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居然说人话了!!!
- 蜀国降将,但魏国地下皇帝
- 爱喝甜辣酱
- 3486字
- 2025-04-20 11:44:25
要不要历练夏侯玄,曹丕心里其实还是有点犹豫的。
年轻人不知深浅,就像曹丕年轻的时候也以为只要自己当上了皇帝天下所有的事情一句话就能办到一样。
夏侯玄是曹丕最疼爱的侄子,不想让他不知深浅的投入到这种事情中。
可才过了一天,事情就已经容不得曹丕犹豫——因为事情闹大了。
曹丕还是太低估了事情的敏感,以为派孙资私下训斥刘慈一番,然后让黄庸进诏狱待两天,这样双方各退一步都有面子就算了。
可万万没想到,第二天的天刚亮事情已经不胫而走,侍中刘晔顶着通红的眼睛早早奔来,急切地拜见曹丕,开口就差点把曹丕带走。
“陛下!刘慈虽然品行不端,可此事真乃良机,宜效臧霸事,速将孟达召回,以言语安抚一番,再斩刘慈安人心。”
曹丕:……
刘晔智谋不错,也擅长阿谀,只是在孟达的问题上他情商非常不足。
从孟达投降的第一天,刘晔就坚持认为孟达不可信任,并拉着司马懿一起频频向曹丕发难,希望曹丕最少把孟达扣在洛阳,不能让孟达不受控制的在西南活动。
这本来就让曹丕老大不愿意,而现在这消息刚刚传开,刘晔居然跑来献上这种一石二鸟之计,当即让曹丕气不打一处来。
“这是谁传出去的?”
刘晔一怔,正色道:
“此事坊间已经流传,难道不是陛下派人传出去的?
啊,不是也无妨!孟达狼子野心,不可不除,正好趁此机会……”
“行了,住口!”曹丕声音猛地拔高,听得刘晔打了个激灵,赶紧低头不敢说话。
“一来,孟子度不会负朕,汝等休要再搬弄是非!
二来,刘慈忠心为国,并非搬弄是非,汝等为何屡次喊打喊杀,到底是什么居心。
三来……什么叫效臧霸事?
臧宣高是自愿回朝,朕怜惜他老弱,朕怜惜他老弱这才答应,领执金吾,位特进,见礼如丞相,你这是何居心,安敢如此胡言!”
曹丕在臧霸的事情上办的特别不地道,因此一说起此事就容易破防——臧霸为曹魏劳苦功高效力多年,之前让他去哪就去哪,他一个山贼打水战都肯奋力当先,完全不是那种割据一方名义内附的军阀。
可曹丕还是不愿意放过臧霸,南征打孙权不行,倒是顺路直接把臧霸收拾了带回洛阳,这让大家讨论起来的时候都感慨曹家真是慢待功勋。
刘晔以为自己是曹丕的亲信,又自以为很聪明,他觉得借着这个机会把孟达召回洛阳,像处理臧霸一样给他封个九卿或镇西将军。
这样就能尽可能的稳定局势,防止孟达可能会被诸葛亮煽动谋反。
刘晔觉得自己是一心为国,可在曹丕看来刘晔这完全就是在阴阳自己。
他定了定神,做了总结发言:
“就是因为小人搬弄是非,现在坊间才流言四起,汝等……宜安守本分,平息谣言,休要再乱生是非了!
刘慈与汝等都是朕的心腹股肱,他一心为国,谁敢再搬弄是非,朕先杀了他!”
刘晔吓得落荒而逃,可曹丕越是如此,刘晔对孟达的怀疑越深。
刘慈不过是个小人,利用利用他一时不杀也没事,但孟达是威胁大魏江山的人物,是早晚要剪除的,既然一石二鸟的法子不行……
刘晔的眼中露出一丝厉色。
既然一石二鸟不行,那两鸟相争也可以。
转瞬间这个曹魏顶级智囊已经想好了一个方案,他准备与同样怀疑孟达的司马懿好好谈谈,利用刘慈挖出更多孟达谋反的“罪证”,之后不管是进剿还是召回洛阳囚禁都事半功倍。
就这么想着,刘晔缓缓走到宫门,迎面看见一个高大肥胖的身影器宇轩昂地走过来。
看清楚来人,刘晔大吃一惊,下意识地稍稍避让,恭敬地行礼:
“下官刘晔,拜见……”
“行了行了。”那人笑呵呵地说着,居然和蔼且慈祥,甚至不等刘晔下拜就赶紧将他搀扶起来,“不敢当不敢当,我就是一个庶人,怎当得起子扬如此大礼,快快请起,折煞我了!”
那人便是曹洪。
今天的曹洪一身暗红色深衣,将硕大的肚子牢牢箍住,肥胖的脸上胡子也修的格外工整,笑起来还真带了几分慈祥,像个人畜无害的老胖子一样。
尽管曹洪已经被废为庶人,但刘晔肯定还是不敢在他面前无礼,只能恭敬地道:
“下官当年多受曹将军关照,在下官心中,曹将军永远是上将军!”
“嘿嘿嘿。”曹洪心情大好,随口道,“子扬啊,你来作甚?”
刘晔当然不能把政事如何说给曹洪,苦笑道:
“天子有恙,身为人臣自当探望。”
“哦。”曹洪点点头,脸上却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幸灾乐祸,他赶紧收起笑容,嘟囔道:
“哎呀,陛下病的这么重啊,这可不好。
别耽误了我的要事,咳,不是,是别,别……”
曹洪舌头拌蒜,额头上的汗珠吧嗒吧嗒不停落下来,一双小眼直勾勾地盯着无辜的刘晔,突然灵机一动。
“子扬啊,陛下身子不睦,见了我难免生气,这样吧,你帮我把奏疏给陛下送去,便交给你了。”
“啊?”刘晔目瞪口呆,却见曹洪真的将小心叠好的绢帛塞过来,他大惊失色,赶紧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将军的奏疏,应由中书传达,我……”
“哼,中书?我要检举的就是中书,哪能给他们!”
曹洪愤愤不平的声音让刘晔心中一紧,低声道:
“将军难道是……”
“哎,子扬,你可能还不知道,孙资刘放二人越发纵容刘慈不法,此人猖獗至极,居然频频陷害忠良……”
刘晔心中一紧,暗暗察觉不好。
忠良?
说的是孟达吗?
孟达的交往已经到了宗室这边,那以后可能不好对付了。
他试探着问:
“将军是听闻刘慈构陷孟子度将军之事?”
“啊?这倒不是。”曹洪揉了揉脑袋,然后,在刘晔惊愕的目光中,曹洪的气质居然深沉了不少,缓缓地道:
“子扬,你和仲达之前说孟达反复不可轻信的时候,我是绝对相信的!
咱们认得多少年了,当年先帝就是不听你的才错过灭蜀良机,此事我一直记挂着你的忠言。
孟达反复,还不是你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破绽,我不信你难道还信伯仁吗?”
这话听得刘晔眼泪都忍不住流出来了。
不是,这是曹洪说出来的话?
刘晔从官渡之战前就加入了曹军,跟曹洪认识也快三十年了,曹洪这厮飞扬跋扈粗豪无礼,只要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更是很少愿意承认他人的优点,之前刘晔给曹操出主意时一天十几次进入曹操军营密谈,让曹洪总怀疑刘晔背地里说了什么坏话,经常阴阳怪气责备他。
快三十年了,曹洪还是第一次表现得这么友好,甚至还能主动承认刘晔之前的功劳和本事,聪明的刘晔大脑一片空白,竟然觉得曹洪也长得眉清目秀。
“好,我……我帮曹将军通传。”他抹了抹眼泪,又道,“那,那曹将军所谓的忠良是何人啊?”
“哎,还不是那些蜀汉降臣?”曹洪像换了个人一样,口气极有磁性又非常温柔,那双小眼居然透露着几分睿智和深沉,“我也不喜欢那些蜀汉降臣,也知道他们身怀异心,可现在大敌当前,吴蜀虎视眈眈,尤其是蜀相诸葛孔明已经平定南中,接下来定要北伐。
此事万万不可大意,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岂能让刘慈随意构陷引得朝堂变乱?此事万万不可!
我……哎,我现在人微言轻,可终究是大魏宗室,这江山,是我……随先帝打下来的,我不能让那些鼠辈上下其手任意破坏,不然几年以后,我怎能有脸面去泉下见先帝?
我知道大家都畏惧刘慈,我也怕啊,可身为宗室老臣,我要是退缩了,以后谁还来保卫大魏啊!”
这话宛如一道亮光,照的刘晔鼻子一酸。
曹洪居然说人话了!
居然说人话了!
他,他不会要死了,这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不得不承认,曹洪说的很对,也很有章法,甚至说到了刘晔的心头。
当年曹魏上下群臣都认为蜀将只有关羽一个算是名将,关羽一死刘备绝不敢再出去报仇,只有刘晔坚定认为刘备一定会出兵报仇,之后刘备挂了,曹魏群臣也都认为这下蜀国彻底没戏就等着大军去把他们消灭,也只有刘晔心中依旧警惕。
他认为蜀相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他一定在谋算什么,因此要赶紧拔掉孟达这颗钉子,不然后患无穷。
想了想,刘晔温和地道:
“曹将军拳拳为国之心,可昭日月,刘慈之事,我一定帮曹将军周旋。”
刘晔本以为曹洪听到这话会很感动,没想到曹洪一脸尴尬的模样,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呼。
曹将军应该也没想到我会对他说这个。
刘晔展颜一笑,温和地道:
“曹将军,不,子廉兄,咱们相识多年,曾经有过一些龃龉,可终究都是为了大魏。
你放心,此事我一定做好,以后子廉兄的有事尽管来寻我。”
“啊,哦。”曹洪这才回过神来,刘晔看到他挤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那个,子扬,黄德和,你,你可曾听过?”
刘晔点头道:
“我知道,他元日恼了刘慈,因此刘慈总想害他,不惜惹出这么多的事端。
子廉兄也认得……”
曹洪想了片刻,点头道:
“嗯,认得,他是我门客。
之,之前求我救他。”
刘晔毫不怀疑,黄庸这种身份也就配给曹洪当个门客,惹了刘慈之后慌不择路,都求到曹洪这了。
曹洪跟自己的思路一致,刘晔也不介意给曹洪卖个人情。
“此事容易,黄公衡乃大魏重臣,岂能随意凌辱其子,这校事权柄甚重,刘放孙资之前放任太过,天子也准备在中书下再设一曹,专门监管校事,以后不让刘慈继续胡闹。”
刘晔说着,宽和地道:
“听说是让夏侯泰初出仕监管此曹,不常设,我也会找高文惠尽力护着黄德和,子廉兄……呃,子廉兄你这是?”
曹洪嘴角不停地上扬,后面已经完全压不住:
“没,没什么,我,我突然想到了,让人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