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持续打造网络文学精品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 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2020)
-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组委会编
- 2913字
- 2025-04-28 17:27:25
暮春四月,绿草如茵,万物生光辉,一年一度的广西网络文学盛事落下帷幕。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文学杂志社、广西麦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广西网络文化协会承办,自2020年4月30日启动,至2020年10月30日征稿结束。此次赛事在广西区内及全国文学爱好者圈子中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张弛有度、笔力深厚的作品,在全国网络文学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大赛秉承严谨、客观的态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48部获奖作品,其中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各评出16部获奖作品。
踔厉奋发,笃行致远。2015年至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大赛将往届赛事经验转化为自身优势,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文学创作定位,发展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网络文学品牌,推出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原创网络文学精品力作,推动了广西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和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记录时代征程 弘扬中国文化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总书记的论述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时代的召唤以及党和人民的新期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网络文学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与新时代同步发展。
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以“全民共筑中国梦,勠力同心奔小康”为主题,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凸显时代正能量,为各地网络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书写新时代的新史诗、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平台,通过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来记录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共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征程。
聚焦时代发展 书写美好生活
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以社会发展热点为主题,沿袭赛事支持现实题材创作、立足本土文化开发的宗旨,鼓励作者关注现实、感受生活,引导作者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风貌、洋溢着生活热情的佳作,推出多种类型的叙事文本。
写作是情感和灵感的交融、现实与虚构的糅合。参赛作者融入自身体验创作,与读者产生情感与文化层面的双重共鸣,吸取传统文学的经典元素,融合网络文学符号,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和支撑。由此创作出的作品有讲述我国不同领域发展成就的,有聚焦当代乡村生活热点的,有回忆往事、再现温情生活故事的……专业性与文学性并重,“温度”与“硬度”兼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本次赛事参赛者广泛的地域分布、多样化的职业类型,共同成就了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百花齐放的文学盛况,编织出了一幅幅以现实生活为蓝本的美好生活画卷。
在此基础上,大赛组委会及专业评委以文学性、导向性、艺术性等为评审标准,层层把关、严格筛选,评选出最终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反映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描绘了砥砺奋进新时代、昂首阔步奔小康的美好景象,弘扬了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攻坚克难精神,同时其在文学性及网络性方面与往届赛事相比有较大提高。如小说类获奖作品《山中有棵树》以王岭树到古寨村扶贫为主线,叙写了两代人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的扶贫故事,全文揭示了扶贫路上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引人深思,具有现实意义;获奖作品《火车,火车》主要从男孩李胜强的视角切入,以火车为线索,讲述了山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一部展现广西普通人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生活图景的正能量小说。散文类获奖作品《那岭儿,那村庄》通过描写家乡冠头岭的历史地理人文景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又通过写国家政策对地方旅游开发的支持,展现家乡面貌持续发生的变化,歌颂了伟大的时代;《但愿弄里兰花开》用一系列的数字和实例真实地描写了东兰县脱贫的过程,赞美了扶贫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关怀和支持。诗歌类获奖作品《在金色的芒果园里看月亮(组诗)》站在平凡且生活化的视角上描写新时代交通建设、大数据建设等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脱贫致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祖国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自豪感;《扶贫人引领时代的乡愁》用宏大的情怀、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文字描述了扶贫工作者的日常,也反映了扶贫工作者的工作思考。
同时,大赛获奖作品致力于抒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抒写普通人的不平凡人生,讲述身边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奋发向上的人生,如小说类获奖作品《中国工业记忆之兵工往事》虚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某地工业制造场所的奋斗场景,凸显了工人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大干巧干的奋斗精神,展现了创造工业生产基业的艰辛不易。散文类获奖作品《灯火渺茫》以“灯火”为线索,通过记述在故乡的小村庄夜晚走路回家这件小事,回忆人生路上的人和事;《龙扶河上的搭石》通过描写家人,特别是母亲与家乡的龙扶河及搭石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勤劳持家的品质的赞美、对故乡深深的热爱。诗歌类获奖作品《乡愁布鲁斯(组诗)》通过鸟鸣、草木、院落、乡道等意象和午睡、晚行、跑步等场景,以细腻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刻画出中国乡村的美,同时展现了随着搬迁、移民等扶贫攻坚工作的展开,人们产生的一种淡淡的愁绪,这是一种新的乡愁;《杉树林,毛竹山,红薯或者生姜的情与爱(组诗)》用深厚的感情、生动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家乡的一往情深,描绘了桂北山村的风土人情,讲述了父辈的爱情故事,同时感念家人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的热爱和赞美。中国故事、广西故事由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组成,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赛部分稿件紧紧围绕当年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抒发普通人抗击疫情的过程与感悟,讴歌各行各业工作者为国家发展做出的无私奉献,赞颂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度。这些投稿赋予了赛事更充实的内涵。
紧抓“十四五”机遇 谱写广西网络文学发展新篇章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将继续紧跟中央及自治区决策部署,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创作契机,拓宽视野,改进培养机制,为优质网络文学内容的开发赋能,引导广大文学爱好者将经典文学的创作方式与对广阔社会背景的把握有机融合,增强叙事的专业性内涵,提升作品诗意表达能力,承担起培育有质量、有温度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责任,点燃广西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引擎,推出更多具有广西特色的网络文学精品,推动广西乃至全国网络文学向前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组委会
2021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