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049:五行都功;来信了!

五丁都司所传的这门神通,由于没有名字。

纪长瑄再对这神通进行梳理了一遍后,就起了个【五行都功】的名字。

接下来,他趁热打铁。

盘膝而坐,手上印诀不停,下丹田存思不绝,开始修行这【五行都功】。

要知道。

这【五行都功】蕴含五行之力,他若是能掌握,必能让自己实力更上一层楼!

随着纪长瑄入定下来,他身上也渐渐被五色霞光所笼,虽说氤氲之气不浓,但终究有丝丝霭光流转,如坐云岚。

眨眼间。

半日即过。

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纪长瑄才睁开眼来,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有了这【五行都功】,加上【天蓬斩邪箓】这两大杀手锏,以我现在的实力,就算碰到阴神境强者,也有一战之力了……”

说起来。

纪长瑄上次能杀死赫岐山,也存在不小的侥幸。

若非他当时自忖可召请鬼神,哪怕手握【天蓬斩邪箓】,他也不敢那么莽,直接找一半步阴神境强者开干!

毕竟,阴神境强者可阴神出窍,伤人魂魄于无形当中。

这一点不得不防。

正想着时。

外面不知何故,突然下起了哗啦啦的大雨来。

雨点子跟撒豆一样,落在瓦片地上响起了“噼啪”的炸响。

纪长瑄推开门一看,屋檐垂下了半尺多长的水舌。

院中,也逐渐被一层白茫茫的水雾所笼罩。

轰隆!

天上闷雷不断,不时有银蛇狂舞其间,好似金芒裂帛。

“这雷打得可真响……”

纪长瑄抬头望天,眸光微凝。

雨夜观雷。

下一刻,他忽地想起了曹前辈答应送自己的一块雷击木。

眼下,也不知道送哪儿来了?

这时间也有半月了。

按理来说,快要到了才是。

……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日,纪长瑄外出时,不少街坊邻居都说旱了这半个多月,如今老天爷总算开眼了,下了场暴雨!

要不然地里的庄稼非得干死不可。

咚——咚!

吃了午饭,纪长瑄正躺在院中的躺椅上,看《阴宅三十六葬》等杂书。

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

“哪位?”

纪长瑄眼皮微抬,他朗声道。

说起来。

自从帮着官府对付完了赫岐山这个魔头,加上他前番几次驱邪,如今纪长瑄的名声在庐远县可响亮的很。

经常有人慕名前来,找他求符。

其中很多一部分是求镇宅符的。

当然,平安符、护身府也有不少。

靠着这些送符,纪长瑄也赚了一些银子。

倒不用每天修炼完了,还苦哈哈去生火做饭。

一有时间,他都直接去下馆子。

“纪青囊,是我,老曾。”

门外,曾捕头爽朗答道。

“哦?”

闻言,纪长瑄面色一动,赶紧坐了起来。

他心中疑虑,不知道曾捕头过来找自己干什么?

莫非庐远县又发生了什么邪祟伤人的案件?

“曾捕头,屋里坐。”

纪长瑄一脸热情起身迎接。

曾捕头摆了摆手,道:

“纪青囊,客气了,我衙门里还有一些公事有处理,就不进去了。”

“今日点卯时,县令大人告诉卑职,说平江府的崇昭司来信了,信中提及纪青囊要的东西到了,让你过去一趟去取。”

说起来。

曾捕头还真是有些感慨。

没想到,纪长瑄这小子运气这么好,崇昭司的监台才来庐远县短短几日,他就能和人家打好关系。

如今,人家还亲自派人送信过来。

这份交情可不弱。

听到此话。

纪长瑄心中一喜。

看来是自己要的雷击木到了。

昨天他还在嘀咕,想不到今天信就来了。

曹前辈办事效率挺快的。

这人能处!

回过神来,纪长瑄拱手谢道:

“多谢曾捕头相告!”

曾捕头摆了摆手,道:

“这点儿小事,何足挂齿。”

“纪青囊,我先回了,改日再叙。”

“慢走……”

目送曾捕头离开后。

纪长瑄把那些杂书收好,回屋收拾衣物去了。

眼下,雷击木既到了平江府,他自然得过去取回。

至于让人送过来吗?

纪长瑄不是没想过。

一是不稳当。

二是太麻烦崇昭司了。

更何况,他本就欠了曹监台一个人情。

……

纪长瑄说走就走!

他下午未时,就出了城,往平江府赶去。

平江府,离庐远县有一两百里。

这么远的距离,纪长瑄并没有选择骑马。

而是一个人徒步走去平江府。

反正,他等这雷击木有半个月了,迟个一两日也无妨。

沿途还能看看风景,顺便见识一下此地的风土人情。

这般想着。

两个时辰很快过去。

纪长瑄翻过一座小山,来到了官道上。

瞧见天色渐晚。

纪长瑄觉得自己没必要星夜赶路。

于是,准备找间客舍住一晚再走。

好在他运气不错,在官道上又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就望见不远处的路口有间客栈,里面灯火正旺。

他精神一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些。

来到客栈内,他一进门,放眼望去,这一楼大厅里,桌椅板凳倒不少,就是没看见人。

可楼上却热闹的很,不时传来说笑声。

纪长瑄不疑有他,就朗声问道:

“小二何在,还有客房吗?”

话落。

里间就跑出一位小厮,身穿对襟短衫,他打量了一眼纪长瑄,就十分热情道:

“有的,客官。”

纪长瑄不假思索道:“那给我来一间!”

“好咧!”

“客官楼上请!”

说话间。

这店小二就把纪长瑄领到三楼一间客房里。

三楼住的人似乎少些,并不怎么吵闹。

推开门,纪长瑄望屋子里瞥了一眼,见环境还凑合,便点了点头。

接着,他掏出一贯银钱来,对店小二吩咐道:

“帮我打桶热水,再把你们店里的拿手好菜上几份来。”

“放心吧,客官。”

店小二收下银子,喜笑颜开答应道。

就在他刚要转身离开时。

似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多问了句:

“对了,客栈不是本地人吧?”

“我从庐远来的。”

得知纪长瑄是庐远人,店小二忙再三叮嘱道:

“那客官晚上睡觉可得关好门窗,不要乱走,哪怕夜里听到了呼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