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五佣灵分工明确,动作娴熟,不多时便一气呵成地做好了一碗面条,稳稳地端上了桌子。
只见那碗面条热气腾腾,袅袅升腾的热气中,飘溢出一缕淡淡的面香。第一印象倒还不错,刘殊常摘下耳机,开口说道:“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锄禾日当午”整齐划一地作出请的姿势,异口同声道:“高手请品尝。”
“好,那我尝尝看。”刘殊常应道。
“味道好不好呀?”
“火候合适不?”
“锄禾日当午”几个佣灵轻飘飘地靠近,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
刘殊常尝了一口,不禁眉头一皱,这面条几乎没什么味道,只能说勉强能入口。
“你们难道没加盐吗?”刘殊常问道。
“锄禾日当午”其中一个佣灵疑惑道:“盐有什么作用呢?”
“盐能提升味道,不放盐的话,这面根本就没味儿。”刘殊常解释道。
“哦哦。”“锄禾日当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刘殊常心里想着,这些佣灵对生活常识了解得实在太少,教它们还不如自己动手来得省时省力。
“集合!”刘殊常高声喊道。
正在厨房里洗锅的“当”咻地一下飘了出来,迅速加入列队,与其他佣灵整整齐齐地排列好。
“天赐我灵,归元返行。”刘殊常口中念念有词,念出封印咒语。
随着咒语的响起,“锄禾日当午”身上的灵力缓缓返回到刘殊常体内,它们的身体发出光芒,并且逐渐缩小。
“一分二至万物,去阳明阴火。”刘殊常抱拳,翻转手腕,右手食指指向“锄禾日当午”,刹那间,它们身上燃起蓝色的火焰。
这火焰看起来并无炽热之感,只是带着淡淡的温度。
“锄禾日当午”慢慢凝缩成一团,在火焰的包裹中,外表渐渐生成一层白色的结晶。
整个过程中,刘殊常必须持续输入灵力,就如同在精心孕育一个生命,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刚开始回收“锄禾日当午”身上的灵力,紧接着这些灵力又全部用于重新封印它们。
结晶最后凝聚在一起,光芒越来越淡,最终变成了一颗拇指大小的陶瓷粒,粒体上面还有青色的缠纹。
刘殊常停止输入灵力,就在陶瓷粒下落的瞬间,他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抓进手中,然后别入腰间自制的挂套里。
“你们好好休息吧,下次要是有事,我会再把你们叫出来。”刘殊常轻声说着,轻轻拍了拍腰间。
近来,刘殊常隐隐察觉到体内灵力似有增长之势,那股力量在身体里蠢蠢欲动,令他生出一种难以抑制、想要将其释放出来的冲动。这感觉,恰似青春期时体内汹涌的荷尔蒙,急需找到一个宣泄口,不然憋闷在身体里,着实难受。
自与拘魂鬼一番交手后,刘殊常心中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再炼制一件攻击性强大的武器。毕竟,唯有掌握主动权,方能切实保护好身边之人,使其免受伤害。
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他眼下还亟需更多的灵力。获取灵力,途径有二:一则可从自然界中大量汲取灵气,再历经一系列复杂程序,将其转化为自身灵力;二则可自行凝练,只是此方法虽操作简单,相较于从外界摄取现成灵气而言,所获灵力数量却微乎其微。
身处城市之中,天地灵气本就少得可怜。虽说吸收日月精华亦是获取灵气的途径之一,无奈今晚天空不见月亮,唯有一片朦胧夜色,仿若被梦幻般的霓虹所笼罩。
刘殊常仰头寻觅,天上仅能瞧见一颗光芒略显暗淡的星星。遥想小时候,夜幕低垂,满天皆是闪闪发亮的星星,璀璨夺目。如今,想看星星竟成了一种奢望,刘殊常不禁为此感慨万千。
虽说这颗星星的光芒稍显黯淡,但好歹还蕴含着些许灵气。刘殊常搬来一张凳子,置于阳台上,随后缓缓坐下,紧闭双眼,屏气凝神,全身心地感受着照射在肌肤上的每一寸微弱银光,不放过任何一丝落在身上的光辉中所蕴含的灵气。
要将吸收进体内的灵气化为己用,至少需要五个小时的同化过程。此刻,刘殊常周身泛着淡淡的银白色光辉,而脑门之上,却亮着一点醒目的蓝光。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那蓝光点逐渐变大,这意味着他吸收的灵气越来越多。终于,刘殊常缓缓睁开双眼,那点蓝光瞬间消失,同化后的灵气已然转化为他可自如运用的灵力,稳稳地储存在身体之中。
“我是不是变得更有气质了?”刘殊常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忍不住有些臭美起来。
在刘殊常所在的同一栋楼的某个窗口旁,一个小女孩儿正仰头望向天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指着天上的一点亮光,激动地喊道:“爸爸,你快看呀,有星星!”
女孩的爸爸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解释道:“宝贝,那可不是星星,是人造卫星哦。”
稍作休憩后,刘殊常从卧室里拿出一本略显破旧的书。这本看似普通的书,实则蕴含着关于灵气以及佣灵制作的珍贵知识,对刘殊常而言,它堪称无价之宝。
他缓缓翻开其中一页,只见上面用唐朝时期常用的楷体文字书写着各种秘籍。岁月的侵蚀让书页有些地方缺失了几个字,还有些字迹已然模糊不清。
每次研读此书,刘殊常都颇费周折,不仅要借助百度查询相关资料,还得凭借自己的猜想,方能勉强理解其中一二。
“要炼制的东西我都已准备妥当,看来今晚又得是个不眠之夜了。”刘殊常轻声自语道。
为了能在忙碌的炼制后有口热乎饭吃,他先将闹钟调到了中午,接着把买来的青菜仔细清洗干净,整齐地放置在一旁,这样第二天起来,只需简单一炒,便能成为可口的下饭小菜。
依据书中记载,炼制佣灵时需在地上绘制限制圈,原文写道“圍以石灰”,意思是要用生石灰将准备好的材料围起来。而且,不同的佣灵所绘制的图案各异,使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对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着特殊要求。
考虑到生石灰清理起来颇为麻烦,刘殊常便选用面粉来代替。毕竟两者皆是白色粉末,且都呈碱性,更为关键的是,之前他用面粉替代生石灰制造佣灵时,都取得了成功。
此次刘殊常打算制造的佣灵,是一把颇具汉风的长铗,其模样有几分像汉代的象剑玳瑁具,他为这把长铗取名为“魑魅”。
书页上还注释着:“人生而静,感物而动,天之性,性之欲也。欲无限极,祸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其意铸形。……”这些文字仿佛在向刘殊常诉说着一段神秘而古老的故事。
往后翻阅,关于这把名为“魑魅”长铗的介绍,虽有些晦涩,但大致能明白,它威力惊人,施展时需要足够的灵力来御剑操控。
介绍的末尾有一个清晰的“止”字,只是前面的几个字已然模糊难辨。刘殊常经过一番仔细分析与大胆猜测,觉得极有可能是“到此为止”。然而,根据以往研读此书的经验,他心里清楚,自己恐怕有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又猜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