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采访
- 我踢球的,影帝系统什么鬼
- 起点一级保护废物
- 2177字
- 2025-05-14 22:03:01
在朱剑峰眼中,这群国米巨星们的吃相属实不怎么好看。
比如托尔多,仗着身高臂长吨位大的优势,一个人占据小半张的桌子,那双在球场上扑出无数次绝杀的双手,在大盘子里上下翻飞,边吃边流眼泪;
比如维埃里,这位名震欧洲的延平宁坦克,干脆连壳斗不吐,小龙虾整个塞进嘴里,把脑袋往外一拽,嘎巴嘎巴一嚼,仿佛猛兽在啃噬骨骼,边啃还边流眼泪;
比如戴维斯,把青光眼镜往额头上一推,嘴叼一个,手拿一个,眼里还盯着一个,被小龙虾辣的嘶嘶哈哈,当然也是一边嘶哈一边流眼泪;
比如马特拉齐…
比如科尔多巴…
“张俊,是这里的厨师?”朱剑峰疑惑的问道。
平克里尼配合着双手五指向上的手势说道:“不!那家伙,他只是这群混蛋们的厨师,来来,一起尝尝张俊的手艺!”
拽着朱剑峰几个人快步来到桌子前,众人一愣。
“这位是龙国来的记者朋友,专门为了采访张俊而来的!”
张俊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绕过桌子上来握手:
“你好,朱先生!”
“您好,张俊!”
“这些都是我的队友朋友,托尔多,我们的门将,马特拉齐,科尔多巴,全欧洲最好的中卫组合,维埃里,意大利最帅的前锋…”
朱剑峰瞬间转换角色:“是的,很高兴能在这种情况下跟大家见面,嗯…我可以随便问大家几个问题么?非正式的,聊天?”
维埃里:“只要别问他们有多少个女朋友就没问题。”
此时,平克里尼已经从托尔多的怀里抢了两个小龙虾,轻轻啜上一口,顿时露出满足表情。
朱剑峰的想要问的问题,无非就是对张俊的印象如何啦,对龙国的印象怎么样啦,张俊的优点和趣闻啦之类的。
毕竟这些人都是吃人家的嘴短,并且在队内与张俊的关系还算不错,所以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变成了花式吹捧。
半个小时之后,国米的接待室,已经布置好了灯光、摄像机等设备。
张俊和朱剑峰相对而坐。
一名美女化妆师正在给张俊整理发型。
一般来说,这种针对球员的采访,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俱乐部公关部提前过目筛选一遍,因为要划掉那些有歧义、有损球员和俱乐部形象、涉及到运营机密等等之类的问题。
并且,在采访过程中,俱乐部的公关人员,球员本人的经纪人都必须在场,一旦发现球员回答的越界,或者媒体的提问不合适,就会随时打断或终止采访。
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张纸,上面的原本准备了一页纸的问题,被划掉了一半。
朱剑峰冲着身后的工作人员点点头。
随后开始倒数:‘
“5!”
“4!”
“3!”
“2!”
“1!”
…
“张俊先生,您好,我是体坛周报的记者朱剑峰,很高兴能跟您做这次采访,请先跟国内的球迷打个招呼吧。”
“体坛周报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张俊。”
简单寒暄过后,采访进入正题。
“在融入海外俱乐部的战术体系和更衣室文化的过程中,您遇到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是什么?能否分享您克服语言障碍或足球理念差异的具体策略?”
灯光师仔细调整着打光角度,张俊面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适应的过程的确存在多重挑战!首先意甲的攻防转换速度和对抗强度非常高,比赛的节奏非常快,教练对于每一名球员的无球跑动、有球接应的都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几乎每一天都会主动加练、复盘、学习,关于这些,平克里尼先生对我帮助特别大。”
“另一重考验是来自生活方面,国米的队员来自五湖四海,意大利人,塞尔维亚人,阿根廷人,巴西人,还有我,龙国人,太多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但是大家都非常好,我们通过大量的训练、比赛培养默契,通过泡茶、美食等非正式互动增进彼此感情,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我都能指挥维埃里跑位了。”
张俊回答完毕,摄像机后面的公关部工作人员比了一个OK的手势,随后摄像机啪的暂停。
化妆师赶紧过来补妆,工作人员飞速给朱剑峰和张俊送上热咖啡。
休息了5分钟后,机器和灯光再次对准张俊,朱剑峰微微点头,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基于您在国米青训营的训练,以及在意甲比赛的经验,您认为,在体能储备、比赛节奏,或者青训与成年队衔接这三个方面,当前的龙国球员,最需要提升哪个方面的储备?”
事实上,朱剑峰之前准备的问题,远比现在这个问题要尖锐一些。
但是,被张俊考虑良久之后给删除了。
他就是一个穿越者,一个踢球的,肩膀上承担不起那么重的担子,也不可能因为踢了几场漂亮比赛就能在镜头前指指点点,也根本不可能改变历史。
但是,作为一名龙国球员,接受龙国媒体采访,就必然不能避免回答关于龙国足球的问题。
所以张俊就选择了一个相对没那么严肃的问题来回答。
“俱乐部在训练时,要求我们平均每90分钟。需完成50-70次,强对抗条件下的传球选择,期间还有不少于10次的30秒冲刺,20次3人小组循环传接球等训练,只有高强度、系统化的训练,才能增强高强度比赛中的稳定性。”
“此外,欧洲这边的训练方式一直都是博采众长,比如有些球队会采用南美那边的‘空间压缩’演练,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传控足球,强调球员在更小空间更短时间完成最正确的触球选择。我的意思是,足球发展每隔两三年就会完成一次飞跃,我们得向前看,不能老守在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
“只有知道什么是好的,然后才能让自己变好,如果闭门造车,就算是练的再好,最后也是永远落后别人好几个时代。”
“咔!”
工作人员再次叫停。
化妆师过来擦汗补妆、递水。
张俊被灯烤得满头是汗。
朱剑峰发出一声轻呼,甚至给张俊鼓起掌来。
这个少年,虽然只有19岁,对于足球的理解和看法或许也略显稚嫩,但思想性、条理性显然已经超出了19岁这个年龄范畴。
假以时日,这小子说不定能当个足协秘书长或者国家队主教练…
呸呸呸!
我和他无冤无仇,为什么会冒出这种坑人的想法!