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莫问我

如今司马还只是姓氏,洛水的一世清明未被玷污,霸水的信用值在世人心中依旧坚挺。

当然刘贺也不是司马懿,没有出尔反尔的心思。他的确没有想杀霍光。

其实也不是不想杀,而是不能杀。

霍光执政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若是诛杀霍光,必定朝野震动。

其次,霍光是刘贺进京最大的功臣。如果诛杀霍光定罪,刘贺该如何自处?

是故,霍氏必除,霍光必死,但不能杀。

“陛下何以在妾面前立誓。”刘贺对洛水起誓,理所当然的获取霍成君的信任。不过,她却没有立刻指出刘贺的问题,反而是行礼赔罪。

“朝廷之事,妾本应闭口不言。然大将军毕竟是妾生父,亲亲相隐。”

“情急之下冲撞了陛下,望陛下恕罪。”

刘贺快步上前,在惊呼声中将人拦腰抱起,“你何罪之有。”

“朕先前便说过,无论是朝廷还是后宫,你皆可以畅所欲言。”

“朕只是不解,成君何以言朕欲杀大将军。”

霍成君依偎在刘贺怀里,“妾斗胆妄言。”

“昔日酂侯萧何不过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家父虽有微博之功,亦不如酂侯远甚。”

“陛下此举无异使家父居炉火之上。”

刘贺有些诧异。他没想过这点小伎俩能瞒过霍光,可他没想到就连年幼的霍成君也能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果然,不能小觑天下人。今日来此,真是来多对,

“是朕疏忽,若非成君提醒险些酿成大错。”

“娶妻当娶贤,古人撑不起我。成君真乃贤内助。”

霍成君感受到刘贺不安分的小手,小脸通红,“陛下。”

“陛下可否放妾下来。”

刘贺摇摇头,缓步上前将霍成君放在床榻上。

“大将军扶先帝于襁褓迎朕于昌邑,赫赫之功。若非太祖高皇帝有言‘非刘氏不得封王’,以大将军之功,当封国。”

“陛下....”

刘贺抬手拦住焦急的霍成君,继续说道,“可尚书台说报奏疏,只是给大将军赏赐些许钱财。”

“若是昭告天下,岂非显得朕赏罚不公。”

“是故,朕才仿酂侯之旧事,赐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没曾想,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

说到此处,刘贺眉头紧锁,苦恼道,“不可轻封,又不可重赏,为之奈何。”

霍成君起身用娇嫩的小手抚平刘贺眉宇间的沟壑,柔声道,“妾只知家长里短,不知天下大事。”

“陛下可与朝廷公卿共议。”

刘贺抓住霍成君的手,“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就应该由谁来解决。”

“朕令你,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

“若不然.....”

刘贺说着露出一抹坏笑,凑到霍成君耳边低语几句。惹得佳人满脸通红,再次举起了拳头。

“陛下。”霍成君娇羞的瞪了一眼,心里暗暗叫苦。

刘贺知冷热解人意,乃是当之无愧的良配。然,日月有缺,人岂有十全十美。

天子温柔体贴,却在房事上异常的荒唐,其奇思妙想,不仅《素女经》《合阴阳》《十问》等古籍未载,就连出嫁时母亲所给的《秘戏图》也未有天子所想羞人。

“若是想不出也无妨,朕不会怪罪与你。”刘贺笑着说道。

“陛下。“霍成君白了一眼。

她岂能想不出,只是不便多言。后宫插手朝政,本就为君王所忌讳,为此孝武皇帝不惜去母留子。

更何况霍光还是她的亲生父亲,以子论父,何其失礼。

斟酌再三,最终还是女儿家的羞耻心占了上风。

霍成君试探性的开口道,“大将军年事已高,陛下若有心封赏,不如赐大将军‘入朝不趋’如何?”

“至于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就免了吧。”

“如此既能全陛下爱护之意,又可彰显大将军之功,两全其美。”

“诺。”刘贺搞怪般行礼,引得佳人轻笑。

顿了顿,说道,“可朕已下诏尚书台,为之奈何?”

霍成君闭口不言。

在她看来,刘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天子一言九鼎,既已下诏,又岂能更改;再者,本是一番好意,若是误解恐损君臣之情。

两个问题,她都难以回答,也不能答。

良久后,霍成君低下头,低声道,“陛下,妾依了你便是。”

“何故为难妾身。”

一夜春风度,雨润如酥。

......

另一边,大司马大将军府。

霍光依旧在操劳国事,数十斤竹简摆在身旁,其子霍禹跪坐于下手。

霍光处政多年胸中沟壑万千,繁杂琐事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没一会,身旁的竹简就少了一大半。

慕然,霍光眉头微皱,停笔沉思。

霍禹见状心头一紧,下意识低下头。能让霍光停笔,一者军国大事,不可不慎重;二者就是为了考校他。

在朝中,他是威风八面的关内侯,中郎将,未来的光禄勋。

可在大司马大将军面前,他不过一块朽木。

皇天在上,匈奴犯边,羌人东进,南蛮北上。

莫问我,莫问我。

霍禹的祈祷没有任何作用,霍光将笔放在一旁,示意冯子都将奏疏递给霍禹。

霍禹接过奏疏,看着刘贺的批复,眼中喜色一闪而过。

他坐直身子,拱手道,“儿以为父亲当上表谢恩,请辞。”

霍光倍感欣慰,手捋胡须,脸上也浮现一抹笑意,“为何要辞?”

霍禹见状信心十足,大声道,“一辞,二辞,三辞,可矣。”

霍光闻言顿时一僵,惊愕之下断了几根心爱的长须,疼的倒吸一口凉气。

良久,霍光压下心中激荡,“滚。”

霍禹如释重负,起身便走,“儿告退。”

“望父亲早些歇息。“

“回来。”

临走前的宽慰,让霍光心中的怒意消散了大半。他叫住霍禹,将刘贺的险恶用心细细说了一遍,所说与霍成君如出一辙。

“你可知陛下为何如此......”

霍禹闻言勃然大怒,“竖子安敢如此。”

“若非父亲,他岂能位居九五。如今不思报恩,反倒心怀不轨。”

“岂有此理,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