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元帝诏令催军急 保保挥师犯北平

塞外的朔风如怒号的猛兽,裹挟着砂砾如刀般扑打在那破旧的毡帐上,发出阵阵刺耳的声响。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枯瘦如柴的手指紧紧地攥着那泛黄的羊皮地图,仿佛那地图就是他挽回江山的最后希望。

烛火在他眼下投下青灰的阴影,那阴影仿佛是他心中无尽的绝望与挣扎的写照。二十年前大都城破那日的马蹄声,仿佛仍在他的耳畔如雷鸣般轰鸣,那惨烈的画面仿佛昨日才发生。

案头新到的密报被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摩挲,那纸角已被他的手磨出了毛边,每一次摩挲都仿佛在触摸着他那岌岌可危的江山。当他看到北平城守将换防,明军主力随徐达西征,留守兵力竟不足三万的消息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天赐良机!”他猛地将那手中的茶盏掼在毡毯上,褐色的茶渍瞬间洇开,如同一滴滴鲜红的血液在毡毯上蔓延。老太监小心翼翼地怯生生递上狼毫,顺帝的手颤抖着,在那羊皮纸上迅速疾书:“王保保听令!北平若复,大都可图。朕愿以金山牧场十万牛羊为犒,望卿速战!”

那羊皮卷被紧紧地裹着蜡封,然后如一道闪电般掷出帐外,马蹄声如雷鸣般踏碎了荒原的暮色,带着顺帝的希望与期盼,向着远方疾驰而去,仿佛要在那黑暗的夜幕中撕开一道希望的口子,让那即将熄灭的火焰重新燃烧起来……

甘肃洮州的营盘里,那牛角号声宛如一道锐利的光,瞬间刺破清晨的迷雾,仿佛要将那朦胧的天地划开一道口子。王保保身披那玄铁甲胄,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腰间的弯刀缠着西域进贡的金丝绦,那金丝绦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也在诉说着过往的荣耀。

他静静地凝视着沙盘上那堆积如山的黄土,那每一粒沙尘仿佛都承载着他心中的思绪。斥候三日前便探得北平空虚,此刻顺帝的诏令如同一道催命符般又至,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不禁抚掌大笑:“朱元璋老儿分兵两路,倒真是给我送上门来!”

帐外,十万骑兵列阵如山,那铁蹄踏在大地上,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王保保亲点九员悍将,每一位都如同猛虎下山般威风凛凛。秃鲁帖木儿率三万骑绕道居庸关,那是要断明军的后援,让他们陷入绝境;哈剌章领四万骑直扑北平东门,那凶猛的气势仿佛要将城门撞开;而他自己则统中军三万,暗藏着攻城器械,自西北方佯攻诱敌。他心中暗忖:“此番定叫那孙兴小儿知道,草原雄鹰的利爪从未钝化!”

说罢,他抽出那弯刀,用力劈断案头的木箭,木屑飞溅在那“大元”战旗上,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注入无尽的力量。

行军途中,探马如流星般飞报而来,称明军尚无防备。然而,王保保却勒住缰绳,眯起眼睛望着天边那翻滚的乌云,那乌云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他缓缓开口:“传我令,每五里设一斥堠,凡遇炊烟、樵夫,即刻拘押!”副将脱火赤皱起了眉头,不解地说道:“大帅,我军士气正盛,何必如此谨慎?”王保保冷笑一声,马鞭指向天际,道:“你可曾忘记当年太原夜袭之事?那徐达老贼惯用诱敌之计,当年他便是扮作流民混进了城池,给我大元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如今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必须谨慎行事,以防被那徐达老贼的诡计所害。”

在王保保的精心部署下,十万铁骑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即将刺向那看似空虚的北平。那草原雄鹰的利爪,终于要在这片土地上再次展现出它的威力,而这场战斗的结局,究竟是王保保的辉煌胜利,还是徐达的巧妙逆袭,一切都尚未可知……

北平城头的梆子声如丧钟般在空气中久久回荡,那尖锐的声响仿佛具有穿透苍穹的魔力,惊得寒鸦扑棱着翅膀,如受惊的云朵般四散飞去。守将孙兴紧紧攥着那封鸡毛信,手背上的青筋如虬龙般暴起,那信中“王保保十万来犯”的字迹,仿佛是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刺在他的眼眶,让他疼得几乎难以视物。

这位从淮西起事便始终坚定追随朱元璋的悍将,此刻的心境复杂至极。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城下那零星散落的流民,那些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们,在他眼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危险。他仿佛看到了隐藏在这些流民背后的元军细作,他们如同鬼魅一般,随时可能发起致命的袭击。每一个流民的举动,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他的脑海中被放大,仿佛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徐达出征前的叮嘱在他耳边不停地回响:“保保用兵诡谲,若见流民骤增,必是他的细作。”孙兴深知王保保的用兵之道,那是一种善于隐藏、善于伪装的策略。他曾经多次与王保保交手,深知这位元军将领的狡猾和残忍。如今,王保保十万大军来袭,而城内的兵力却相对薄弱,孙兴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他回想起曾经在战场上的厮杀,那些血与火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曾经带领着兄弟们冲锋陷阵,不畏强敌,为朱元璋打下了一片江山。而如今,面对王保保的十万大军,他心中却涌起了一丝恐惧。他害怕自己无法守住这座城池,害怕辜负了朱元璋的信任,害怕让那些跟随他的兄弟们陷入危险之中。

然而,然而,孙兴并不是一个轻易退缩的人。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而是要冷静思考,制定出应对之策。他开始仔细观察城下的流民,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他注意到,那些流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迷茫和无助,仿佛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这让他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保持警惕,就一定能够识破王保保的阴谋。

就在孙兴沉思之际,城墙上的哨兵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呼。孙兴心中一紧,连忙快步走到城墙边,向下望去。只见城下的流民中突然骚动起来,仿佛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孙兴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王保保的阴谋终于要开始了……

孙兴的眼中陡然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那光芒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原本沉稳的面庞。他猛地站起身来,仿佛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那股强大的气势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一滞。他声如洪钟,大声吼道:“传令!关闭九门,凡城外百姓一律驱离!”他的吼声如雷霆般震得箭楼簌簌落灰,那声音仿佛要穿透苍穹,将这北平城的每一寸土地都震颤起来。

城墙下,百姓们如同被惊飞的鸟群,惊恐地哭喊着,他们的声音在空气中交织成一片绝望的哀鸣。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们如同凶神恶煞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毫不留情地推搡着、驱赶着百姓们。几个老妪紧紧抱着包袱,眼中满是无助与恐惧,她们绝望地瘫坐在地,仿佛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孙兴不忍再看这一幕,他咬紧牙关,别过脸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痛苦。他知道,他必须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为了北平城的安危,为了朱元璋交给他的重任,他不得不牺牲这些百姓的利益。

城头上,工匠们正紧张而忙碌地将滚木礌石堆成小山般的防御工事,他们的动作娴熟而有力,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新铸的“一窝蜂”火箭静静地架在垛口,那闪烁着冰冷光芒的箭簇,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血腥与杀戮。孙兴踩着冰凉的青砖,在城墙上来回踱步,他的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朱元璋对他的信任,想起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他不能让北平城落入元军之手,他必须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突然,他望见西北角尘烟骤起,那元军的“索伦杆”大旗如同一柄黑色的魔剑,刺破天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马嘶声如闷雷般在荒原上滚滚而过,那声音仿佛要将这北平城踏为平地。孙兴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他知道,一场生死之战即将拉开帷幕。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剑,那剑身上闪烁着寒光,仿佛是他心中不屈的意志的象征。他大声喊道:“兄弟们,随我杀敌!守护北平,守护我们的家园!”

城墙上的士兵们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激荡在空气中。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冲向城墙的垛口,准备迎接元军的进攻。孙兴站在城墙上,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无比艰难,但他绝不退缩,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这北平城,守护朱元璋交给他的重任。

随着元军的接近,战场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元军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的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着大地。孙兴指挥着士兵们有条不紊地发射着滚木礌石和“一窝蜂”火箭,每一次攻击都给元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元军的数量众多,他们不断地发起冲锋,试图突破城墙的防线。

在这危急的时刻,孙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组织士兵们利用城墙的地形,设置了多处陷阱和障碍物,让元军的骑兵陷入了混乱。同时,他还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士兵,冲出城墙,对元军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给元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元军终于被击退了。孙兴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去的元军,心中涌起一股胜利的喜悦。他知道,这场战斗虽然艰难,但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吐出,心中的紧张和疲惫也随之消散。他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战斗等待着他们,但他有信心带领士兵们守护好这北平城,守护好朱元璋交给他的重任。

在那暮色沉沉如墨般的笼罩下,王保保的中军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威严地扎营于狼山脚下。那熊熊燃烧的篝火,犹如跳动的红色精灵,将他那棱角分明的侧脸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是命运之手在不经意间勾勒出他内心那难以捉摸的波澜。

帐外,突如其来的一阵急促马蹄声如催命符般响起,秃鲁帖木儿浑身是血地从马背上狼狈地滚下,那绝望的呼喊声仿佛能穿透黑夜:“大帅!居庸关有明军埋伏,我军折损了两千兄弟啊!”这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让王保保的瞳孔骤然紧缩,那如同寒星般锐利的目光中瞬间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震惊。

手中原本紧握的酒碗,在这一瞬间仿佛被命运之手操控,“啪”地一声碎裂开来,酒水如泪般溅落在地,仿佛也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心中那如潮水般翻涌的震惊与愤怒。居庸关,那可是他精心谋划的战略要地,如今却被孙兴这个狡猾的家伙算计得如此凄惨,两千兄弟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那黑暗的埋伏之中,怎能不让他心痛如绞?

原来,孙兴早已从流民中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拷问出了关键情报,犹如一只蛰伏的毒蛇,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着最佳的时机。他连夜派遣千户周猛率五千骑兵如鬼魅般潜伏在居庸关,设下了这致命的埋伏。此刻,王保保舔去掌心的酒渍,那残留的酒香仿佛也无法掩盖他心中的狠厉。

“好个孙兴!竟敢算计我!”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明日卯时,定要让这居庸关的埋伏付出惨重的代价。他深知,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那些死去的兄弟,更是为了他王保保的威名,为了蒙古铁骑的荣耀。

全军改道白羊口,这是他临时做出的决定,也是他对孙兴的一种无声的挑衅。他要让那北平城的守军看看,他王保保的铁骑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要让那北平城的城墙,不管是铁铸的还是纸糊的,都在他的铁骑之下颤抖。

夜色渐渐深沉,王保保的心中却如燃烧的火焰般炽热。他在帐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那一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复仇之战。明日,必将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他要让孙兴和他的明军明白,惹怒了他王保保,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保保的决心愈发坚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日战场上那激烈的厮杀场景,看到了他的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过,将明军的埋伏彻底摧毁。他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蒙古铁骑定能再次展现出他们的英勇与无畏,让敌人闻风丧胆。

而此时的北平城内,那静谧的夜色仿佛被孙兴心中的思绪所笼罩。他缓缓地将最后一碗烈酒倾洒在城墙上,那浓烈的酒香宛如一把无形的利刃,在夜风中肆意地弥漫开来,仿佛也承载着他心中那决绝而坚定的信念。

更夫敲响三更鼓的那一刻,寂静的城中顿时响起了那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敲响战鼓。孙兴静静地伫立在城墙上,目光紧紧地盯着那闪烁的北斗七星,那璀璨的星光仿佛在他眼中闪烁着无尽的希望与勇气。他喃喃自语道:“徐帅啊,您说保保善攻,我便死守。可这三万对十万的悬殊差距,我该如何才能守住这北平城呢?”

城头的风愈发猛烈地卷起他的披风,那披风在风中如同一面残破的战旗,疯狂地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坚守。他深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战斗,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残酷较量。但他绝不会退缩,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这北平城,哪怕是付出一切代价,他也要等待着王保保的到来。

在这寂静的夜晚,孙兴的心中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那火焰燃烧着他的信念,燃烧着他的勇气。他默默地望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王保保那如潮水般涌来的铁骑,看到了自己和三万将士即将面临的生死绝境。但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一场精神的较量。他要用自己的坚守和勇气,激励着三万将士,让他们在这生死关头,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他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守住这北平城,等待着徐达大军的回师救援。

而此时,在遥远的草原上,王保保正率领着十万铁骑,如同草原上的风暴般向北平城疾驰而来。他心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他相信自己的铁骑一定能够轻易地攻破北平城,将孙兴和他的三万将士一举歼灭。但他却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怎样的惨烈战斗,一场怎样的生死较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