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段位赛和名人战

“小聂遗憾啊!失误多了点,不然说不定就万千荣誉集于一身了...”

尹江无奈的看着对面脸色涨红的张扬,张叔什么都好,就是酒量不行,这才喝了多少就又迷迷糊糊了。

不过张扬叫小聂倒也合理,毕竟他的确资历更老一点。

铜锅烧的水滋滋翻滚,筷子夹着通红的肉片进水滚了一圈就变了颜色。

尹江一边蘸着麻酱痛快的享受涮肉,一边听着张扬忆往昔峥嵘岁月。

半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足够张扬从严肃如山的长辈变成喋喋不休的老大哥。

开始的时候还能教导尹江要多努力,两口酒下肚就快要叫尹江老弟了。

“所以...嗝...你真把刘昌贺赢了?”张扬第四次问了这个问题。

这事虽然没被媒体报道,但是聂棋圣传播消息的速度的确是比较快,某些程度上也可以算作聂旋风。

几乎第一时间就通过电话把这消息传回来了,张扬在京市棋院认识的人本来就不少,又比较关心尹江,自然迅速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刘昌贺成名的时候,张扬已经退役,但世界第一攻击手的名头还是很有含金量的,而且还拿下过第六届富士通杯的冠军,绝对算得上泡菜棋坛的猛虎。

尹江才刚入段,就赢了刘昌贺?

张扬不敢相信,才一遍又一遍的确认。

尹江的说法和棋院那边说法差不多,就是刘昌贺面对新人太轻敌,头脑发昏胡乱战斗,又恰好遭遇尹江妙手掏空这才惜败。

张扬搞不明白,但是还是感觉扬眉吐气。

尹江赢了刘昌贺,马小春拿了世冠,这对于他来说太爽了。

从89年曹燕子横空出世开始,这几年华国棋坛的国际赛事颗粒无收,这对于棋迷来说是非常憋屈的。

张扬还不止是棋迷,他经历过更加黑暗的时代,被霓虹高手压得抬不起头的时代,因此对于这种憋屈感受更深。

过瘾的又喝了一口火辣的白酒,张扬带着醉意问道:“接下来棋院那边什么安排?”

“名人战和升段赛吧。”

尹江虽然对升段赛兴致缺缺,但毕竟是仅有的两个能参加的比赛了。

“名人战啊...重在参与吧。”

张扬当然知道名人战的含金量,每次几乎都是七段以上的高手,因此想要进入资格赛都已经是一道门槛。

而到了正赛,决出的前四名还要与上一届的四强进行对决。

要知道去年的四强有三位都是九段,刘晓光、俞宾、张闻东,每一个都是声名赫赫。

而另外一位也是在围棋历史中不得不提到的名人,神猪罗溪河。

由于国内比赛不多,所以名人战几乎就已经是最强选手的集合了,而参加这样的神战,张扬对于尹江的期望自然只能是重在参与。

两人回到张扬棋馆的时候已经是深夜,离开了一周时间再回来尹江感觉温馨的很。

这几天舟车劳顿,在这个科技比较落后而且后勤保障不到位的年代,尹江还是感觉很疲惫的,刚躺倒在硬梆梆的床板上就昏睡过去。

等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快中午的时间,尹江睡眼朦胧的走出卧室,棋室中很久不见的秦宁和赵卓正在下棋练习。

张扬见尹江起床了,过来递了几张表格过来。

“升段赛和名人战的报名表,棋院那边送过来的。”

尹江接过表单,还是比较古旧的线下填表的报名方式。

一页是两个比赛的简单介绍,两页报名表。

段位赛大概就是和所有参赛选手进行单循环比赛,超过一定胜率就可以完成升段。

由于初段是最低段位,因此获胜的加成比较高,每次参加段位赛的大概有三十多位选手,赢满一定场数就可以升段。

至于名人战规则就更简单粗暴一些,分为资格赛和正赛。

资格赛类似于预选赛,报名选手进行三番棋淘汰赛,决出六十四强后再分几轮比赛。

当决出四强以后与上一届的四位选手进行循环战,最终获胜者成为名人挑战者。

名人挑战者可以与上一届的名人马小春进行名人战,获胜者为本届的华国名人,后续会和霓虹名人进行较量。

尹江飞快的填完表格,去棋院把报名信息上交。

常浩并不参加这两个比赛,因为要备战霓虹华国的擂台赛。

刘晓光俞宾虽然参加名人战,但也都是所作为上一轮四强等待着后来者的挑战,马小春更是作为去年的名人准备接受最后冠军的挑战。

报完名的尹江在棋院里乱转了一会,古立刘兴这些小棋手有不少都在棋院里对弈训练,只不过这对于尹江来说提升太小。

他还是自己和自己对弈训练效果最好,因此没呆太久就回张扬棋馆了。

名人战和段位赛的选手众多,因此赛程都比较满,报完名只需要等待具体的分组和抽签结果就好。

大概过了三天时间,所有的报名汇总完毕。

这两个赛事都是全国范围,因此最开始都是以各个城市作为赛区。

京市和松海市作为围棋水平最强的区域,分组最多,能够晋级到正赛的名额也最多,但也竞争最激烈。

尤其是名人战是输了就淘汰,一旦运气不好遇到职业高手很容易一轮游。

段位赛就宽松多了,本来棋手就不算多,有赛程的选手直接过来京市参加比赛就行了。

出台的名人战规则不限制职业或者业余参赛,因此全国各地报名的选手很多,第一轮淘汰赛计划安排在六月中旬开始,还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尹江当然不会有什么压力,对他来说反而是如何保持状态才是最值得困扰的事。

还好模仿狗自弈的方式效果显著,重生以后的他脑子真的很好用,自弈虽然不能有效地提升水平,但能保持水平不下滑他就已经非常满意。

时间过得很快,这几天的棋协不只是讨论了即将开展的名人战和段位赛,还如聂伟平所说,开始正式探讨围棋甲级联赛的可行性。

马小春的夺冠,让围棋的受重视程度增加了不少,而正规化,也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