前来,兴宗下诏让萧革责问元昊接纳叛党、违背盟约的事,元昊认罪,兴宗赐酒给他,允许他改过自新,然后将他遣回。兴宗召集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大军已经集结,应该加以讨伐。癸丑日,兴宗督率数路兵马突然袭击,杀死数千人,但驸马都尉萧胡睹被夏人俘虏。丁巳日,元昊派遣使者将之前被俘虏的人送回,兴宗下诏将扣留的夏国使者也送回他们的国家,双方关系有所缓和。

十一月辛酉日,兴宗对有功的将校进行不同程度的赏赐,表彰他们的功绩。甲子日,辽军班师回朝。丁卯日,兴宗将云州改为西京,提升其政治地位,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管理。辛巳日,兴宗朝见皇太后,汇报军事行动等情况。

十二月己丑日,兴宗前往西京,进行巡视和管理。戊戌日,任命北院枢密副使耶律敌烈为右夷离毕,完善朝廷官职任命。己亥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戊申日,萧胡睹从西夏归来,辽夏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重熙十四年(公元1045年)春正月庚申日,兴宗任命侍中萧虚烈为南院统军使,封辽西郡王,加强对南院军事的管理。庚午日,前往鸳鸯泺。壬午日,任命金吾卫大将军敌鲁古为乙室大王,完善部族管理体系。甲申日,夏国派遣使者进献鹘,维持与辽朝的朝贡关系。因为常侍斡古得战死,兴宗命他的儿子习罗为统帅,保障军事指挥的延续。

二月庚子日,兴宗朝见皇太后。驻留在撒剌泺。

三月己卯日,宋朝因为讨伐西夏的军队返回,派遣使者前来祝贺,宋辽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外交互动。

四月辛亥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

闰五月癸丑日,兴宗前往永安山避暑。

六月丁卯日,兴宗拜谒庆陵,表达对先帝的缅怀。己卯日,阻卜大王屯秃古斯率领诸酋长前来朝见,表明阻卜对辽朝的臣服,兴宗可能会与他们交流边境事务和各部的发展情况。庚辰日,夏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与辽朝的友好关系。辛巳日,因为西南面招讨使萧普达战死,兴宗追赠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表彰他的功绩。

秋七月戊申日,兴宗驻留在中会川。

冬十月甲子日,兴宗遥祭木叶山,木叶山在辽代有着重要的宗教和历史意义,这一祭祀活动体现了兴宗对传统信仰和祖先的敬重。

十一月壬午初一,回鹘阿萨兰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与辽朝的贸易和友好关系。甲辰日,兴宗任命同知北院宣徽事萧阿剌为北府宰相,完善朝廷权力架构。

十二月癸丑日,兴宗观看汉军练习炮射击刺,关注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战斗力提升。癸亥日,兴宗处理积压的案件。

重熙十五年(公元1046年)春正月乙酉日,兴宗前往混同江,开启一年的行程,可能参与当地的渔猎、政务巡视等活动。同时,他下达禁令,禁止契丹人将奴婢卖给汉人,这一举措或许旨在维护契丹社会内部的人口结构,避免因奴婢买卖引发民族间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二月乙卯日,兴宗前往长春河。丙寅日,蒲卢毛朵界曷懒河的民户前来归附,兴宗下诏安抚他们,展现出对归附民众的重视,也希望借此扩大辽朝的统治范围,增强自身实力。

三月甲申日,兴宗朝见皇太后,恪守孝道。乙酉日,因为应圣节,兴宗减轻死罪罪犯的刑罚,释放徒刑以下的犯人,彰显皇恩,在节日期间营造祥和的氛围。辛卯日,再次朝见皇太后。丁酉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与辽朝的藩属关系,双方通过朝贡往来,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兴宗还下诏让诸道每年详细汇报狱讼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控司法,确保公正。

夏四月辛亥初一,兴宗禁止五京的吏民击鞠。击鞠在当时是一项颇受欢迎的活动,但这一禁令或许是出于社会治安、军事训练或其他方面的考虑,避免民众过度沉迷娱乐而忽视生产与防务。戊午日,撤销遥辇帐戍军,可能是基于对军事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合理调配军事力量。壬戌日,兴宗任命北女直详稳萧高六为奚六部大王,加强对奚六部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与地区稳定。甲子日,前往永安山避暑。甲戌日,蒲卢毛朵曷懒河一百八十户前来归附,辽朝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六月癸丑日,兴宗任命西京留守耶律马六为汉人行宫都部署,让参知政事杨佶出任武定军节度使,调整官员任职,优化朝廷权力架构。戊辰日,兴宗亲临清凉殿,主持科举,放王棠等六十八人考中进士,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甲戌日,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敌鲁古因贪污获罪被免官,彰显了兴宗对贪腐行为的零容忍,整肃官场风气。

秋七月乙酉日,豳王遂哥去世,兴宗失去一位皇室宗亲。戊子日,兴宗观看收获,关注农业生产,农业作为国家的根基,丰收与否关系到民生和国家稳定。乙未日,兴宗任命北院宣徽使旅坟为左夷离毕,前南府宰相耶律喜孙为东北路详稳,完善官职任命。丙申日,登记诸路军籍,便于管理和调配军队。丁酉日,前往秋山,进行秋季的活动,如狩猎、巡视等。辛丑日,兴宗禁止扈从践踏民田,体现对百姓利益的保护,维护社会和谐。丁未日,因为女直部长遮母率领部众前来归附,兴宗加封他为太师,对归附的部族首领予以嘉奖,鼓励更多部族归顺。

八月癸丑日,高丽王王钦去世,派遣使者前来告知。兴宗得知后,可能会对高丽的局势予以关注,维持双方的外交关系。

九月甲辰日,兴宗禁止用网捕捉狐兔,这或许是出于保护生态平衡或其他方面的考虑,体现出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冬十月己酉日,兴宗驻留在中会川。

十一月丁亥日,兴宗任命南院枢密使萧孝友为北府宰相,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仁先为南院大王,北府宰相萧革为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知夷离毕事耶律信先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左夷离毕旅坟为惕隐,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敌烈为左夷离毕,通过一系列人事任命,进一步完善朝廷权力分配,确保国家稳定运行。己亥日,渤海部按照契丹户的惯例清查军马,加强军事管理,提升军事力量。乙巳日,兴宗赈济南京的贫民,展现对民生的关怀,保障百姓基本生活。

十二月壬申日,当天正是圣宗的生辰,或许是为了缅怀圣宗,兴宗特赦徒刑以下的罪犯。

重熙十六年(公元1047年)春正月己卯日,兴宗前往混同江。

二月庚申日,前往鱼儿泺。辛酉日,兴宗禁止群臣在宴乐时奏请私事,规范朝廷礼仪和政治秩序,避免在休闲场合处理严肃政务,影响朝堂风气。兴宗还下诏规定,对于世选之官,要从各部德高望重的人中挑选有才能的人担任,选拔优秀人才,提升官员素质,保障政府的高效运行。

三月丁亥日,兴宗前往黑水泺。癸巳日,派遣使者审查裁决双州的囚犯案件,关注司法公正,确保法律的正确执行。壬寅日,天降大雪。

夏四月乙巳初一,皇太后身体不适,兴宗急忙前往探望。可见兴宗对皇太后的孝顺,皇室内部关系紧密。丙午日,皇太后病愈,兴宗又前往黑水泺。丁卯日,兴宗宣布大赦天下。

六月戊申日,兴宗前往永安山避暑。丁巳日,阻卜大王屯秃古斯前来朝见,并进献地方特产,表明阻卜对辽朝的臣服,双方保持着良好的朝贡关系。戊午日,兴宗下诏让士庶百姓建言国事,广开言路,希望能获取更多有益的治国建议,促进国家发展。

秋七月辛卯日,兴宗前往庆州。从这个月到九月,他每天在楚不沟霞列、系轮、石塔等山射猎,这既体现了他对狩猎活动的喜爱,也能借此训练军队,巡视地方。

冬十月辛亥日,兴宗前往中京,拜谒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对传统的传承。丙辰日,兴宗制定公主对公婆行妇礼的仪式规范,完善皇室礼仪制度,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规范。庚午日,铁骊仙门前来朝见,因为是初次进贡,兴宗加封他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对新归附的部落首领予以嘉奖,鼓励其继续保持朝贡关系。

十一月戊寅日,兴宗祭祀木叶山,木叶山在辽代具有重要的宗教和历史意义,祭祀活动体现了兴宗对传统信仰和祖先的尊崇。己丑日,兴宗前往中京,朝见皇太后。壬辰日,兴宗禁止泄露宫中事务,加强宫廷保密工作,维护宫廷秩序和皇室尊严。

十二月辛丑初一,女直派遣使者前来进贡。辛亥日,兴宗拜谒太祖庙,观看《太宗收晋图》,回顾辽朝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识。癸丑日,兴宗向皇太后请安。乙卯日,因为太后病愈,兴宗下令杂犯死罪的罪犯减一等论处,徒刑以下的罪犯免罪,再次彰显皇恩。庚申日,南府宰相杜防、韩绍荣奏事有误,兴宗各用大杖责打他们,并将杜防外放为武定军节度使,整肃朝堂纪律,要求官员尽职尽责。壬戌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维持与辽朝的友好关系。

重熙十七年(公元1048年)春正月丁亥日,兴宗前往春水之地。闰月癸丑日,在候里吉射虎,展现皇家的狩猎传统和英勇风采。

二月辛巳日,兴宗赈济瑶稳、嘲稳部,体现对各部民生的关怀,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当月,兴宗下诏让士庶百姓谈论国家的便利之事,但不得涉及自身私事,奴婢有见解的,允许告知主人,不得自行陈奏。这一诏令旨在引导民众关注国家大事,同时规范建言渠道。

夏国王李元昊去世,他的儿子李谅祚派遣使者前来报丧。兴宗立即派遣永兴宫使耶律褭里、右护卫太保耶律兴老、将作少监王全前往吊唁,体现出辽夏之间的外交礼仪和友好关系。

三月癸卯日,兴宗任命同知南京留守事萧塔烈葛为左夷离毕,知右夷离毕事唐古为右夷离毕,完善朝廷司法官职任命。丙午日,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献上他父亲元昊的遗物,延续与辽朝的外交互动。丁卯日,铁不得国使者前来,请求用本部军队助攻夏国,兴宗没有同意,表明辽朝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时保持谨慎态度,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夏四月辛未日,武定军节度使杜防再次担任南府宰相,恢复其在朝廷中的重要职位。丙子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甲申日,蒲卢毛朵部大王蒲辇带着造船工匠前来进献,这有助于辽朝提升造船技术,增强水上力量。

六月庚辰日,阻卜进献马、驼两万匹,展现对辽朝的臣服和友好,同时也加强了辽朝的军事装备和交通运输能力。辛卯日,长白山太师柴葛、回跋部太师撒剌都前来进贡地方特产,维持与辽朝的朝贡关系。

秋七月丁未日,于越摩梅欲的儿子不葛一以及婆离八部夷离堇虎<番去>等前来归附,辽朝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甲寅日,兴宗审查囚犯案件,减轻杂犯死罪的刑罚,体现司法的人性化。

八月丙戌日,兴宗恢复南京贫户的租税,减轻百姓负担,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戊子日,兴宗任命殿前都点检耶律义先为行军都部署,忠顺军节度使夏行美为副部署,东北面详稳耶律朮者为监军,讨伐蒲奴里酋长陶得里,维护辽朝的统治秩序和边境安全。

冬十月甲申日,南院大王耶律韩八去世。甲午日,兴宗驻留在独卢金。

十一月乙未初一,兴宗派遣使者清查马匹,加强军事资源管理。丁巳日,兴宗赐给皇太弟重元金券,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和特权象征,体现对皇太弟的恩宠和重视。兴宗还封皇子和鲁斡为越王,阿琏为许王,忠顺军节度使谢家奴为陈王,西京留守贴不为汉王,惕隐旅坟为辽西郡王,行宫都部署别古得为柳城郡王,奉陵军节度使侯古为饶乐郡王,安定郡王涅鲁古进封为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