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底气

张家那边倒是挺上道,主动给升级了特护病房。

乔霖躺在床上,享受着这挨打换来的福利,同时暗戳戳感受着体内那股子微弱的暖流。

他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鼻梁,触手光滑,骨头已经长合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点微弱的麻痒感。

这穿越福利的效率果然没得说,这才几天功夫,原本粉碎性的骨折就已经基本愈合。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效恢复的背后,代价也同样显著。

几乎是确认鼻梁状况的同时,一股难以抗拒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眼皮瞬间重若千斤。

他明白,这并非普通的疲劳,而是体内那股暖流在高速修复身体时,对精神和能量的巨额透支。

修复得越快,消耗就越大,而补充这种消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觉。

而且还不是打个盹儿那么轻松,必须是雷打不动的深度睡眠。

难怪刚进来那两天他睡得跟死猪似的,护士姐姐喊破喉咙都未必能叫醒。

怕医生当时判断他“颅脑损伤”,嗜睡也占了不少因素。

那时候他还以为是受伤后的正常反应,现在才彻底明白,这是金手指强制索取的“能量费”。

“快速回血是强,但这‘强制休眠’的副作用,也真是个甜蜜的负担啊。”

用的时候爽,但用完就得强制下线充电,而且这充电时间还贼长。

虽然这金手指的强制休眠副作用有点坑,每次用完都得深度昏睡还债,但好在收益相当可观。

最实在的,就是银行账户里那热乎乎、新鲜到账的十五万块钱。

以及张家代理人留下的那封措辞恳切、但字里行间透着憋屈的道歉信。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和张家的道歉信打底,这几天,他在病房里也养得格外安心,来看望他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辅导员是打卡最勤的,天天来嘘寒问暖,一口一个“学校是你坚强的后盾”,让他安心养伤,别担心学业,还画了个大饼,说等他好了,推荐机会优先考虑。

班里同学更是组团来刷病房副本,文彰、白百荷、唐烟这些未来的腕儿都来了,送温暖送笔记。

文彰还是一副热血愤青的炮仗脾气,拍着胸脯要替他找回场子,结果被乔霖一句“头晕,需要安静”给怼了回去——

开玩笑,哥们刚讹...啊不,是拿到赔偿款,你再去把人惹毛了算谁的?

白百荷同学倒是细心体贴,问了忌口,聊了恢复,主打一个温柔关怀。

乔霖对这些未来的明星同学们,演技全程在线,将同窗情谊的感激、病后的虚弱以及那丝恰到好处的“脑子不太灵光”,演绎得淋漓尽致,成功把同情分拉满,顺便巩固了“病弱但坚强”的潜力股人设。

至于童遥,本人没再出现。

据八卦小能手女同学透露,她这几天状态也贼差,精神恍惚,丢了魂儿似的,大概是愧疚加害怕。

她托人带了封短信,字迹娟秀,内容乏善可陈,翻来覆去就是“对不起”,外加一句“有需要随时找我”的空头支票。

乔霖的回信很简单,依旧是那套圣父说辞:“不怪你,安心上课,我没事。”

他要的不是童遥现在的补偿,而是将这份沉甸甸的亏欠感,像钉子一样钉进对方心里,留待日后收割。

最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复查拍片之后。

主治医生拿着最新的CT片子,眉头拧成了川字,反复对比着几天前的片子,又拿个小手电筒对着乔霖的鼻孔照了半天,表情跟见了鬼似的。

“奇怪啊,真是奇怪......”医生一边嘀咕,一边用看小白鼠的眼神打量乔霖,“乔同学,你这几天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

乔霖心中一乐,演技不能掉线,脸上适时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没有啊医生,就是按时吃药打针,护士姐姐给换药,别的没了。”

“你这恢复速度,不科学啊!”医生指着片子,“看这儿,骨折线还在,但周围这骨痂长得跟打了激素似的!还有这错位,居然自个儿往回长了点?肿胀也消得比预期的快得多!按理说,你这种粉碎性的鼻骨骨折,不手术铁定长歪,得成个歪鼻子帅哥,但现在看......”

医生百思不得其解,大手一挥,又喊来了几个科里的大佬,一群白大褂围着CT片子啧啧称奇,跟研究外星人似的,最终得出了一个让乔霖差点没绷住笑出声的结论:

此子骨骼清奇,乃万中无一的恢复奇才!目前情况喜人,建议保守治疗。

积水潭医院官方盖章认证的“体质特殊,恢复力惊人”,简直是给他的金手指打上了最完美的补丁。

同时,这也给他的受害者形象叠加了一层“坚韧顽强Buff”——

瞧瞧这小伙子,受了这么重的伤,脑子可能都不好使了,恢复还这么快,这意志力!这张墨下手得多黑啊!这潜在损失得多大啊!妙!实在是妙!

既然暂时不用挨刀,恢复情况又喜人,医院也没理由强留他占床位。

医生开了药,交代了一大堆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重点强调:鼻子恢复快是天赋异禀,但脑震荡后遗症还得注意!多休息!别累着!别受刺激!这才大手一挥,批准出院。

辅导员和几个同学来接他出院。

“乔霖,太好了!不用手术就能恢复,真是老天保佑!”辅导员喜上眉梢,这对他也是卸了个大包袱。

“谢谢老师关心。”乔霖脸上挂着大病初愈的苍白和感激,“不过医生说我这脑子还得静养,暂时可能...回不了学校宿舍,人多,怕吵。”

他适时补充了一句,“而且我最近特别嗜睡,老是一睡就睡很久。”

辅导员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身体第一!静养是必须的!你家里那边...要不学校给你安排个招待所单间?”

“不用麻烦学校了,”乔霖摆摆手,拿出早就想好的说辞,“我爸妈知道了,给我打了点生活费,我打算在学校附近租个安静的小房子住,离医院近方便复查,以后慢慢恢复了,去学校上课也方便。”

他这话半真半假。

原主爹妈在国外做生意,心大得很,听说儿子被打但没生命危险,打了笔钱过来,对于租房休养表示同意。

辅导员觉得这安排挺好,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避免了住校可能产生的后续麻烦。

就这样,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乔霖办完出院手续,暂时告别了医院。

站在积水潭医院的大门口,初冬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乔霖深吸一口帝都特有的、带着点尘土味的凉空气,坐上了出租车,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京城街景,乔霖的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需要时间适应这个新身体、新身份,需要时间梳理未来二十年的文娱圈风云和爆款密码,需要时间制定一份详细的捞钱成名计划,更需要时间,等待一个合适的入场时机。

离开医院后的乔霖并没有直接回学校或者联系父母安排的临时住处,而是揣着刚到手的十五万巨款和一身病号服,一头扎进了中戏附近的小胡同和老居民区里。

他需要一个据点,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安静的、能让他安心昏睡和密谋大事的据点。

这年头的租房市场,远没有后世APP上那么透明,信息基本靠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乔霖顶着脸上没完全消肿的淤青,鼻梁上还架着个碍事的夹板,再配上刻意放慢的语速和“脑子不好使”的疲惫感,这副尊容,成功让不少精明的中介大姐和房东大妈放下了部分警惕。

“哟,小伙子,你这脸咋弄的?跟人打架啦?”一个看起来挺泼辣,但眼神还算善良的房东大妈,上下打量着他,语气带着点好奇和担忧。

“没事阿姨,就磕了一下,医生让静养,学校宿舍太吵了,想找个清净地方住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