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火树银花触目红
- 人在大宋:忽悠慕容复替我打工
- 文氓不穿长山
- 2176字
- 2025-06-27 12:07:56
……
“少公子,都打听清楚了!”
“他们姐弟俩是上个月逃荒来的苏州城,在城中并未听说有什么亲朋故旧。”
“至于那醉春楼,这几天倒是也没多大动静,瞧着应该是没怎么把那几个打手的死活当一回事儿。”
“……”
沈先生把这几日打听来的情况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赵令甫虽说救下了观棋,也有意收留对方,可总要打听清楚其人的来历才好安排。
如果对方真与什么大族有怨,或是得罪了哪个江湖帮派,那赵令甫就是想留他也要掂量掂量轻重。
若果真有麻烦,以他的性子固然不会把观棋交出去息事宁人,但也不会再将其留在身边。
最好的结果就是送出城去,无论是送到慕容家,还是送到什么别的地方,总归是条出路。
好在,从目前打听到的情况来看,把他留在身边也无妨。
沈先生说完便离开了,出门时,正瞧见公冶贞与魏东二人分立左右。
区别只在于公冶贞持剑抱臂立于廊下,身姿笔挺,目不斜视。
而魏东却是斜倚着廊柱,怀抱一柄形制略短的斩马刀,嘴里叼一根草杆,眼睛始终盯着前者不放。
赵令甫行至窗边,目光所及,倒是刚好能看清他二人的状态。
“魏叔今日不用操练那些护院么?”,他笑着问了一句。
“不过是教他们一点猫脚功夫罢了,哪用得着整日操练?相比之下,我倒是更想见识见识这位公冶兄弟的身手!”
魏东是个纯粹的好战分子,最喜欢的就是与人切磋。
自从公冶贞来到自家少公子身边以后,他想跟对方较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公冶贞却没有搭话,他见过像魏东这样的人,慕容家主麾下的那位风波恶风四哥就是!
风四哥还未出去闯荡江湖时,也是总喜欢缠着自家长兄切磋武艺,搅得兄长不胜其烦。
从那时起,公冶贞便学会了如何与魏东这种人相处——干脆不搭理他就好!
赵令甫只是笑了笑,并不掺和他二人的事,若两人真能打成一片、相交莫逆,那对他来说也是有益无害,自然乐见其成。
移步走到东厢房的耳房,观棋如今就住在这里养伤,他伤得其实很重,多处骨折,连腑脏都受了重创。
先前全凭意志力在苦撑着,靠着那股劲、那口气吊命!
这一松下来,不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是肯定爬不起来的。
赵令甫过去简单同他说了几句话。
“你姐姐的后事我已经叫人去安排了,早些入土为安吧!”
“你只管安心养伤,心里不论是恨是怨,不论是想报恩还是报仇,都得先把身体养好!”
“……”
观棋是个哑巴,但心里却是分得清好坏的。
在他们姐弟最绝望的时候,是公子出手救下了他们,并弄死了那群畜生替他们姐弟二人报了仇!
虽然最终没能救回姐姐,但公子对他们的恩情,他却死死刻在了心里!
乱世飘萍,能抓住根藤蔓便是万幸,很多时候,这就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力气。
即便他什么都说不出来,赵令甫也能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感激与尊敬。
观棋是个重感情的人,当时为了救他姐姐,被打成那个惨样都没有丝毫屈服,眼中只有仇恨愤怒而没有胆怯畏惧。
这样的人,骨子里是有血性的,不是那种自私冷血的白眼狼。
所以赵令甫相信他不会让自己失望,同时也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与忠伯、魏叔、沈先生等人还不同,观棋是他亲自选中的人,好好培养,将来便是腹心与臂膀。
数九寒天,风刀霜剑。
已到了年根儿底下,赵令甫也没再出门,每日除了练拳就是学棋,再不就是陪着舅父聊天,学一些经济仕途的道理。
上辈子他学过经济学,微观的、宏观的,还有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
但学过不等于知道,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舅父教给他的是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实践得出的真知!
所以他没资格带着什么先知者的傲慢,更不会去轻视古人的智慧,是真的用心在学。
从腊月二十八起,苏州城便一改往日的温婉,沉浸在了喧嚣热闹的节日气氛里。
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昼夜不停,白日里,是零星几声孩童们玩闹爆仗的“噼啪”脆响。
入了夜,又有大户人家燃放的烟花次第升空,将夜幕照成五彩。
在亲身经历除夕夜的烟花盛放之前,他其实是不曾预料到北宋时的烟火竟已发展到了这个水平!
当真是“火树银花触目红”!
可既然烟花都能发展到这个水平,那为什么中原大地上的火器研发却始终停滞不前呢?
不对!
也不能这么说!
似乎宋明时期,国内的火器发展相较于同一时代的其他政权,都还算比较快的。
比如现如今大宋军队装备的火箭、抛掷火炮、引火球、铁咀等,在眼下都算得上先进。
南宋时的突火枪、明朝初期的火铳和洪武大炮似乎也雄极一时。
那他怎么好像总觉得国内的火器发展落后于外呢?
大概是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满清的闭关锁国,自废耳目,才一步步丧失了领先地位吧?
赵令甫站在廊下望着漫天的绚烂烟火,怔怔出神,大红灯笼随风摇曳。
王晟陪在自家小外甥身边,这是舅甥二人一块儿过的第一个年节。
“三郎在想什么?可是觉得苏州城的烟火不如汴京热闹好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那可是汴京啊!”
赵令甫渐渐回神,眼中忽然闪过一道精光,精神振奋地看向自家舅父,问道:“舅父,苏州城中也有烟花作坊?”
王晟虽然不知道三郎怎么突然兴奋起来,但还是点头答道:“苏杭繁华,岂能没有烟花作坊?只是本地烟火不如汴京丰富,也不如浏阳、上栗、万载等地方名气大罢了!”
赵令甫心中的构想此时渐渐清晰起来,又问:“那这些烟花作坊可允许私家经营?”
王晟这会儿子大概知道自家小外甥想做什么了,果然还是孩童心性,贪玩啊!
于是笑着劝道:“允许自然是允许的,各地烟火作坊,本也是私人经营为多。不过这烟火爆竹,只年节时利厚,平日却没什么人问津,所以多是些小作坊零散经营,挂靠在各大香烛纸马行名下。”
“三郎若是喜欢,明日我再派人去多买一些也就是了,没必要去考虑什么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